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走出严冬困局所编写的。它积我们多年的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功底。紧扣经济脉搏,为中小企业所急所想,帮助中小企业分析时局,判断大势,出谋脱困,献计解难。
全书共分六篇28招,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为正在“过冬”的中小企业寻找御寒棉衣,为准备突围的中小企业提供具体实际的帮助。
图书 | 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走出严冬困局所编写的。它积我们多年的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功底。紧扣经济脉搏,为中小企业所急所想,帮助中小企业分析时局,判断大势,出谋脱困,献计解难。 全书共分六篇28招,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为正在“过冬”的中小企业寻找御寒棉衣,为准备突围的中小企业提供具体实际的帮助。 内容推荐 处在金融危机的“寒冬”季节,中小企业生存是第一要务,突围出去就有生路。本书为广大中小企业献上脱困突围的28条高招,它将引领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变危机为商机。把坏事变好事,以高人一筹的应变能力和经营智慧,赢得这场应对危机的生死较量。 目录 第一篇 突破圃局: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危机 第1招 面对危机:中小企业临危不惧/2 世界金融风暴登陆中国大地之后/3 一个迟早都要到来的“企业之冬”/6 不少企业在资金链突然断裂中坠落/8 危机仍在继续,低谷尚未到底/11 第2招 以积极的心态突破困局/14 等待还是突围:一个艰难的抉择/15 熬过寒冬,便是明媚的暖春/16 充满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17 在危机中历练,在危机中成长/18 第3招 应对危机要有新思维/21 创新思维是中小企业生存所必需/22 冲破牢笼,不换思想就换人/23 向“经营之神”学习应对困境的思路/25 独辟蹊径,突破市场困局/27 第4招 把危机变为企业发展商机/29 危机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30 危机时期是企业大换血的最佳时机/31 与其坐以待困,不如突围重生/33 不在危机中沉沦,便在危机中崛起/34 第二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5招 生存下来就是胜利/38 面对危机,生存下来就是胜利/39 “剩”者为王:活下来就有出路/40 调整自我,在危机中图谋重生/41 主动出击,采取积极的自救措施/43 第6招 善做减法,把企业“做小”、“做实”/46 把企业“做小”:危机之下的生存法宝/47 医治贪大病,让大象学会跳舞:/49 简化组织,让企业的身躯减肥/51 卸去重负,实施减法经营/52 第7招 留住企业精兵,乘“机”培训员工/54 在危机中一定要留住业务骨干/55 在企业换血中更新中坚力量/57 激发员工事业心,释放员工能量/59 对员工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61 在培训中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素质/62 第8招 留住顾客,留住市场/65 保住订单,维护企业的生命线/66 牢牢地把客户“抓”在手中/67 妥善地处理客户的抱怨/69 做好渠道管理,疏通营销脉络/74 第9招蓄水过冬,严防财务危机/78 蓄水过冬:企业应对危机的胜招/79 保证现金流,企业就有了活命钱/80 激活造血细胞,严防财务危机/82 在保持稳定中严控资金使用效率/85 第三篇 为了生存,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 第10招 以精细化管理应对危机/88 应对危机,精细化管理不可少/89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技术/90 精细化管理能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91 向日本企业学习精细化管理的高招/93 变经营为“精营”,向管理要效益/94 第11招 精细化管理需要抓住决策这一龙头/96 决策失误是企业经营中最大的浪费/97 企业最大的成功来自科学的决策/98 科学决策的关键是遵循正确的原则/99 决策要充分估计市场的不确定性/102 投资决策要慎之又慎,避免失败/104 第12招精细化管理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106 建立有效的目标管理,把业务做精/107 通过工作细分明确每个岗位员工的责任/110 严格把好现场质量管理这一关/111 财务核算要做到“精、细、准”/113 开会也要讲究高效率/114 第四篇 把企业的经营成市降到最低点 第13招 快刀砍成本,创造成本优势/118 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119 把降低成本当做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121 在战略定位时就要关注经营成本/123 让节约成本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124 学习日本企业的“小气”精神/129 “抠门”降成本,“抠门”出利润/130 第14招 砍杀生产成本:控制企业最核心的成本支出/132 降低生产成本是确立竞争优势的根本/133 学习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法/135 中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独特经验/137 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的具体措施/138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也需要控制/141 外包:实现生产节约的一种有效方式/144 第15招 砍杀采购成本:建立企业的第二利润中心/147 采购部门是企业的利润中心之一/148 采购需要建立规范的控制制度/150 实现采购节约应当采取的措施/151 至少应将供货价格砍掉15%/153 公开招标:实现“阳光采购”/154 堵住采购中的“回扣”漏洞/156 第16招 砍杀营销成本:规范花钱大户的花钱行为/159 营销费用是一块可以削减的“肥肉”/160 营销成本的预算、分析与决策/161 让广告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发挥效益/164 合理地控制营销人员的各项费用/166 第17招 让节约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田/168 精打细算,“抠门”的员工很优秀/169 从自己做起,视节约为自己的责任/171 走出浪费与己无关的认识误区/173 从点滴做起,节约不论多少/174 做好小事也可以创造大利润/176 第18招 节约企业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张纸/179 节减成本需要抓住小事、抓住细节/180 节约用电:利国、利民、利企业/181 像重视节电那样重视节约用水/186 珍惜企业里的每一张办公用纸/188 节约企业里的每一分钱的电话费/190 减少办公用品的开支与浪费/191 巧妙地降低出差的差旅费用/192 有效地控制对有关人员的招待费/194 第五篇 