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志瑜与发现教育/教育家成长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为“教育家成长丛书”之一,本书是任志瑜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的总结,从他的成长经历、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社会评论等四个方面全景式地呈现了他的发现教育思想,丰富了我国本土的教育经验,体现了我国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
作者简介
任志瑜,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首届中小学特级校长。“国培计划”首批入库专家,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委及编写者,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
曾担任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学副校长;2002年人才引进到北京十一学校,任教学副校长;2012年任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2015年任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第十任校长,同时兼任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从教三十多年,获市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课堂教学创新设计特等奖,所教学生多人次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奖,培养出“哈佛女孩”刘亦婷和高考状元黄永亮。
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数学通报》等各类教育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用教材教与学”的行为探索》等5篇论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2016年8月,提出“发现教育”并在实践中探索,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成立“发现教育”研究基地。
目录
我的“发现”之旅
一、从“突破口”寻找中感知“发现”的力量
二、从他们的成长故事中感悟“发现”的意义
三、萌芽“发现教育”
我的“发现教育”
一、“发现教育”的提出
二、“发现教育”的内涵
三、“发现教育”的发现对象与属性
四、“发现教育”的立论基础
五、“发现教育”的实施框架
“发现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发现德育
二、发现课程
三、发现课堂
四、发现优长
“发现教育”的社会影响
一、秉持发现教育 成就每位学生——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发现教育”办学理念的深入思考
二、帮助每个学生攀上自己的峰尖
三、从明确办学主张出发 推进优质校再上新台阶——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新时期“发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四、基于“男英女雅”培养目标 勇于进行因性施教探索
五、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发现课堂
六、因发现学生而教育,为学生发现而育教|年度金句
七、从“加工能力”到“发现学生” 新课改呼唤学生的发现素养
八、发现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
九、“加工能力”的意义认识与学校努力
十、善于发现最好的自己 揭开人生发展的密码——2017年秋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十一、六个在一起——2017年学校秋季运动会开幕式校长致辞
十二、毅之所在,圣之所至——2018年春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十三、用梦想引领未来,用行动铸就辉煌——2018秋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导语
生命,因与名师为友而精彩!
当你翻开“丛书”,你会惊喜地发现:从小学语文的李吉林、于永正、窦桂梅、孙双金、王崧舟到中学语文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唐江澎;从小学数学的邱学华、吴正宪、华应龙到中学数学的任勇、张思明等99位心仪已久的名师、名校长正微笑着向你走来……
事业,因与名家分享而辉煌。
这是一套,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的丛书。
这是一套,凝集当代教学思想流派的精粹。
这是一套,展示一流教学实践案例的大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志瑜与发现教育/教育家成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志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264186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2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48
CIP核字 2020203381
中图分类号 G52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