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皮书手册 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第4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第四版)是“皮书规范”课题组编撰的第四本,本书在前三版基础上,根据读者、编辑的反馈及皮书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对部分章节进行了修订,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的读者、智库机构人员撰写皮书和其他智库报告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简介 谢曙光,1956年10月生,福建武平人,编审。主要学术专长是社会学研究,现从事编辑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至1997年8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任社长助理。1997年9月至今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工作,现任社长,中国社会学学会秘书长。 目录 部分 皮书导论/1 第四版前言/1 1.1 术语与定义/2 1.2 皮书的特征/4 第三版前言/5 1.3 皮书的功能/6 1.4 皮书类别/8 第二版前言/8 版前言/11 1.5 要点概述/12 第二部分 皮书研创规范/15 2.1 皮书研创前的准备/16 2.2 研创基础/17 2.3 研创主体/20 2.4 皮书名称/24 2.5 皮书报告/27 2.6 附录及其他/32 附2.1 皮书出版反馈单/33 附2.2 皮书准入申请表/34 第三部分 皮书编辑出版规范/37 3.1 皮书编辑/38 3.2 皮书书目管理/39 3.3 从原稿到出版/40 3.4 皮书著述方式及责任主体署名/43 3.5 皮书的装帧形态/46 3.6 皮书技术规范/54 附3.1 皮书交稿自检表/83 附3.2 皮书作者原创性声明/84 第四部分 皮书发布与推广/85 4.1 皮书的发布/86 4.2 皮书的推广/87 第五部分 皮书法律规范、权利责任与版权管理/89 5.1 与皮书相关的法律规范/90 5.2 基本术语与定义/92 5.3 与皮书相关的权利/94 5.4 研创主体的权利与责任/98 5.5 皮书编辑的权利与责任/100 5.6 出版机构的权利与责任/102 5.7 与皮书传播相关的权利与责任/103 5.8 版权管理/104 第六部分 皮书评价与评奖/105 6.2 评价指标体系/106 6.1 皮书评价/106 6.3 评价方法/107 6.5 皮书评奖及其结果的使用/108 6.4 评价主体/108 第七部分 皮书数字化发展/109 7.1 皮书数字化历程/110 7.2 皮书数据库/112 7.3 皮书电子书/115 7.4 皮书数字化发展方向/116 第八部分 皮书国际化发展/119 8.1 皮书国际化实践/121 8.2 皮书国际化增值服务/124 8.3 皮书英文译文规范/126 主要参考文献/13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皮书手册 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第4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曙光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726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4 |
版次 | 4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12-6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