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老成都七十二行 |
内容 | 内容推荐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成都的许多行当,如今已经消失或者基本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们在历目前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有必要将其记录下来,使后来的读者了解成都历目前的那些行当,以及那些从业者的生动故事。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李杨,地道成都人,原成都晚报社首席摄影记者、首席编辑。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劳模。摄影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类大奖。2016年开始从事《成都晚报》文化副刊的编辑工作,所编辑的城史版、龙门阵版、小酒馆版、赶花会版,充分展示了老成都的历史文化、民俗市井文化、美食文化、花草植物,深受读者的喜爱。 目录 骆师有一把剃胎毛的专用剃刀 "车车儿"匠李老四从车纽扣到车木把子和擀面杖 箍捅匠谢二爸傲的木桶冬天不稀缝夏天不变形 三元街上有个褙壳儿匠人称"陈布壳儿" 篾奈匠肖五哥傲蒸笼的手艺早已四周远扬 补锅匠:冷补热补样样都拿手 奶奶的小纺车每天收拾完家务她就坐下来纺线 青瓦灰瓦就僳她指挥的兵排队列阵秩序井然 舅舅弥留之际还在喊"把鸡公车推来" 华阳有个骟鸡匠我家的鸡年年都找他骟 婆婆卖"火"从冬至卖到"龙抬头" 能治好你婆婆的病却治不好你婆婆的命 谢师傅把菜刀往铁墩上一放脍上露出成功的喜悦 走街串巷一路大喊"有烂蜂窝媒拿出来打哟!" 全能灰塑艺人潘有余能写能画能设计操作 淘井匠须三人为众用时下话说应有个精干的团队 干收肥料这行就不能怕苦嫌臭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成都七十二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杨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4258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9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