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事考》对悠久的四川茶文化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挖掘,包括蜀茶兴衰、闻香识茶、煎茶水记、黄金口岸“旺”茶铺、“坝调”之韵、名人茶事等章节。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参考价值,为广大的茶文化爱好者、茶叶专家及茶人发掘、研究和宣传四川茶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图书 | 四川茶事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四川茶事考》对悠久的四川茶文化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挖掘,包括蜀茶兴衰、闻香识茶、煎茶水记、黄金口岸“旺”茶铺、“坝调”之韵、名人茶事等章节。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参考价值,为广大的茶文化爱好者、茶叶专家及茶人发掘、研究和宣传四川茶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内容推荐 四川是我国乃至世界茶叶文化的摇篮,蜀人是我国最早认识茶性、开始“铭饮之事”和人工植茶的群落;蜀地是我国最早的茶叶专业市场诞生之所。这里还孕育并诞生了我国历史上一首茶事诗。另外,这里还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盖碗茶文化发源地。今天的四川,仍然占据着我国茶叶大省的一度之地;今天的川人大多仍然保持着“凌晨即品茶”的传统生活习惯。今天的四川茶馆,仍然是那样的多,不仅林立于都市,而且遍布于乡村;不仅风格独特,而且风情万种。本书熔蜀地茶史、茶情、名人茶事于一炉,充分展示蜀茶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目录 前言 一、蜀茶兴衰 1.茶文化摇篮 2.“黄金时代” 3.“茶马贸易”与川茶的兴衰 4.内外交困中的挣扎 二、闻香识茶 1.至尊蒙顶 2.至爱花茶 3.青城一绝 4.西岭佳茗 5.花楸贡茶 6.“茶城”旧事 7.峨眉名茶 三、煎茶水记 1.石上清泉山里茶 2.“河水香茶” 3.另类井水 四、茶馆风情 1.“盖碗组合” 2.四川人的“吃”茶 3.行话与礼俗 4. 吃茶三昧 5.茶馆里的寄生行业 6.新茶铺的开业仪式 7.“茶招”之魅 8.“绝对”茶联 9.堂倌群落 五、黄金口岸“旺”茶铺 1.形形色色小茶铺 2.乡场茶馆 3.袍哥茶馆 4.新闻茶馆 5.贸易茶馆 6.教师茶馆 …… 六、“坝调”之韵 七、名人茶事 八、“入暮旋收市,凌辱即品茶”——近代外地文化名人眼中的成都茶馆 附录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川茶事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云//杨文华//李春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4557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4-09-01 |
首版时间 | 2004-09-01 |
印刷时间 | 200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