棋高一筹,做危机圃局中的高明“棋手” 第19招 对企业发展做出新的战略谋划/198 在危机中重新谋划企业发展战略/199 战略谋划需要统览全局、着眼发展/201 重新进行企业战略态势的选择/203 改变思路,在突围中果断转型/205 战略性撤退是一种大智慧/207 战略谋划需要借鉴集体的智慧/208 第20招 寻找“蓝海”,超越市场竞争/211 面对危机,应当实施“蓝海战略”/212 “蓝海战略”是一种战略创新/213 中小企业怎样实施“蓝海战略”/214 “蓝海”商机就在市场细分之中/215 超越竞争,赢得新的发展空间/218 第21招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21 中小企业竞争的力量来自核心/222 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策略/224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225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三步曲”/226 要努力避免核心业务受到冲击/227 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强化核心竞争力/229 第22招 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231 掀开商业模式的盖头来/232 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是优秀的模式/235 企业成功的核心在于拥有优秀商业模式/236 商业模式创新的贡献,远大于技术创新/238 走出危机,中小企业需要重塑商业模式/240 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242 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要素/244 我国优秀企业商业模式介绍/246 第23招实施企业的管理变革/249 面对危机,必须实施管理变革/250 面对危机,善变者才能生存/251 企业家要敢于打破一切常规/252 企业管理变革的主要内容/254 抓住企业管理中的关键/255 让企业的组织机构充满活力/257 小企业要特别重视财务管理变革/258 第六篇 在危机中寻找和抓住难得的商机 第24招利用国家政策,获得政府支持/262 国家出手相助,两会呼声甚高/263 危机袭来,中小企业频得新惠政策/265 中小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伞下重生/267 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中小企业路子宽/269 第25招逆向思维,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商机/272 中小企业,市场混乱中有商机/273 危境创生,危机中把握难得的商机/275 把握大势,利用信息化做强做大/277 调整市场目标,以特色经营制胜/279 第26招 以人为宝,乘“机”吸纳优秀人才/283 乘“机”引入精英,抢占人才高地/284 逆势吸纳人才,储备人力资源/285 以引入新人改造文化,变革管理/286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优秀人才/288 第27招 囤积资源,适时扩张/291 以低成本囤集企业所需资源/292 以充足的资源储备谋图未来的发展/293 适时扩张,在危机中果敢地投资/294 抓住时机实施资产重组/296 在“隐形”领域中夺冠/298 第28招 寻求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301 战略合作:危机中寻找靠山/302 牵着“巨人”的手,与“巨人”同行/303 中小企业千万不能与大企业作对/305 试读章节 一场来自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始作俑者是世界头号经济巨无霸的美国,它瞬间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把世界经济拖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全球化的金融海啸之中。 “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是美国房产金融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在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是美国国情使然。 在美国,房贷并不是银行的专利,有大批的信贷公司从中渔利。银行的垄断被打破,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为了赚钱,信贷公司不惜透支信贷者的信誉与购买力。2005年之前的美国,房市飘红,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抢着买房,信贷公司为了拉单子,不惜把根本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当做旗下的客户,越来越多的针对较弱还款能力者的金融产品问世。 由于美国的大多数信贷公司没有背景,难以吸纳大量的民间资本,所以这些信贷公司只能出卖债券以获得资金。房产债券则通过华尔街打包公司将房屋债权打包卖给各类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吞下这些债券的投资者则准备在家坐吃贷款人按照约定归还的本息。 于是,在美国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金融产业链:信贷公司、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资银行、信用评级等中介公司、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投资人,他们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房地产繁荣时,他们一荣俱荣;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时,他们一损俱损。这无形中为美国经济埋下了一场足以毁灭自己、随时可能引爆的“核弹”。 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房产盛宴戛然而止,还不了按揭的不幸者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这个长而不稳的金融产业链的断裂,一场空前的次贷危机席卷美国。 当然,受次贷危机的能量波及的远不止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危机日益升级,成为世界“宠儿”,在经济领域兴风作浪,小干戈引发大风暴,在美国、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中小企业破产,房地产商血腥洗牌……所有的经济困境纷纷呈现,从而酿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像一个巨大的敛财机器,疯狂吞噬着人类积累的财富,人人谈“机”失色,很多人认为此次危机比2000年的纳斯达克网络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将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 2006年,以美国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世界经济,就曾出现降温的痕迹。