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认真说认真(杨庆春杂文自选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杨庆春编著的《认真说认真》代表了作者较高的文学创作水准。品读精品,能引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的理性与责任。

杂文,需要用理性的力量去表达激情和爱憎,去阐明立场和观点。写杂文,就是写生活,一片真情融入其中。抽丝剥茧讲理,融会贯通说情,郑重其事谈事,事、情、理,都要心思和精力。

内容推荐

《认真说认真》收录了杂文家杨庆春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杂文一百余篇。杨庆春的杂文,敏锐触角挟批判锋芒直指时代病菌,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学人良知境界可见;斐然文才载想象才情打造“乱弹”佳构,市场官场学界文坛世态人情入文成趣。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一 世事一说

 说窃

 “别让他下台”

 猫的怨言

 公款在诉说

 闲话“储蓄”

 哭笑不得

 “不安全感”析

 “超级腐败”

 认真说“认真”

 精装的垃圾

 “情愿坐牢”

 博士的孝心

 随心说“放心”

 小报轶事

 谴责与同情

 庸俗风气之根

 悖论一说

 最后几分钟?

 “天使”犯罪……

 矛和盾

 “这话”很耳熟

 说“拔高”

 舆论监督一说

 官瘾与官腻

 质量出毛病

 日本为何不肯服罪

 “帕累托改进”歪用

 谁来抵制“平庸的恶”

二 人性随谈

 替狗一辩

 拔除“破脚骨”

 善待“家鸡”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关于女人与“夫人会”

 人性与“官癖”

 脸与皮

 懂点常识

 直言诚不易

 做个善良人

 一种逻辑“常有理”

 “失败的英雄”及其他

 古今徐无鬼

 均调天下与人和

 奇事相与析

 对手与朋友

三 文坛杂诌

 真的让“鲁迅远去”吗

 话说一字师

 吾乃谁之后

 “高大全”之全

 渴望困难

 硬拘一格

 学者的气节

 说“暴露”

 苦瓜苦口

 请多盖“住所”

 “鲁迅是一种点心”析

 Y先生近录

 难得“难说好”

 失误与“硬伤”

 浑然一体的力量

 好哉,“五百字”

 请勿“错了再试”

 诗可以怨么

四 书边闲话

 叹“乌鸦之美”

 读书·买卖书号·出书

 世俗·通俗·媚俗

 “理富”出佳文

 重读《重读鲁迅》

 错从哪里来?

 争论的姿态

 夏日断想

 杂文与漫画

 情绪的大倾泻

 打开心空的钥匙

 推荐一篇“善”文

 雪上加霜的滋味

 生命站立的姿态

 谁叫鲁迅太沉重

 人权与特权

 理性的魅力

 从谬误中咀嚼出真理

 总是沉不住气

 觉悟与劳动

 拒绝

 永远点燃良知之灯

 拟《无花的蔷薇》

 警惕“皇国史观”

 文化与文化自信

 思想

五 春秋品评

 与猪的亲密关系

 拒戴高帽

 为“危险年龄”补充一例

 该是反省“奇迹”的时候

 “苍蝇观”里观人生

 公众人物能否公正

 不要“告别”,更不要“输出”

 缴不掉的思想,永远美丽着

 亦师亦友相知心

试读章节

闲话“储蓄”

与其说我对储蓄的理解只限它在《辞海》中的第二条释义,指居民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机构,不如说我对第一条解释“积贮备用”领会得更深一些。因为我“不用”的钱虽没几文,但“备用”的书是“积贮”几本的。

诱使我闲话“储蓄”,是因一篇专栏文章《给我留下,你的声音》中的第一句:“喜欢储蓄朋友的音容笑貌,那比什么都珍贵。”仅仅这样一句在寒冬季节听后感到很暖和的良言,便会让处于“说话人多,谈心友少”的人们心花怒放的,而我就差点热泪盈眶了。

把朋友的音容笑貌储蓄起来,朋友该多么幸福啊!认为朋友的音容笑貌比什么都珍贵的人,是一位女性,她既是“衣着最佳女性奖”的获得者,又曾戴“最具魅力女性奖”的桂冠,还得过“最佳作家奖”。她身在香港叫林燕妮。读完那篇文章,我倒觉得有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乃谣言惑众。若说香港是“友情的绿洲”,反倒又多了一个证据。此时,我又想起另一位侨居美国与林燕妮同名的女作家陈燕妮。曾跟友人戏言,陈女士有一种穿越千山万水的美,吸引着我去读她在《中华工商时报》上的专栏文章,去读她一本又一本的书,如《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纽约意识》等,去读她日积月累储蓄起来的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爱恋。

