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1950-2020)
内容
目录
导言: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孕育
编初创与形成(1950—1957年)
章筚路蓝缕: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创建(1950—1952年)
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初创
第二节建章立制: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三节破旧立新:苏联经验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
第四节学生培养: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第五节教学相长:师生的课余生活
第六节苏联专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
第二章高歌前行:新中国法学教育的个黄金时代(1953—1957年)
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一五计划”
第二节学习苏联:新教学秩序的建立
第三节教学之外的重要任务:科研与立法工作
第四节广泛培养政法人才
第五节思想教育与文体活动
第二编曲折中艰难行进(1958—1977年)
第三章曲折前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节曲折探索:“二五规划”时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第二节探索受挫:风暴前夕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师生与政治运动
第五章特殊年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节风云突变:“”初期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第二节江西岁月:“五七”干校时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第三节漂泊时光:中国人民大学停办时期的法律系
第三编恢复与发展:重获新生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育(1978—1994年)
第六章沉寂后的新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重建
第七章铅墨春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节法学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心
第二节孜孜于科研工作的人大法律人
第八章从法律系到法学院(1988—1994年)
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实体化
第二节组建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科研状况
第三节法律系的人才培养
第四编引领中国法学教育的旗帜(1994—2020年)
第九章继往开来:现代化的法学院
节行政教辅机构
第二节教研机构
第十章薪火相传:名师云集的法学院
节师资力量
第二节教研室设置
第三节学科建设
第四节教学名师
第十一章桃李芬芳:法学人才的培养
节本科生
第二节硕士生
第三节博士生
第四节博士后流动站
第五节拓展办学空间
第六节誉满天下法律人
第十二章走出校园:法学成果的传播
节学术报刊
第二节学术网站
第三节学术讲坛
第十三章硕果累累:法学研究成就
节名重士林:丰富的法学专著
第二节精益求精:课程建设与教材编撰
第三节理论基石:法治建设的理论支持
第四节建言献策:积极参与立法实践
第十四章跻身国际:国际交流与合作
节合作办学与留学生
第二节港、澳、台学生的培养
第三节重大国际会议
第四节重大合作项目
第十五章厚积薄发:荣誉和关注
节所获荣誉
第二节领导关怀
第三节重要活动
第十六章丰富多彩:教学实践与课余生活
节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节各类奖学金、基金的设立
第三节学生课余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0周年大事记
内容推荐
202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70周年,本书在回顾法学院70周年学术发展时,对法学界的“人大学派”进行了尝试性的描述与总结,客观地展现了人大法律人的学术研究状况,能够使读者对中国法学“人大学派”的学术志趣与风格有所了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1950-202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编写组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85900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2000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感兴趣的读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