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水生命之境(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山水文化(包括山水画、园林、盆景、山水和田园诗文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小野著的《山水生命之境(精)》阐释山水文化价值观的实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但山水并非生命,那么,为什么山水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也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呢?其原理就在于:山水文化是以生命,而且是人的生命裁剪山水。本书详细讨论了这一“裁剪”过程。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追求

 “高境界”和“自然”

 (一)境界高下

 (二)自然与否

 二、“境界”高下、“自然”与否根于“有序”

 (一)“自然”的实质是有序;“境界”的实质是有序度;“神”的实质是

 最高的有序度。所以,“境界”高下根于“有序”

 (二)有序度一般以“境界”表示,但“自然”既指有序,所以也往往用

 其代指有序度

 三、真正的“有序”为生命所独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

 (一)系统处于有序状态时,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这种协调有赖于各

 要素的自适应性。而自适应性只存在于生命。所以,真正的“有序”

 为生命所独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

 评价标准是“气韵生动”与否。“气韵生动”虽有多种理解,但其

 基本含义就是直观的“生命力”感觉

第二章 山水文化的原理,是以生命裁剪山水

 一、山水并非生命,即使山水代表生态系统,其层次也不可能达到可以

 “境界”评价的“精神”高度。那么,为什么山水文化的核心评价

 标准也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呢?

 二、其原理就在于:山水文化是以生命,而且是人的生命裁剪山水

 三、山水文化以(追求“高境界”的)人的生命裁剪山水,所以,山水

 文化表现的不是山水之“景”,而是画家心中之“境”,也即“意境”

 (一)“意境”含义

 (二)“意境”说形成历史(附:从“传神”到“写意”)

 (三)表达“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共同特点[附:布白(虚)]

第三章 山水文化以生命裁剪山水的具体表现

 一、“自然”:山水首先要宜于人的生命

 (一)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渴望人能回归自然环境

 (二)但山水文化的“自然”,不是天然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选择、

 经营的、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

 (三)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显然必须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

 环境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水。所以,“山水”成了自然环境的代指

 (四)山水文化中“水”不可或缺,而且往往是布局的中心

 (五)山的生态系统是立体的,比平原更加完整,所以,山比平原更能

 代表自然环境

 (六)土厚载物、水丰土厚,生态系统才能有更好的基础。花鸟画虽然也

 写生态系统,但其水、土都不强调。所以,是山水画而不是花乌画

 成为国画的代表

 (七)有树必有花草,相反则未必。所以,树木代表更完善的生态系统。

 因此,中国园林的植被以树木为主体,不像西方园林那样以花草

 为主体

 (八)“云无心而出岫”。人们尽情讴歌大自然,却往往忘了大自然是

 无目的的,并不是为了生命而运转

 (九)有利于生命还不够,自然环境还必须有利于人的生命,才能成为

 山水文化的“山水”

 (十)宜于人的生命的山水,人处其中必定感到“自然”。所以需:拙、

 朴、因、浑然

 (十一)这样,经过如此选择、经营,天然的自然环境,就变成了有利于

 人的生命的自然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人工更胜自然”

 (十二)山水有利于人的生命,我们反过来用这种作用结果来描绘山水,

 山水也就似乎有了人的生命

 二、境界

 (一)是山水画而不是花乌画成为国画的代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前者的体量、信息量大

 (二)俯视是山水画的主要视角,因为这一视角对山水把握最全面,

 信息量最大

 (三)忌刻板,宜变化。因为变化多则信息量大

 (四)笔画本身忌“直”,要“笔笔转去”,加大信息量

 (五)曲折。曲折是“变化”的一种。曲折还延长了“线”

 (六)隔景。隔景是“面”的“曲折”。隔景还增加了景观层次

 (七)假山、石头要“瘦、绉、漏、透”,这些特征都使表面积增大

 (八)大、多、深:信息量大

 (九)藏:“藏”者“幽”也,“幽”则让人联想到“深”

 (十)远法。北宋·郭熙首提“三远”。对于远法,其定义、种类、与透视

 法的关系等等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远”的主旨,也即看事物

 要望远、眼界开阔

 (十一)园林建筑、树木等宜透宜漏,这样不致阻挡视线、减少信息量

 (十二)借景。“借”来信息量

 (十三)奇、险。奇:少见或未见过的信息,见到了?险:信息拓展至

 某种边缘状态

 (十四)高对比度:对比度越高,相关特性的可变范围就越大,信息量就越大

 (十五)国画使用毛笔,就是因其笔触能最大限度地生出变化来,信息量大

 (十六)国画更强调用笔而不是用墨,强调用笔力度、强调“骨法用笔”、

 强调“线”,就是要使画面表达的信息肯定

 (十七)从土山到石山的进化——叠石造山比土山容易出变化,信息量大

 (十八)山水画、园林与诗文、书法、印等结合。各具神韵,相辅为用。

 从而增加了信息量

 (十九)园林要素统一。统一即是有序,有序度高

 (二十)框景。框景的原理是人为地大幅度缩小视野,使人们得以在从容、

 自然的心态下更好地赏景。另外,有时框景还有选景含义

 (二十一)复道——使园景从平面丰富到空间,信息量增大

 (二十二)将“古”作雅:“古”增加了时间维度,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

 三、生意

 (一)生命的结构像个宝塔,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需要宽广厚实的基本生命

 功能的支撑。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就是生机、生命力,或称“生意”。

 表现特点是“动”

 (二)但由于山水文化的作者以文人为主,其社会地位偏高,对基本生命

 功能的关注就偏少。所以,山水的“生意”总是偏弱,旺

 (2)但山水文化“生意”的补足,靠文人是不行的,需结合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最朴实、“生意”最满

 四、栖泊:所以,山水就成为人可寄托身心之所

 (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是以人的生命为尺度,对自然环境的剪裁。

 因此,它是生命栖泊的港湾

 (二)所以,古代文人,只要有可能,都会尽力实现其山水梦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水生命之境(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小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485279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92
CIP核字 2016207449
中图分类号 R-0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91
21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