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
内容
编辑推荐

4年资深教育专家刘冰先生老师创造性地将《弟子规》应用到学生的管理和教学中,成就了大批经典少年。

《弟子规》的首创者是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集大成者为清朝的秀才李毓秀,这是一部集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为一体的国学经典,在童蒙养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改革开放、西学东渐的形势下它还有生命力吗?刘冰先生的新著《<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回答了这个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是刘冰先生行教国学的最新成果。不仅收集了刘冰先生一些针对少年儿童的演讲内容,形象,感人,尤为难得的是,还列有大量教书育人的具体实例,讲述她在开办学校、公司或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修身立德,对员工、学子言传身教的。在本书中,我们不乏看到一些问题少年儿童在学习《弟子规》后,努力践行,走上正路,成为优秀的的孩子,成为经典少年,丑昱璋、卢冠承、马永堂、陈若诗、杨景翔、高明洋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刘冰老师推广《弟子规》,希望所有有志少年儿童从《弟子规》入手,逐步步入国学经典的殿堂,成就幸福人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孝悌是人生首课

 1.入则孝,尊父母

 2.出则悌,弟道恭

 3.谨行事,惜此时

第二章 诚信为先一世循

 1.凡出言,信为先

 2.见人善,即思齐

 3.闻誉恐,闻过喜

第三章 助人为乐泛爱众

 1.能亲仁,无限好

 2.凡是人,皆须爱

 3.学独立,助人乐

第四章 余力学文要用功

 1.教之道,贵以专

 2.宽为限,紧用功

 3.圣与贤,可驯致

后记

附录

 附录一《百孝篇》

 附录二《女儿经》

试读章节

有一次我给北京柳荫街小学的同学讲课,早上我们八点二十就出发了。我住在首都机场附近,离那所小学比较远,下雪高速公路都塞车。一路上特紧张,生怕失信。一个小时的路程留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为什么?“凡出言,信为先。”我答应了十点二十分给同学们讲课,结果因为下雪来晚了是不行的。下雪不会早点出来吗?如果我到点没来以后你们还相信老师吗?你们会说:“这个老师是骗人的,不要相信她。”过去社会上存在这样的现象,一点开会两点到,三点开始做报告,那不行。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悉可焉。”不能说假话。一旦说了假话不守信用,将来你在人们心中就没位置了。别说是一席之地,连立锥之地都没有,谁会信你呢?

现在再讲“信”。从小玩儿游戏时按规则玩儿,长大了才会有信誉,就不会违反规则,不会造假。有没有耍赖不按游戏规则玩儿的?没有,好!知耻近乎勇。我们将来都是诚实守信的圣贤!守信用非常幸福。我过去开过公司做过老板。那时候我在大连,公司每个月要到北京中关村进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电脑。卖货的人从来没见过我,仅凭电话。我打电话对方发货,三天之内款就寄过去,从没晚过一天。所以一直到我不做那个生意了,他们也不知道我长得什么样。“凡出言,信为先。”只要我答应做的事一定做到。

老师讲课要因势利导,不能照搬模仿。有一次我到山东去讲学,本来是给家长讲课,但家长带来一大群孩子。这些孩子在座位之间东跑西蹿的,闹得会场讲不了课。于是我就把五六十个孩子叫住,说能不能都到台上来咱们念一段《弟子规》,我念一句你们念一句。孩子们都坐在台上了,我说跟我做好朋友就听我的话好不好?听话就坐在这里了。能定得住是一个基本功,我身边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站着写字一小时一动不动,念书两小时能够一直念下去。只是一个理念而已。什么理念呢?就是成人不自在。让孩子们练武功,练下腰。比如说下腰由五分钟延迟到十分钟,最后延迟到一个半小时可以一动不动。这个定力有了干什么都行,学什么都能学得进去,一本书能够一气呵成念完。作为常识的话,无非是向大家说明一个道理,定力是需要练的,那是真功夫,小孩子从小要练基本功。

教育的理念很清楚,《三字经》里有交待:“人之初,性本善。”是告诉你人生出来没有一个就要干坏事的,无所谓善和恶。“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告诉你问题了。“性相近”,你到美国去小孩一出生也是“哇哇”地哭,不能一张嘴就念出几句美式英语,小孩哭是一个调。后来你教英文他就说英文,教山东话他就说山东话,“习相远”,什么原因呢?环境使然。环境不同孩子的生活习性就不一样。“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不对他及时进行教育,“性乃迁”,迁是变迁、变化,他可能就性不善了。老接触坏人他不就变了吗?电视上曾经演过一个节目,爸爸因为盗窃电线、电缆进监狱服刑,结果他十岁的儿子也偷。龙王爷的儿子会浮水嘛,那种家庭环境对儿子肯定有影响,爸爸偷回来的东西他一定能看见,卖的钱也花了,所以孩子被教坏了,由性本善变成一个坏人。

“教之道,贵以专”,这是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最大道理是什么呢?“贵以专”,一定是一门深入。现在很多家长都有理想,想让孩子当歌星,又想让孩子当医生,还想让孩子做主持人,孩子不堪重负。家长把自己半辈子没完成的夙愿全交给孩子了,“我现在是不行了,就靠你了”,所以孩子厌学。“贵以专”,先教他什么?前面不是讲过吗?教他孝亲尊师,教他立志,告诉他学习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书明理,读书明志。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教他专心致志,让他懂得学习的目的,懂得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律的教育,五个次第。现在有很多优秀电视节目,家长不妨跟孩子一起学习。有很多地方开了国学讲座,网上也有,你点击经典诵读,或者点击国学都能够看到。点击我的名字也行,因为我是讲经典课的,能够在网上看到我们的视频。我们跟孩子一起看一看,听听课,这对孩子来说是轻松学习的方法。P43-45

