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全3册)
内容
亮点展示

2-2.jpg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处世美学三书

《小窗幽记》 《菜根谭》 《围炉夜话》

畅销300余年的修身养性经典读本

最年轻态生活家 蔡澜推荐

原点·给青年人的生活美育书

好好生活,持续自修,是一生的功课

☆“文化江山一女史”李冬君15000字长序推荐

“如果说《围炉夜话》是一部纯正的儒歌的话,那么《菜根谭》就是一本走板的儒歌,而《小窗幽记》则是在荒腔走板上长啸。”

☆全彩插图典藏版

传世名画四色印刷精美呈现,古画之韵与文字之美相得益彰

《小窗幽记》精选宋徽宗赵佶、仇英等譬喻君子品性的水仙、梅、兰、竹、菊、荷主题文人画

《菜根谭》精选八大山人、文徵明、唐寅等12位历代知名画家大师传世画作365幅

《围炉夜话》精选日本著名画家小原古邨的传世画作

☆“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许天琪倾情设计装帧典雅沉静,小开本精装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同为人所爱诵。——周作人

苍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王家卫

《菜根谭》

某观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明)朱熹

企业管理的专著可以不读,但《菜根谭》不可不读。——(日本)稻盛和夫

《围炉夜话》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清)曾国藩

它是一部文艺格言集,更是一部人生格言集。——林语堂

☆美和智慧的延续

越是新知铺天盖地的时代,越需要良言趣语安抚浮躁的心相。从古人极致的情趣中,找寻自己的生活智慧。

内容简介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菜根谭》

《菜根谭》关于待人、做事、修心、处世、接物之道。一个“静”字串联全书。一本让你在纷繁的尘世可以宁静从容的书。

关于待人

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不宜暴怒,不宜轻弃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关于修心

寸心洁白,百代清芬

天机清澈,胸次玲珑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关于处世

与其练达,不若朴鲁

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读了《菜根谭》,愿你活得更舒心,更清心。

《小窗幽记》

《菜根谭》胜在深刻,《围炉夜话》胜在平实,《小窗幽记》则胜在多姿多彩。

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他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有“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立身处世之道,有“自古人生何其乐”的悠闲之姿态,还有关于语鸟名花、清泉白石的旖旎妙想。语语峭丽、字字珠玑,在看似无用的闲情中寻找快乐与真意,道尽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味深意远。

想象着,午后慵懒的时光自己给自己泡上一壶好茶,坐在透出斑驳光影的花木前,亦或月下翻读几页《小窗幽记》,梦里都是叮咚的泉水声。

《围炉夜话》

全书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随笔的形式阐发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涉及人生的诸多方面,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持身立业、读书立志、惜时交友等。格言式的短句中藏着的是无穷的处世智慧,犹如一位长者和后辈围着冬日之炉火娓娓而谈,教予你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美好的书值得反复阅读,每读几句,便要掩卷沉思许久。这本书勉励读者重拾于忙碌与慵懒之间抛诸脑后的平实道理,修身养性,成为心静智生的人。

作者简介

洪应明

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神宗万历年间人。有《菜根谭》传世。

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顺逆,养成与人为善、内心安适、精进向上、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

陈继儒:

字仲醇,号眉公。晚明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亦是当时倾动朝野的名士、山人。

二十九岁焚弃儒衣冠,绝意仕进,纵情山水,闭门著述,以诗文书画终老。

陈继儒说:“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愿你也能: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中闻书声……

王永彬:

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78岁。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

