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共六册,其中小说选四册:《伞》、《Danny Boy》、《垂杨柳》、《鹫或羔羊》;散文选两册。《秋日边境》、《尚未发生》;其作品均选自2000年9月号至2005年9月号的《香港文学》杂志。作品内容包容了不同社会生活形态、都市节拍烙印、个体思维意识,组成一幅幅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
图书 |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共六册,其中小说选四册:《伞》、《Danny Boy》、《垂杨柳》、《鹫或羔羊》;散文选两册。《秋日边境》、《尚未发生》;其作品均选自2000年9月号至2005年9月号的《香港文学》杂志。作品内容包容了不同社会生活形态、都市节拍烙印、个体思维意识,组成一幅幅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 内容推荐 本套选集,仅选小说和散文。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香港文学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是沟通世界华文文学的一道重要桥梁。文学没有疆界,所有海内外华文作家的作品放置于同一平台,绝对有相互参考促进的作用,这也是编者推出这套文集的用意。 目录 王良和鱼咒 罗贵祥有时没口哨 陈惠英偶然 西西照相馆 阿浓人问喜剧(三则) 苏童伞 郭丽容两个住在城市的女人 韩丽珠壁屋 陈丽娟 6座20楼E的E6880**(2) 张婉雯独心 黄淑娴坭街上的行人 关丽珊猫儿眼 许荣辉小小调查报告 洛谋创世纪 李远佳三角折回三条线 黄孟文交换 蓬草我家之——街道 潘国灵母与女 防雪你是怎样笑的? 邓依韵是玫瑰好呢?还是菊花好? 陈慧晴朗的一天 黎翠华迷情 王贻兴白袍人 蔡炎培居屋中签 廖伟棠水湄庄的秋天 袁兆昌黄敏华对写 海辛在风暴中失踪的船轿鬼新娘 陈宝珍改写神话的时代 陈曦静寻找王琦瑶 周蜜蜜归宿 岜南杀死屋内的天使 叶辉电话 陈汗穴道黎明 邱心回去/离去 陶然岁月如歌 试读章节 我从金锋的家出来,在街上走了一会,停在鱼店前。鱼店的木架上,排着一个一个玻璃瓶,每一个玻璃瓶里,都有一条彩雀。这时我感到阴沉的天空有一大片阳光,我的头上开了一条云的裂隙,我的衣服和那些瓶子都明亮起来了。我拿起了一个瓶子,递给卖鱼的青年。这时我感到天空又变得阴沉了,阳光好像金色的鱼鳞一闪一闪的慢慢消失。眼前只剩下一幅一幅的水,鼻尖一凉,下雨了。 晚上对妻子说:“我要。”当我吻她的时候,我就想到“相濡以沫”这四个字。窗外下着雨,还有突然的闪电,然后是几响闷雷,好像窗外是一个银幕,放着电影。她问我为什么总爱望着墙上我们的影子。 “打一个比喻。”我说。 “什么?” “用鱼打一个比喻,说说你现在的感觉。” 她呵呵地笑起来。 “说呀。”我深入了一点。 “好像有一群小鱼轻轻地啄我,很痒很痒。” 我猛烈地动了几下:”现在呢?” “像给食人鲳咬了一口。” “太差了,不及格。” 她呵呵地笑了起来。 就像别的丈夫一样,后来我离开了她的身体,穿回衣服。我关了床头灯,卧室黑沉沉的,只有天花板银银白白的有几片窗外映进来的奇怪的光。她困了,迷迷糊糊的轻声说了一句晚安。我把她留给这样的暗夜,关上门,走到大厅,亮了灯,仿佛天已经放晴了。 我坐在沙发上,单手托着玻璃瓶,举到眼前。天花板上6片花瓣形的灯,黄澄澄的就浮在瓶子里,水微微晃动,好像有一朵花开了,好像有一朵花谢了,我感到有一点晕眩。这时我看见了我的彩雀。那是一条全身亮绿,鱼鳍奋红的绿彩。此刻它静静地沉在瓶底,好像很享受水的冷澈,独我的静好。今天,金锋还能够跟我谈的话题,就是你。 弟弟说,你赶快去看金锋吧,他快认不得人了。我刚刚改毕预科班的试卷,因为抖擞精神长时间坐着工作隐忍不发的腰酸背痛,意志一松,都阻不住的跑出来了。我站起来,双手拗后按在腰椎上,用力地揉了几下,又槌了几下。弟弟跟我提过几次了,说金锋精神有点问题,要我去看看他;我总是忙着工作,改那些改不完的试卷、作业。这一天,我带着几根疼痛的骨头去找金锋。路上,我偶然就会把手翻到脖子后面,揉一揉,捏一捏,又或者用拳头在腰椎上钻几下;那种痛,就像什么在我的骨头、肌肉上拔河。一次脖子痛得厉害,我对妻子说:“拿一柄刀来,把我的头砍掉吧。” 