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治道(商鞅治秦与现代国家治理的缘起)
内容
内容推荐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大变革,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助力秦国崛起为强国,还具有开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意义。一些学者认为,商鞅提出来的国家治理与法治理论,最先使政治理论摆脱道德学派,今天中国国家治理的许多特点,可以归功于这个历史传承。
本书对商鞅治秦的完整方略进行解译,从中总结出秦国崛起的政治制度优势,探寻现代国家治理的优秀文化根基。
商鞅治秦方略的创新首先体现在以法治国。商鞅提出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法限制君权。其次,围绕法治思想核心,展开具体治理理念的创新,覆盖治农、治军、治官、治商、治国、治社会、治民众等层面。商鞅创建以个人能力为标准的高度组织化的官吏制度,重视发展农业、解决强军问题,实现六个统一、建立强国家模式,通过变法,秦国从战国初期的落后国家快速走上强国之路。
作者简介
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1978-1985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
主要著述:《叶自成〈老子〉全解》、《老子政治哲学:天道、政治、德道、治道、术道、器道》、《中国崛起——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中国大战略》、《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等。
目录
前言 商鞅治道的历史意蕴
第一章 政道与治道
一、政道与治道的概念
二、历史典籍中的治道传统
三、老子与传统政道思想的高峰
四、牟宗三为商鞅治道论辩
第二章 商鞅治道之鉴:管子的治国思想
一、管子与齐桓公:政权与治权的分离
二、管子的社会改革:四民分业
三、管子的经济改革:租赋制度
四、管子的政治改革:军政一体
五、管子的文化建设思想
六、管子的法治建设思想
七、以民为本、富民富国
八、管子的华夏体系治理
第三章 商鞅治道的历史环境
一、秦孝公的求贤令
二、卫鞅其人
三、改革大时代
第四章 商鞅治道的整体方略
一、落后的秦国与秦献公的初步改革
二、商鞅论帝道、王道与霸道
三、商鞅治秦七论
四、商鞅治秦的九字方针
第五章 商鞅治道四真
一、求真理:敬圣贤,更敬真理
二、讲真话,禁空谈
三、真办事:入境必知十三数
四、动真格:刑太子,以身殉法
第六章 商鞅法治原则的历史脉络
一、舜禹作刑和皋陶德法并治
二、周朝的礼法
三、法家的诞生和实践:法家三派
四、商鞅、甘龙、杜挚的变法论辩
五、法治代替人治是国家治理的必然之路
六、法治是大国竞争所必需
七、推行法治的三个措施
八、人治还是法治?
第七章 法治如何制约君权
一、君主独揽大权,但并不直接行使一切权力
二、法律公布后,一切决断按法办理
三、选用官吏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
四、君主不能随意行使立法权
五、君主不能以私害法
六、君主要带头守法
第八章 商鞅对司法的治理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法官、法吏独立行使司法权
三、人人以守法为荣
四、以刑去刑,以法立德
五、重刑轻赏,治之于未乱
六、法律要简明,不宜繁多杂乱
七、对商鞅法治举措的误解
第九章 商鞅治农:农业、农村、农民为立国之本
一、李悝治农对商鞅的影响
二、商鞅关于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论述
三、解决秦国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
四、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五、鼓励农民耕地的政策
六、农业税赋与农民余粮
第十章 商鞅治军:打造大国竞争的利器
一、商鞅治军时诸国的军事力量对比
二、解决兵源和兵赋问题
三、培养勇战风气
四、军功赏罚
五、军队管理
六、战略与战术
第十一章 商鞅治官:治邪官,常官迁
一、商鞅建立官吏制度的标准:唯功是用
二、商鞅治官的十条措施
三、管理官吏的法律制度
四、问责官吏的法律制度:以仓库管理为例
五、防止官吏滥用权力的制度
六、《为吏之道》十条:如何做一个好官员?
七、徕官制度:吸引人才,不拘一格委以大任
第十二章 商鞅治商:限制商业、商人
一、农、商、官三个阶层
二、限商的三大原因
三、限商政策的主要措施
四、官市与军市
五、商人的作用与地位
六、历史的矛盾:限商政策与秦国商业的发达
第十三章 商鞅对国家的治理:强国家模式与六个统一
一、强国家模式
二、政权统一
三、军队统一
四、法律统一
五、度量衡统一
六、统一税收
七、“壹教”与文教
第十四章 商鞅对社会的治理
一、户籍与身份制度
二、移风易俗与分户制
三、开山泽与盐铁之利
四、社会治安管理
第十五章 商鞅对民众的治理
一、一大弊端:有“治民”,无“民治”
二、一大争议:复杂的“治民”体系
三、商鞅的陷阱:任奸治善
四、普遍的误读:贫者富,富者贫
五、“愚民”与法治启蒙
第十六章 商鞅治秦的结局:一个强国家的诞生
一、河西地,秦国之痛
二、专事耕战则民强国强
三、吸引三晋民众到秦国耕地
四、选择有利时机对魏用兵
五、魏国把河西之地交还秦国
第十七章 商鞅治道的历史评价
一、谁在贬斥商鞅?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二、谁在褒扬商鞅?
三、汤因比、福山等学者对商鞅的评价:现代国家理论的奠基者
四、商鞅思想的六大糟粕
余论一 大国竞争与商鞅治道的五点结论
余论二 商鞅未竞之业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导语
品读商鞅治秦思想精要,再寻国家治理传统文化根基。
从法家思想到变法方略,新视角剖析商鞅变法带来的制度创新。
商鞅治道是对国家治理的早期探索,对于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治道(商鞅治秦与现代国家治理的缘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自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22666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56
CIP核字 2020178586
中图分类号 K231.07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