原本隐藏在繁荣中的危险因素,如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崩溃、金融海啸等,一一浮出水面,蚕食着世界经济多年积累的经济成果。 随着这种经济负面因素所产生的停滞效应和滞后效应,伴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的世界经济迈入更深的泥沼,全球发达国家陷入集体衰退的阴影。 在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考量中,美国除了吞下世界经济减速的苦果,还首当其冲地承受着更为残酷的经济压力。2008年的美国,不得不在滞涨中苦苦挣扎。金融危机像一个放大镜,彻底放大了衰退的美国经济。就连一向乐观的经济学家也对美国经济判了“死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忧心忡忡,“美国经济下行势头明显,失业率几乎可以肯定将达到7%,升至8%的可能性也很大。目前美国失业率为5年来最高的6.1%”。美国经济毫无争议地进入“严重衰退”期。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如履薄冰。在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由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没有哪个地带可以产生免疫力,形成避风港。 中国也不例外。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30年的改革开放,打破了中国与别国的藩篱,也加强了中国对世界的依赖。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早已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连续多年过高的贸易顺差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过于单一,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全球化的依赖性加剧。一旦全球经济的某一个链条出现差错,中国的经济、中国以加工制造为主业的出口贸易企业就很难不受牵连。 一旦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就会极大地削弱消费需求,尤其会削弱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一旦全世界的消费者由于经济紧张而捂紧了钱袋,“中国制造”业就要唉声叹气了。世界开始拒绝“中国制造”,但国内由于投资过热催生起来的大规模“中国制造”却不得不靠向海外输出大量产品维持生存与发展。在世界链条上,“中国制造”出现了避之不及的经济悲剧——产能过剩。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缩减,具体到企业,就是关乎生存订单的减少与提高产品价格的欲罢不能。 同时,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越衰退,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就越快,这对于出口企业无疑又是雪上加霜。世界经济降温,中国企业尤其是从事加工制造的众多中小企业就要为之惊魂。 从中国经济自身的经历看,中国企业的“冬天”则是从凯歌高奏的热浪中,悄然进入寒冷的“冬季”的。 2007年10月,中国股市飙升突破了令人心跳加速的6000点大关,甚至有人预测可能冲击10000点。在一片飘红的经济舞台上,中国诞生了首批超过千亿的富豪,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超级富豪,不少曾经弱势的中小企业一跃成为行业领军,世界500强中的中国大陆企业数量也创了历史最高纪录…… P3-5 序言 这个冬天并不太冷。因为,由人类制造的“温室效应”,已经把全球气候渐渐变得温暖,季节的界限已日益模糊。 这个冬天却又真的很冷。因为,同样是人为制造的“金融危机”,已把世界经济搅得天翻地覆,寒气逼人,让世界各国、让所有企业、让每一个人都同时被殃及。 这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尽管是企业最不希望看到,但惨烈的一幕还是接连呈现在我们眼前:经济震荡,股市暴跌,财富缩水,资金断流,企业倒闭,失业增多,市场低迷。幸存下来的企业,在无奈而惶恐中,走入了一个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难熬的“严冬”。 尽管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或多或少地都做了一些防范和准备,但这场危机的到来,还是让不少中小企业充当了第一批殉难者:被清场出局,被逼入困境,不得不在面临抉择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要么生存,要么死亡。 一时间,本来就身处劣势的广大中小企业,似乎集体失语,集体休眠。然而,就在很多人已经退守、已经放弃中,却让我们看到了感人的希望: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咬牙坚持着,因为他们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了绝地反击,因为他们坚信,突围就有生路。 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威胁,还不只是利益的损失。它对企业经营者的意志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无论经营什么样的企业,一旦缺乏了斗志和勇气,那就必然会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逃兵降将。对目前的中小企业而言,尽管压力重重,步履维艰,但要避免被淘汰出局的生死挑战,就只能勇于面对,沉着应战,动员全部力量,寻找一切机会,生存下来,突出困局。 为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走出严冬困局,我们编写了这本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它积我们多年的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功底。紧扣经济脉搏,为中小企业所急所想,帮助中小企业分析时局,判断大势,出谋脱困,献计解难。 全书共分六篇28招,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为正在“过冬”的中小企业寻找御寒棉衣,为准备突围的中小企业提供具体实际的帮助。 有人说:一次意外的打击,常常能考查出企业家的勇气和胆识。其实,这场经济危机,已经检测出每个中小企业的应变能力、管理水平与经营智慧。我们衷心期待国内更多的中小企业,借危机的逆势把坏事变好事,把危机变商机。以高人一筹的市场应变能力主动赢得这场生死较量;以高瞻远瞩的经营智慧,迎接企业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张孝高 侯书生 已丑年初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孝高//侯书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037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6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6.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