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人民日报名家写真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浪漫王国

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这部小说1986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了震动,现在已成为了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发表后很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

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曾经发生过“孙家口伏击战”。1938年3月15日,国民党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率领四百人伏击日本巡逻队,击毙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高中将等三十多名日本兵,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后来日本驻胶县部队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案”,杀害一百三十六名村民。这桩民间抗日故事,一直被排斥在官方的历史教科书之外。这个故事激活了莫言内心深处一直被当时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感,他像一口枯竭的水井,突然被打通了土地深处的泉眼,酣畅淋漓的语言和故事喷涌而出,彻底颠覆了此前“官述历史”的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199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洋洋五十万言,语言极具爆发力,想象力汪洋恣肆,可以说是莫言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顶级作品。这部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大陆百年的沧桑变化史,与佘华的《活着》等作品一起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新历史”核心叙事原则。小说中对土改、文革、经济热等都有极深刻的揭露和反思。小说中含辛茹苦、精神坚毅的母亲形象非常生动,有人把莫言笔下的母亲形象跟马尔克斯名著《百年孤独》里的乌苏拉相提并论。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莫言通过胶东半岛农民义军奋起抗击德国殖民军队的故事,把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并在其中极富象征意义地植入了他自己故乡的地方戏种“猫腔”(茂腔),并通过大量令人读之惊悚的例如“剐刑”等场景的具体描述,引发了读者的精神和生理的剧烈反响。这部小说虽然语言叙事技艺高超,结构饶有新意,但进入了纯粹的“历史语境”,并未跟日常生活、日常情感发生密切关系。

莫言小说中的两条藤蔓,最后汇聚在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但其中的精髓还没有被文学评论界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轮回”结构,是写长篇小说时作家梦寐以求的结构。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把作家从叙事结构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他因此能够从容而天马行空地对轮回成驴、牛、猪的主人公西门闹分别叙述。我特别欣赏莫言在小说中轻松地把握人物角色转换的能力。原地主西门闹土改时被工作队在河滩上崩掉脑袋后,他家的长工蓝脸就变成了新时代的主人,并且娶了地主的媳妇,住了地主的家。含冤死去的西门闹深感冤屈,在阎王爷面前绝不屈服,所以,地府的裁决者为惩罚他,判决他带着前世的记忆(不给他喝忘忧汤)轮回到阳问做牲畜,而且是投胎到蓝脸的家里,亲眼目睹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他先变成驴子,驴子死后还不服,又被罚投胎成牛,牛死后他继续不服,再被判投胎为猪。其中“西门猪”一章想象磅礴,过了好多年,我都记忆犹新:高智商的西门猪带领牲畜栏里的猪们反击人类的统治,英勇战斗,跳出猪圈,一路冲杀,突破人类猎手的重重包围,胜利地渡河来到河中小岛,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终于过上了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这个故事很容易令人想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他的自由王国“花果山”——小说中,现实和浪漫以荒诞的诗意,在一头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猪王身上深刻地体现出来,其中的隐喻效果极其鲜明。

2008年的长篇小说《蛙》通过“姑姑”这个特殊人物形象,深人地控诉了暴力执行计划生育对中国人的残酷戕害。“姑姑”自称是组织的“走狗”、信徒,组织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亲手接生过一万个婴儿,也亲手杀死了两千八百个婴儿。新政权刚建立,在乡村推广新的接生技术,刚毕业的“姑姑”接生了高密东北乡几千名新生儿,包括王肝王胆兄妹、陈鼻、王手等人。后来搞计划生育,“姑姑”同样自愿充当“走狗”,带领计划生育工作队抓捕超生的村民(大多是她接生的),强行做人流,导致王胆等人的死亡。“文革”结束后,“姑姑”也从疯狂中清醒,她这才发现自己当“走狗”时做了多少邪恶事情。她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赎罪,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做了两千八百个小泥人,供在三面墙的龛里,为他们念佛经……