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金锋了,毕竟,我已经结了婚,搬离了母亲的居所,而且离得那么远。我在石塘咀出生,在那里成长,念幼稚园,10号风球后,我们住的房子成了危楼,爸爸就接受政府的安排,搬到香港仔。我考进一所基督教小学念书,认识了耶稣、圣母玛利亚、《远远在马槽里》的故事,还认识了金锋。很多很多年前的一天,我和弟弟在山坡玩耍,和几个不相识的小孩同时发现了一只死猫,觉得那只小猫很可怜,死了也没有墓冢,就模仿成人的丧礼,挖了一个洞,葬了那猫,在坟头插上一块木板,歪歪斜斜的写了几个字:小猫之墓。我们跪下来,叩了头,好像那只小猫是我们养的,或是我们害死的。在这个简单、严肃、认真的丧礼上,我认识了金锋,他就住在我家附近,并且在同一所小学念书。那时我养了两只可爱的小鸭,整天嘎嘎嘎嘎的叫着,柔黄的羽毛交杂黑纹,摇着屁股走路、拉屎。每天我都用鱼虫喂饲小鸭,它们食量惊人,碟子上的鱼虫不消一刻钟就吃光了。我总是要留着一些在塑料袋里备食,可是,很快的,鱼虫发臭了。母亲总是埋怨,好臭,好臭,把鸭子送给别人吧。鸭子可没介意鱼虫臭,依然嘎嘎嘎嘎的啄食。有一天,我到金锋的家玩,发觉他也养了两只小鸭。但他的饲料不是鱼虫,而是饭和菜。他的母亲教我,把菜切碎,拌在饭里就行了,哪有人用鱼虫养鸭子的。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我的母亲,省了买鱼虫的钱,屋子没有臭气,她就转而埋怨小鸭会拉屎、叫声吵耳。P6-7 序言 “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共六册,其中小说选四册:《伞》、《Danny Boy》、《垂杨柳》、《鹫或羔羊》;散文选两册。《秋日边境》、《尚未发生》;其作品均选自2000年9月号至2005年9月号的《香港文学》杂志。 在香港,文学从来就不曾占据中心位置,近些年来更趋边缘化。但边缘自有边缘的特色与优势,文学依然以其韧力发展壮大,以这些年发表在《香港文学》的作品而言,老作家依然继续写作,中年作家成了主力,而年轻新锐也不断涌现,给香港文学注入了勃勃的活力。像这样的格局,不仅有年龄段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包容了不同社会生活形态、都市节拍烙印、个体思维意识,组成一幅幅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 《香港文学》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是沟通世界华文文学的一道重要桥梁。文学没有疆界,所有海内外华文作家的作品放置于同一平台,绝对有相互参考促进的作用,这也是编者推出这套文集的用意。 本套选集,仅选小说和散文。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也许散文是最贴近作者心灵的文体,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天下事,人间情,来到笔下,于是多姿多彩的性情画卷便构成一幅有情人间;而在手法上,传统书写,现代实验,自成绚丽的文字世界。 作为选本,编者尽量包容,编选时兼及题材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和所有选集一样,选本是一种触角,如果它们确实能成为一种触角,为文学打开一扇通风的窗口,那么编者便于愿已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香港文学编辑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521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50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7.1 |
丛书名 | |
印张 | 4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5 |
宽 | 140 |
高 | 1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