他笔下的“围炉”既是个性言说的空间,也是与世界、与他人对话的窗口。独立自知,不患得患失,是他在书中传达同时身心力行的人生态度。

前言/序言

我们一起来读这些书 (节选)/ 李冬君

走板的儒歌

从《菜根谭》、《围炉夜话》到《幽梦影》、《小窗幽记》,一本本翻过来,不禁哑然。在这几位儒生的精神世界里,“荒腔走板”就是检验时代的真理标准。

儒学走了两千多年,它是怎么熬过来的?又如何幸存下来?问号就像穿帮镜头,透过他们的珠玑妙语,我们看到儒学的僵化似乎濒临内在的坍塌。因为他们弹奏起人性的和弦,那不甘于被儒学异化涂炭的性灵,经人性之美吻过之后,开出了新思想的花朵,“艾特”给正统的出身,表明新生代的风姿,在四本书里唱起了各自的儒歌,抒发一下窃喜的荒诞不经。无论传承还是叛逆,或多或少,都已经不合教条化的“名教”板眼。走板的调,走调的腔,被旧时代视为荒腔走板的调性,却启蒙了对灵魂的审美,以及对人性的肯定,这种不确定的荒腔,反而因理性之美而不衰。儒学就这样在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走板”中创新,也许这就是它熬到今天的理由吧?想想它余下的世纪也许不多了,未来机器人的大脑想什么?谁知道呢?

审度荒腔的美感,是一种怎样的阅读体验?不妨试试。

说起载道之学,比起《琴史》的高冷,《菜根谭》则款式素朴。但读起来并不轻松,作者可一点都不客气,将他腌制的“菜根”格言,和盘托出。满盘琳琅清贫或清苦,应对于万历年间的人心浮夸以及物欲膨胀。如果信赖《菜根谭》就会身心健康的话,你能皈依清贫吗?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更有甚者,他拈起道德的绣花针,句句如芒,直指人心。诸如面对“苦中乐得来”,尔能持否?

《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并誉,“并誉”也是两百年以后的事儿了。作者王永彬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乡贤,教书之余,编写一些教材。《围炉夜话》,是一部不足万字的修身教材,犹如儒家励志的橱窗,展示修身敬己的老生常谈,在科技迅猛不及回眸的历史瞬间,于个人偶有拾遗,即便一枚人性的灵光一闪,亦不失为一次温暖的补遗。

《小窗幽记》,断不能与《菜根谭》及《围炉夜话》合称为“处世三大奇书”,因为它们的旨趣迥异!陈眉公何许人也?陆绍珩又何许人也?

明末清初,太湖流域,应该是中国士大夫最后的精神据点了。文华绝代的松江府是文人的天堂,陈眉公就隐居在天堂里。

徽商黄汴曾编纂了一本《天下水陆路程》,松江府为枢纽,那里水路通达,商贾逐利而来,画舫日夜流连。这样的商业文明,比“宫斗”那种恶劣的政治环境更具魅力,给晚明的名士们一个逃避的去处,他们在此扎堆隐居。

据明末士人王沄编《云间第宅志》记,松江府当时有别业名园二百多家,徐阶之水西园,董其昌之醉白池,陈眉公居东佘,陈子龙的别墅也相距不远。在陈眉公的生日宴上,当柳如是第二次见到陈子龙时,便以为可以“如是”此生了。

眉公名继儒,二十九岁时,果断焚烧儒衣冠,绝意仕途,来一次告别“继儒”的行为艺术。以彻底的荒腔走板,破了理学障碍,在隐居中还原一个人的真实生活,三吴名士争相效仿并与之结交。

有人说他假隐士,什么是真隐?

像他这种上下与天地同流的人,怎么会在乎往来人的身份?管他是布衣白丁,还是封疆大吏,他在意的只是人。隐居不一定非要躲进山林,或与往日朋友像病菌一样隔离。今天看来,脱离某种体制化,做一位独立的自由人,就是真隐。既然体制让人受苦,那就转个身离开它。归隐,是中国文化所能给予中国士人奔向自我的唯一途径了,唯有对审美不妥协的人,才会选择这一具有终极美的生活方式。当然,眉公到曲阜,还是要拜先哲的。

他书法宗苏、米,宗的是苏东坡与米芾的人格美。他为西晋吴郡大名士陆机、陆云建祭拜庙宇,以栽植四方名花祭之,取名“乞花场”,并言“我贫,以此娱二先生”,痴的是高士风流。他的“荒腔”启蒙了一代年轻人。如张岱、陆绍珩等。

当年,陆绍珩从吴江松陵镇来拜访陈眉公,由水路乘船也是很方便的。他辑录了一本名人名言集,其中有苏、米、唐寅等、以及陈眉公的言论,他们的精神一脉相承,请《狂夫之言》的作者陈眉公作序,可谓锦上添花。