序言

初识刘冰老师,是在前年同往河北参加“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并与之同台传道授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跟在她身边那个六岁的残疾娃小一休。我们同乘一辆车,一路上这个娃的口就没停过;一直背诵国学经典,从《弟子规》、《三宇经》,到《大学》、《中庸》,从《太上感应篇》到《心经》、《大悲咒》;儒释道三家经典一篇接一篇地背诵,我几次让他停下休息他都不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伴随着孩子的稚嫩读书声倒也轻松,娃娃精进执著的精神让我感动。

更让我难忘的是,到酒店住下后,一休在为教授奶奶沏茶后,又赶到楼上我的房间给我沏茶。每次见面都是深鞠躬,足见家教严谨,问起身世,才知是个弃婴,几年来由刘冰老师亲自教导使然。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是文武双全且动手能力强,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真没想到台上慷慨陈词、备受欢迎的刘冰先生,在教子方面更有独到之处。

在专家代表讲话时刘老师针对社会种种弊端引咎自责,称“都是我的错,因为我是妈妈,都是做妈的不好,没有管教好孩子”。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我坐在台上,感到非常不自在,谁说我们做父亲的就没有责任呢?“我们做爹的也有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我应邀在中国青年网接受了“如何做合格的父亲”访谈,呼吁男士承担起教子、家教的责任,做子女的榜样,搞好家庭教育,进而达到社会和谐。

刘冰虽为女性,亦有侠肝义胆;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今年8月,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提出做文明有礼中国人,刘老师亲自来党校找我商量,搞一个论坛,我正有此意,只是无暇操作;她义不容辞地担当了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青年网联合发起的论坛指导,亲自筹划;使得论坛成功举办,我们分别担当了首讲、第二讲的任务。

刘冰老师的《为人父母》、《中华母亲教子之道》两部著作我都认真拜读过,深感其教育意义远比空洞的说教重要。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其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全社会都能父母协同教育子女,开创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子女都会健康成长。刘冰老师长年奔走全国各地,传播教子之道。全天下的父母都像刘冰老师那样,力推国学经典教育,用中华传统文化启迪青少年的心灵,何愁我们的家庭不幸福、我们的社会不和谐呢?

《<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是刘老师用大量的佐证为世人撰写的一部新作,希望早日面世,教化指导还在迷茫中的家长、教育工作者。

热切盼望刘冰老师的辛勤耕耘,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希望青少年朋友进一步践行《弟子规》,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国学经典一定会成就幸福人生。

张蔚萍

2010年10月26日

(本文作者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

后记

《弟子规》的首创者是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集大成者为清朝的秀才李毓秀,这是一部集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为一体的国学经典,在童蒙养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改革开放、西学东渐的形势下它还有生命力吗?刘冰先生的新著《<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回答了这个问题。

成长是个曲折的过程。一方面,生活在物质相对充裕的市场经济时代,物质和文化在丰富着孩子们的思考和行为,来自社会的不良信息也在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另一方面,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不时给孩子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使孩子很小就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竞跑,高分者比比皆是,而在做人方面却存在很多缺失,甚至不良。时至今日,人们忽然发现《弟子规》竟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于是,一股学习《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热潮蓬勃兴起。《弟子规》深受厚爱,是因为它以孝为核心。孝为我国古代社会所需要,成为一种伦理规范,在当今社会亦有现实意义。《弟子规》强调了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问题,编写次序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明确了教育的先后次序首先是做人,然后是做事,即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故此,至今在教育方面仍不失为经典。

刘冰先生自2001年行教国学以来,行程已近40万公里,做国学公益演讲2000余场。在这些演讲中,学习、推广、践行《弟子规》是重要内容之一。本书不仅收集了刘冰先生一些针对少年儿童的演讲内容,形象、感人,尤为难得的是,还列有大量教书育人的具体实例,讲述她在开办学校、公司或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运用中华传统美德修身立德,对员工、学子言传身教的。在书里,我们不乏看到一些少年儿童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努力践行而走上正路的例子,丑昱璋、卢冠丞、马永堂、陈若诗、杨景翔、高明洋等就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杨景翔和陈若诗的忏悔书令人深受感动。十四岁的杨景翔,在家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经常为一点小事跟父母吵架。一个偶然的机会,碰上刘冰先生的家长报告会,“当母亲跪在先生面前的那一刻,那种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的神情,那种满脸希冀、求助、企盼的眼神,让我终身难忘”。在以后的国学践行中他发大愿,从今往后,一定要好好孝亲尊师。十五岁的陈若诗早恋,在陷于失恋的苦恼之中后就割腕自杀,吃安眠药。学习了国学以后,才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她发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有德之人。

一个人一生要走的路很长,但把起始的路走好将受益无穷。从小就学习《弟子规》等国学,将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刘冰先生的外孙王子、残疾少年一休和三岁娃娃赵文琪等从小就走上了国学之路,成为孩子中的佼佼者。事实说明,国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宝藏。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是有志少年的成才之路。希望所有有志少年儿童从《弟子规》入手,逐步步入国学经典的殿堂,使我们民族文化的长河得以波澜壮阔地不断向前奔流而去。

郑凯歌

2010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是刘老师用大量的佐证,向世人推荐“孔子救中国”的一部新作,希望早日面世,教化指导还在迷茫中的家长、教育工作者。

热切盼望在刘冰老师辛勤的耕耘下,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希望青少年朋友进一步践行《弟子规》,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国学经典一定会成就幸福人生。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 张蔚萍

从小学习《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可以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刘冰先生的外孙王子、残疾少年一休和三岁娃娃赵文琪等从小就走上了国学之路,成为孩子中的佼佼者。事实说明,国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宝藏,而刘冰先生在行教国学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值得推广。

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 郑凯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9504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