哦,储蓄。有人存款日多,有人金屋藏娇,有人珍藏朋友的声音,有人既做蛀书虫又做藏书柜。有人聚火花,有人集邮票,有人收藏各种各样的粮票凭据,有人搜集色彩缤纷的烟盒报头……空闲时间多了,人总有个爱好,只要不是贮物丧志,只要不为收集自己的“爱好”去伤天害理,只要不做“囤积居奇”之事,倒也无可厚非。

世事沧桑,储蓄千样。相传朱元璋夺得元朝宫中珠宝玉帛时,不禁眼花缭乱,喜形于色,马皇后见状劝道,这不是真正的宝啊!元朝存贮这么多的宝,为什么会落到你的手里呢?一国之宝乃贤才也!同是女人,清朝慈禧太后却没有马皇后这种见识。她搜珍敛宝已成癖,珊瑚、玛瑙、翡翠、珍珠,古今中外,只要沾上“宝”气的,就竭力搜集,不嫌其多,一律据为己有,也终于把大清帝国“锯”成乌有。

岁月如梭,转眼到了反腐倡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20世纪90年代,但照样有人不屑一听去重蹈覆辙。据报载,一个县财政局的一位科长贪得无厌,终于露出马脚。东窗事发日,从他家搜出的仅小磨香油就有五千多瓶。连老百姓都觉得好笑:完全一个土地主!

至于梁上君子偷得一些大户人家的几十万元以至于百万元的现金,老百姓得知后,只在心中叹息,这些“大户人家”的几十万元纵使对希望工程不拔一毛,就是存到银行作周转资金,也能为咱国家经济建设暂时发挥一点作用啊。

贪恋是随着黄金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凡是像巴尔扎克笔下守财奴一样“储蓄”金钱的人,他不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劳来得到幸福,也更不会去想方设法要把朋友的声音留下。慈禧搜集珍宝,科长贪藏香油,“大户人家”家储黄金现钞,但他们储蓄不了朋友的音容笑貌,更储蓄不了社会的温暖情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储蓄不明“飞来物”,得到不明“飞来祸”;储蓄朋友音容笑貌,得到友情地久天长。

原载《金融时报》1996年2月17日P16-18

序言

选编一套全面反映当代中国杂文创作概貌的大型丛书,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的愿望。

现代意义的杂文创作,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先生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经历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不同阶段。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三十年,由于“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影响,杂文创作就整体而言比较萧条,只有前后三个阶段短暂的“繁荣”期,出现了《“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长短录》等代表性作品,就时间而言,累计不超过两年。

杂文真正的繁荣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1976年打倒“四人帮”为标志,伴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新时期文学开启了狂飙突进的新时代。在文学大军浩荡前行的队伍里,杂文与小说、诗歌一道,成为引领思想解放的光荣一翼。它以睿智的眼光、坚韧的意志、不屈的姿态,傲然挺立在新时期乍暖还寒的土地上。仿佛报晓的雄鸡,又像滚动的春雷,将蛰伏的生灵唤醒,把冰冻的土地融化。于是,无数思索的目光透过“花边文学”窥见时代风云变幻,无数焦渴的灵魂在震撼中开始寻找失落的尊严。由鲁迅先生开启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的杂文传统,在这一刻焕发出特殊的力量,启发群伦,激励民众,推动社会变革。如果说新时期以思想解放为发端,那么完全可以说,新时期文学的苏醒、奋起、繁荣,既有以“天安门诗抄”为代表的诗歌的功绩,有以《伤痕》、《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的贡献,同时也有以《鬣狗的风格》、《江东子弟今犹在》、《东方红这首歌》、《切不可巴望“好皇帝”》、《华表的沧桑》、《语录考》、《万岁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杂文的贡献。思想解放运动作为新时期的发动机,是杂文复兴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推动力量;新时期杂文的繁荣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逻辑延伸。作为时代精神的特殊反映,新时期杂文以最敏感的神经感应世事变迁,以最锋利的武器对腐朽势力发起有效进攻。时代进步有它的助力,社会发展有它的功绩。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历史进步的先声,新时期杂文以其宏大的创作群体、优异的创作实绩、广泛的社会影响,彪炳文学史,笑对时代潮,成为杂文家足堪自豪的美好记忆。这当中,有以严秀、秦牧、何满子、章明、林放、牧惠、邵燕祥、王春瑜等为代表的前辈作家,有以陈四益、陈泽群、符号、李下、鄢烈山、王乾荣、李乔、甲乙等为代表的中年作家,有以张心阳、陆春祥、潘多拉、杨学武、杨庆春、刘洪波等为代表的青年作家。1989年(《人民日报))“风华杯”杂文征文标志着新时期杂文创作的顶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新时期杂文创作的标志性事件。

