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修订本)/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在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可靠的资料和实证性研究,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系统探究和阐述:同时,将马克思哲学及其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关系置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考察,提出了哲学史中存在和贯穿“主体主义”与“客体主义”两大对立传统的见解,从而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而实现的这两种传统的扬弃和综合,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等诸种关系的有机统一,理解为一种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广义社会存在论。
作者简介
侯才,1952年生,吉林长春人。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项目首席专家。曾为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和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专业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础理论等。主要代表作有《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1994)、《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1999)、《老子在今天》(2007)、《马克思的遗产》(2009)、《竹简(老子)——考订与注释》(德文,2008)、《郭店竹简<老子>》(英文,2017)、《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变史(全5卷)》(第一主编,2013)等。
目录
自序(初版)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一 “自我意识”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二 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及其意义
【附录】鲍威尔与马克思生平对照年表
第二章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类”学说
一 费尔巴哈学说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二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的确立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费尔巴哈特色
四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分歧
【附录】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生平对照年表
第三章 马克思与赫斯的社会主义(上)
一 赫斯与费尔巴哈的哲学
二 赫斯的异化说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四章 马克思与赫斯的社会主义(下)
一 赫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演历
二 赫斯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三 马克思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附录】赫斯与马克思生平对照年表
第五章 马克思与施蒂纳的“唯我论”
一 施蒂纳的历史观及其作为历史主体的“我”
二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征讨
三 马克思与施蒂纳的“我”以及“利己主义者的联盟”
四 马克思反对施蒂纳的双重独断论
【附录】施蒂纳与马克思生平对照年表
结语
附录一
莫泽斯·赫斯
——生平、著作以及和马克思的交往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
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
——兼论马克思1848年前著作中的相关语词及其汉译
附录二
初版序言一
初版序言二
援引文献
初版后记
导语
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内含了基于这种理解所作出的一种尝试,即从马克思哲学是传统哲学中的客体主义与主体主义,科学的逻辑分析与伦理的价值判断,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两大因素、原则的有机统一出发,或者说,把这种有机统一明确地提升为方法论,来揭示和澄清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思想关系,阐述和体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对苏联、东欧以及西方社会中在此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倾向作出评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修订本)/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79687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10
CIP核字 2021033001
中图分类号 B516.49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