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笔法记试论--以荆浩笔法记为样本的中国早期画论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笔法记》研究与“试论”,但不止于《笔法记》。《笔法记》是一个点,本书是以《笔法记》为基点的网状研究。其研究的脉络,不仅包括荆浩《笔法记》在内的中国早期画论思想,同时也涉及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因为二者紧密相关。中国画论的研究,目前为止多以朝代划分,而本书所谓的“早期”画论,大体时间是指宋以前的中国画论。本书“早期”与“晚期”的划分,其更深层次的学理依据,是中国画论在早晚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想。早期画论的主流思想,是以“道”“气”“理”“神”等形而上内容为终极追求,代表性的画家身份是“逸士高人”“岩穴之士”,其所相对的是一般性的图画画法,画者的身份是“闾阎鄙贱”的“今之画人”(参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讨论的问题核心是形似与超越、雅与俗,形而上的思想占主流。早期画论的价值标准追求综合与全面的“备赅”,大约等同于画论中所谓之“士夫画”。早期画论以“道”“气”“理”“神”等形而上内容为终极追求的主流思想一直为研究者所忽视,本书在后面的不同章节中,会对此问题有更深的论述;晚期的画论以书写性笔墨为第一追求,图画中各要素的综合性变成了单一性追求,“作画第一论笔墨”,其形而上性质消失。
目录
第一章 《笔法记》的基础问题研究
一、关于《笔法记》的真伪
二、关于《笔法记》的作者
三、关于《笔法记》的著录、引用与版本
四、《笔法记》文本的再校订
五、《笔法记》的校订文与理论模型
六、《笔法记》的写作意图
第二章 两种“画”与两种“真”
一、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
二、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
第三章 探寻“真”之真义的路径
一、形与神
二、神的范畴在山水、花鸟画中的泛化
三、形似与气韵、骨法
四、形似与骨气
五、《笔法记》与《老子》思想的关系
六、《笔法记》与道教司马承祯的关系
七、《笔法记》之“真”与《老子》、道教之“真”
第四章 探寻“真”之真义的方法
一、三合结构与二一之法
二、二一关系
三、抱一治二
第五章 《笔法记》的“真”之真义
一、气质俱盛:气
二、气质俱盛:质
三、真画一划
第六章 《笔法记》的华实、似真辨
一、《笔法记》的华实关系
二、《笔法记》的似真关系
第七章 《笔法记》的图真之术
一、取真之术
二、运笔之术
三、书道秘奥与笔法六要
第八章 《笔法记》六要及相关问题研究
一、《笔法记》六要试论
二、《笔法记》的六要备赅原则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笔法记试论--以荆浩笔法记为样本的中国早期画论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建勋//杜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5945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532
CIP核字 2019302082
中图分类号 J21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50
185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