集中反映新时期杂文创作成就的文集数量庞大,规模不等,目前被普遍关注的主要有七种,一是曾彦修(严秀)、秦牧、陶白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1976—1982)》,1987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二是严秀、牧惠主编的《中国当代杂文选粹》,四辑共40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是张华、蓝翎、姚春树、牧惠、朱铁志主编的《中国杂文大观》,1989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四是刘成信主编的《中国当代杂文八大家》,1997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五是朱大路主编的《杂文300篇》和《世纪末杂文200篇》,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六是刘成信主编的《中国杂文》(百部),2013年起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七是朱铁志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76—2000)》,200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在协助牧惠先生主编(《中国杂文大观》第四卷过程中,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新时期以来的杂文作品,搜集了大量杂文集和其他杂文资料。2006年,承蒙王蒙、王元化二位先生的邀请,由王充闾先生和我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76—2000)》(王充闾先生后因健康原因退出),再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新时期的杂文作品;两次经历使我突出感到,新时期杂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最为宽松、创作最为活跃、成果最为丰厚的时期。两个大型选本虽然以时间为序,各自选编了五六十万字的杂文佳作,但限于篇幅,远不能全面反映这一时期杂文创作的全貌,迫切需要在适当时候以杂文家为线索,选编一套全景式展现新时期杂文创作整体水平的大型丛书。

《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就是这个设想的产物。我们拟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选编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权威、更加开放、更大规模的选本。该丛书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作者为纬,每人精选一本本人迄今为止全部创作的代表性作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史料性,力争为后人留下一份基本能够反映当代杂文创作水平、可资信赖和检索的翔实资料。选本的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2013年,但其重点如前所述,毫无疑问是新时期以来的杂文创作。选本不存门户之见,不论名气大小,不搞亲疏远近,不做成封闭体系,力争客观、公允、理性、包容。人选数量将从创作实际出发随时增减。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何满子、冯英子、黄秋耘、老烈、牧惠、谢云、舒展、蓝翎、李汝伦、陈泽群、王大海等杂文宿将先后离我们而去;严秀、方成、章明、刘征、虞丹、周修睦、邵燕祥、黄一龙等前辈已逾耄耋之年;而依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王春瑜、陈四益、李下、鄢烈山、王乾荣、李乔、阮直等,也已跨越退休年龄;即便是安立志、杨学武、张心阳、陆春祥等中坚力量,也过了知天命之年;年轻如刘洪波、徐迅雷、杨庆春、潘多拉诸位,其实也已年逾“不惑”。由此看来,杂文实实在在面临一个“传”与“承”的问题。“传”,是把前辈优秀的作品整理出来,传之后世;“承”,是通过我们的选编出版,让后人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知道中国还有杂文这样一种古已有之并由鲁迅先生完善的独特文体,还有一群为之殚精竭力、焚膏继晷的辛勤作者,还有生生不息、佳作迭出的杂文作品。杂文之火不灭,乃是思想解放的灯塔不灭,“社会批评”、“文明批评”的优良传统不灭,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不灭。从这个意义上讲,选编这套丛书无论怎样繁难艰苦,都是值得的。

感谢金城出版社以足够的远见卓识和人文关怀接受并全力支持本丛书出版。说老实话,在这个把“物”与“利”作为万物尺度的世界上,并不是随便哪个出版家都有这样的眼光,都愿意为此承担可能的风险。不过我相信,本书即便不能成为出版商所期盼的“畅销书”,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长销书”;本书的编者和出版者很快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套丛书一定会留在时间深处,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小事”。毋宁说,“大发展大繁荣”恰恰有赖于“小作为”,选编这套丛书,庶几近之。感谢所有入选本丛书的杂文作者,没有他们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中国的文化园地无疑会缺少一种冷静、理性的声音。他们是“雅典的牛虻”,是“中国的良心”,是值得关注和记住的一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认真说认真(杨庆春杂文自选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庆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10002
开本 32开
页数 35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2014006101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