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
内容 | 作者简介 荣跃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创新工程“城市文学与文化”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不错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目录 总报告 1长三角非遗一体化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趋势 一、长三角一体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非遗在行动"节目的长三角非遗传播与保护实践研究 3镇江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利用研究 4"杭州好声音"何去何从——试论杭州小热昏的传承和发展 5德清县防风氏神话景观与仪式叙事资源开发报告 二、海派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6海派"孵茶馆"习俗的传承与更新 7江南文化与海派工艺美术类非遗 8当代海派评弹非遗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9唤醒·保护·融入——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10上海高等学校非遗的传承实践与学术话语——以华东师范大学非遗研究实践为例 11筷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12携手互助,共绣非遗美景——对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年度工作的思考 13对崇明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能力建设问题的思考 14非遗生产性保护视角下传统节事活动文旅商联动发展 四、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15越南水上木偶戏的旅游化生存研究——以同鱼剧团为考察中心 16印尼皮影戏的类型、特色及传承现状 17在发展中保护——法国格拉斯天然香水制作技艺的非遗之路 五、附录 18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9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内容推荐 本书以“推动长三角非遗的一体化保护与发展”为主题,梳理了2019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本书尝试了邀请媒体人、传承人与学者共同探讨非遗保护问题的新方法,对镇江大运河非遗文化、杭州小热昏、德清防风氏神话资源等长三角非遗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媒体在国家政策、专家学者、非遗传人和广大非遗爱好者之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的观点。本书还对海派“孵茶馆”习俗、海派评弹艺术、海派工艺美术、筷子制作技艺等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上海高等学校非遗传承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越南水上木偶戏、印尼皮影戏、法国格拉斯天然香水三项域外非遗。本书认为未来长三角非遗一体化会沿着两个方向发展:长三角区域非遗项目与资源的整合,长三角区域内部不同非遗文化圈的联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荣跃明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190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7.5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