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城市规划:引入观念还是输出观念?——本地意愿与外来观念的交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多国十几位作者所著,收录并分析了过去两个世纪世界各地十几个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包括亚洲、拉丁美洲、中东、非洲乃至欧洲本土的案例),考察了研究城市建设过程的历史工作中蕴含的一些方法论意义,探讨了各类寻求塑造城市环境的概念模型的变迁,并通过对城市演变中的各种假设进行验证,然后提出了本地人士的身份认同、各方行动者的角色、城市化观念输入与输出的传播模式等概念问题以及涉及本土与外来规划者关系、规划准则和城市建设程序等一系列的未来学术研究课题。本书通过城市化模式是输出还是输入的高度的复杂性,揭示了各国城市规划实践中本地意愿与外来观念之间的交锋,总结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为规划史研究的概念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大胆新颖的突破思路。本书对我国城市规划师、政府官员及城市规划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乔·纳斯尔(Joe Nasr)是生活在美国的独立学者。他现在担任伯明翰中英格兰大学利华休姆基金项目的访问研究员。2004年他将在中东担任富布赖特学者,研究中东的规划文化。以往他曾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布林茅尔学院和贝鲁特美国大学任教。1997年起担任巴拉曼大学黎巴嫩美术学院的城市规划研究所讲师以及当代中东学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两个机构都在贝鲁特。1993年,他与别人联合创办了非营利机构“城市农业网络”。他在1996年出版的《城市农业:食品、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将在2003年推出第2版;同时还将推出他合编的另一本著作《地中海地区农业与城市化之间的交界面》(L'interface entre agriculture et urbanisation dans le bassin mediterraneen)。他的其他专长包括规划史、城市形态学和战后重建史。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了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博士学位。 目录 《城市规划:引入观念还是输出观念?本地意愿与外来观念的交锋》无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规划:引入观念还是输出观念?——本地意愿与外来观念的交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乔·纳斯尔,(法)梅赛德斯·沃莱 编 徐哲文 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435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62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98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