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地通南北、时贯古今,精准解析汉语方言的纵横剖面 《汉语方言大词典》全书约1500万字,收录汉语方言词目约21万条,是我国第一部贯通南北古今的大型方言工具书,完备展现了汉语方言词汇的全貌。从地域上看,现代汉语方言17个方言区、97个方言片、101个方言小片,几乎所有小片的方言词汇均予收录;从时间上看,上自秦汉,下至当代,数千年间的方言记录、研究材料尽汇于此。古语、今语一典同现,共时、历时互为参照,将每一个方言词在时空中的坐标精准地标示出来。 ★特色鲜明、描写细致,生动展示汉语词汇的丰富层次 中国语言丰富多彩,语义纷纭,各个历史时期通用语的词义已然呈现纷繁的变化,而方言词汇的加入使得整个汉语词汇系统更加丰富、复杂。《汉语方言大词典》力求不跟以收录汉语共同语词汇为主的几大词典有明显和过多的重复,而是坚持收录历代方言文献资料以及文学作品中具有方言色彩的条目,并根据作品地域、内容、语言文字特点标注方言系属,这就使得该词典成为了对《汉语大词典》乃至整个汉语词汇库的重大补充,将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因此,要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一个词的含义,尤其是读懂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词义,仅查《汉语大词典》是不够的,还必须查这本《汉语方言大词典》。 ★海纳百川、搜罗宏富,全面呈现方言研究的丰富成果 《汉语方言大词典》由复旦大学与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专家合作编写完成。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展现汉语方言的复杂面貌,编写者们不仅遍访国内外各大高校教研室、图书馆,千方百计搜集古今方言研究文献和语言材料,还向全国方言研究专家学者广发“英雄帖”,征求未刊稿,共收集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资料一千余种,其他各类文献资料nearly三千种,引用口语例证和文献书证数十万个,可谓是我国汉语方言词汇调查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 ★全新录排、精心校订,切实考虑使用者体验的修订本 Recent years,汉语方言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快速流失乃至消亡的严酷现状,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两办18条”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列入重点任务,明确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在保护方言、留住乡愁的社会热潮之下,相信这部全新录排、精心校订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版,能够为致力于方言抢救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为广大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广阔的视角,为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许宝华,《辞海》语言文字学部分分科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兼方言分支学科主编,上海市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秘书长。 宫田一郎,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日本汉学界中吴语与吴语文学研究的元老,曾合作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明清吴语词典》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1999年版《汉语方言大词典》进行修订的成果。 《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纂工作始于1986年,讫于1991年,历时五年,共收录古今南北汉语方言词汇20万余字,字数1500余万,是规模宏大,迄今国内外第一部通贯古今南北的大型方言工具书,有初步汇集、整理、积累古今汉语方言资料之功,对方言学、民俗文化学以及地方文学、戏曲等领域的研究不无裨益。 《汉语方言大词典》本次修订,主要进行了如下几项工作:一、内容修订:对所收方言词的形、音、义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二、引文修订:对引文及出处进行了补订。三、地名修订:对安徽、广西、广东、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内蒙、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浙江等省下辖八十余县市地名进行了更改,以更契合实际情况。四、格式修订:对标点、音标、注释文字字体等进行了修订和优化。五、消除讹误:对文字、音标、标点、格式等方面的讹误进行了修订。六、重新分卷:初版共分5卷,各卷均超1500面,翻检不便;修订版综合考虑各卷厚度均衡、笔画相对集中等因素,重新分为10卷。 目录 第一卷 李荣先生序 谢希德先生序 森田嘉一先生序 凡 例 修订说明 正 文 一画—四画(上) 第二卷 四画(下)—五画 第三卷 六 画 第四卷 七 画 第五卷 八 画 第六卷 九 画 第七卷 十 画 第八卷 十一画—十二画(上) 第九卷 十二画(下)—十四画 第十卷 十五画以上 附 录 汉语拼音(附注音字母)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 汉语方言分区一览表 全国各县市汉语方言系属简表 本词典引用古今语言文字类文献目录 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表 后 记 修订后记 精彩书评 汉语方言学所以有成绩,得益于它的一开始就注重比较研究。……《大词典》是同类书中规模z大的一部,而且时跨古今,地跨南北,是纵横两向的方言比较研究的z好材料。 ——李如龙,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 作为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展现汉语方言概貌的大型辞书,《大词典》在汉语方言学和词典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其他方面如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民间文学、历史文化地理学等的研究中,也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钱曾怡,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方言学会理事 1200多种专著和论文的词语材料集中在一部书里,无疑为读者提供了莫大的便利。……所谓嘉惠学人,这么说是怎么也不为过的。 ——王福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 《大词典》是我国语言学科的一项基本建设,其用途十分广阔。它提供了汉语方言古今四方的大量语料,展示了汉语的丰富资源和巨大财富。充分发掘这些资源和财富,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汉语方言学科的研究内容,同时将为我国语言学其他各分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支持。 ——张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出版发行,既可为阅读、注释、研究民间文学、乡土文学提供扫除语言障碍的工具,同时也为研究民俗学、社会学以至文化史提供丰富的词语资料。它甚至对公安侦查破案中的言语识别,也将会有所佐助。 ——史宝金,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辞书学会会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宝华、[日]宫田一郎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242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815 |
版次 | 2 |
装订 | |
字数 | 1500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7-6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