如果说《围炉夜话》是一部纯正的儒歌的话,那么《菜根谭》就是一本走板的儒歌,而《小窗幽记》则是在荒腔走板上长啸。读本书陆绍珩的自序,看得出他与眉公心有灵犀。他说:若能与二三知己抱膝长啸,欣然忘归,则是人生一大乐事。仅看本书十二卷的题目,就知陆绍珩安身立命的趣味,与眉公一样别有怀抱。

《幽梦影》为张潮一人之论,文辞锦绣,以一当十,与《小窗幽记》中的群贤比读,亦无愧之。张潮是语言大师,并以一往情深翘楚。

天给了他才气,他用天眼看世事,事无大小皆文章;神给了他一支笔,所过花草树木、历史遗踪甚至日常琐碎,便都有了醒人精神的仙气;父母给了他仁慈之心,他总能以优雅的反讽、浓缩的诗意、温和的点拨,给予读者精悍的修辞格调,点亮我们惰于惯常的昏蒙。

有人说,《幽梦影》“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是说常识如故旧,而张潮则能从我们习以为常的故旧中看到新。比如,他看柳,看花,看书,对着四季轮回的旧事物自言自语,却总能提亮人心被蒙尘遮蔽的幽暗处。

他亦痴,直痴如女娲补天遗下的那块石头。他直言不讳:“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既然他对人生抱有如此的乐观,我们就不要辜负他的治愈力。

读他的书也许会因“文过于质”而审美疲劳,可读书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而读“两幽”则更有一种“璀璨的阴影”之华美。

精彩书摘

原序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①,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② ,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③ ,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④,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⑤

〔注释〕

① 顾:但是。篝(gōu)灯:置灯于笼中。

② 煨(wēi):在带火的灰里烧熟东西。

③ 缮写:誊写。

④ 课:督促。永夜:长夜。

⑤ 咸丰甲寅:咸丰为清文宗年号,他在位期间的甲寅年指1854年。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译文〕

寒夜围炉,是农家妇女孩子的乐事。只是点灯坐着相对,或是默默地一句话不说,或是嘻笑着说些不适宜的话,这些都无所谓欢乐,岂不是虚度了这样美好的夜晚么?我,一个识字的农人,年末无事,家人相聚共处,一起烧吃山芋,心中有所得,就口述出来,让后辈誊写保存,题为“围炉夜话”。只是,其中所言都是随得随录,话语没有条理,并且意思浅薄词语杂乱,多不是深刻自信的论断,只是督教家人度过长夜罢了,不值得向外人述说。如果能有幸让品德高尚的君子纠正我,那真是十分幸运了。

咸丰甲寅二月十六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教子弟 ① 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

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② 。

〔注释〕

① 子弟:后生晚辈。

② 忧勤:忧虑勤劳。惕厉:也作“惕励”。警惕谨慎;警惕激励。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工夫:理学家称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为工夫。《朱子语类》卷六九:“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

〔译文〕

在晚辈年幼时教育,就应当教他们正大光明的精神;在平日反省身心,不能没有勤奋警惕的工夫。

〔简评〕

教育从年幼时抓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要想教给孩子光明磊落,长辈自己首先就得光明磊落。“言传身教”四字,可以解释许多教育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一个人持守自身,最难做的工夫就是日常不断激励自己变得更好。这一则放在全书之首,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全书的两个重要主题:教育子弟,修养自身。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

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译文〕

与朋友交往,需要将他的好处留心学来,才能受益;对于圣贤的教导,一定要我平时依照践行,才算读书。

〔简评〕

学习朋友身上的优点,这是交朋友最重要的原则。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信实),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生命中的益友未必是知己,但凡合得来且身上有优点的都可称为益友。对于圣贤的话,知道不难,能践行最难,儒家的学问有不少是要从日常生活中留心积累的,未必事事比照,但向更好的自己去发展,总是一个极重要的生活原则。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

贫穷让人无可奈何,只能节俭应对;愚拙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为人勤恳。

〔简评〕

就世俗标准看,清贫与愚拙是读书人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处理得好的读书人,常常收获了丰富的心灵世界。当然,贫而不能照顾家人,拙而至于迂腐之极,这是反例。另一种反例是,读书人有钱且聪明,最终不过是败类,这样的人千万不可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全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 洪应明 [清]王永彬 (明) 陈继儒著 ; 何攀评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33581T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