莫言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的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微小地方,扩展成世界性的中心舞台。在这片普通而神奇的土地上,以“我爷爷”余占鳌为代表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激昂的人生正剧,一如高密地方戏茂腔演唱时的凄凉悲戚,一如电影《红高梁》里“酒神曲”吼诵时的高亢激扬。在文学的世界里,莫言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

对于真正的读者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否,都不妨碍对莫言作品的自由阅读和理解。而作家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成就上,而不是他的个人道德。现在,莫言已经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这可以促进、加深世界其他国家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其中的辐射效应可能影响到其他中国作家,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P13-18

后记

承蒙《人民日报》报系的各位同事齐心襄助,本书才能在短时间内如期出版。在这里,有必要一一罗列他们的名字:《人民日报》李辉、李舫、董阳、刘仲华、虞金星,《环球人物》许陈静、王延辉、张晓博、方薇娜,《文史参考》王翔宇、绿茶、李娟、周冉,周斌、黄薇、《收获》叶开。人民网、《京华时报》的同事也参与了很多意见,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们。

书中同时收录了孙郁先生与莫言的一篇长篇对话。摘编了媒体同行报道的各方讯息作为资料链接,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的封面设计师汪要军先生,接连几个晚上陪我坚持到很晚。版式设计师但汉琼、陈淑平,连续一个又一个通宵……可以说,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就没有本书的及时出版。

本书使用了大量图片。因时间仓促,部分图片的拍摄者尚未联络得上。望见书后及时与我社联系,以便奉寄薄酬及样书。

再次感谢大家的辛劳。

编 者

2012年11月10日

目录

第一编 高密东北乡:莫言的隐秘文学王国

 残酷叙事

 浪漫王国

第二编 乱说话会闯祸的小时候:蔫小孩,Shut up!

 在角落里悄悄长大

 梦想一天三顿吃饺子

 得罪老师上不了中学

 漆黑的村庄有鬼故事

 走后门参军终于离家

第三编 从解放军新兵到《检察日报》记者:拼命挤进文学殿堂

 一屁股毁掉“四个兜”

 为命运写作的古董级战士

 疯狂开动的“头号造币机”

 《红高梁》:“你们这些鳖蛋”

 自己禁掉《丰乳肥臀》

第四编 幽默,聪明,笔耕不辍:走向世界的山东农民

 其实就是一个山东农民

 北京人艺“荣誉编剧”

 学习蒲松龄的魔幻

 姑姑的故事与大江健三郎

附编一 莫言、孙郁对谈录

 莫言、孙郁对谈录

附编二 莫言作品节选

 《红高梁》节选

 《天堂蒜薹之歌》节选

 《丰乳肥臀》节选

 《檀香刑》节选

 《生死疲劳》节选

 《蛙》节选

编后记

内容推荐

《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希望还原一个更家真实的莫言。

回顾他一路走来的历程。很多年以前,他还是一个总在角落里玩耍的顽童,一个名叫管谟业的“怨乡”青年,一个死活提不了干的郁闷士兵,一个呆在集体宿舍里码起字来不要命的宅男文青,一个因一部小说而被批得体无完肤的军旅作家,一个不用写新闻的报社记者,等等。他用半生的努力和数百万文字,把“莫言”两个字变得举世闻名。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魔幻照进现实的长篇小说,

现在,终于到了高潮。

莫言V5。

《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由任瑄编著。

编辑推荐

任瑄编著的这本《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是莫言的一部小型传记。由莫言“御用”传记作家叶开主笔撰写。全书共4编,讲述了莫言的少年时代、读书与求学、参军、做记者、创作生涯等的人生经历,是广大读者了解莫言人生与文学历程的首选读物。书后附录了莫言几部代表作品的精彩片段节选。全书采用高档纯质纸,四色彩印,文图并茂,赏心悦目,是收藏与馈赠的最佳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近莫言(人生与文学的奋斗历程)/人民日报名家写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14974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7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