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显微传(清晰的纳米世界)
内容
试读章节

列文虎克去世后将所有自制的显微镜留给了女儿。他的女儿去世两年后,有超过500个这种小显微镜被拍卖,另有26个银制显微镜被赠送给英国皇家学会。目前已知硕果仅存的列文虎克显微镜只有9个,均保存在博物馆或私人手中,都是无价之宝。列文虎克因为自制了为数众多的简式显微镜,并用这些显微镜取得了辉煌的研究业绩,致使后世许多人误以为他是显微镜的第一发明人。尽管这一看法与历史有出入,但列文虎克的卓越成就使得简式显微镜在当时声誉隆盛,与复式显微镜并驾齐驱,互为补充,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前面说的胡克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双眼和双手”,他的卓著功勋和显赫身份自不必提。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科学仪器包括显微镜被认为在当时无出其右者。而列文虎克只是个荷兰个体户,开始时名不见经传,顶多算是显微镜的业余爱好者,但偏偏却默默无闻地开启了微观世界之门。可能由于列文虎克在作出这些发现前名不见经传,所以得以有不少闲暇时间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地玩儿他的爱好。没什么显赫的身份也使他比较接地气,估计没事儿的时候就房前屋后地转悠,拿着他的小显微镜找东西看,水塘里、动植物中精彩的微观世界也就首先选择对他开放。身在英国皇家学会的胡克肯定就没有这个自由了,地位高事情就多,人聪明兴趣就广,一心多用之下,即便聪明如胡克者也有落下风的时候。可以想象当年荷兰那位列文虎克一封封地往英国皇家学会寄信的时候,英国人心里那个酸劲儿就甭提了。

平心而论,斜刺里杀出列文虎克这匹显微黑马真让一些英国人心里不大受用。就在1676年,也就是列文虎克给英国皇家学会第一次写信报告他的研究成果的三年后,随着大量令人震惊的微生物特别是闻所未闻的单细胞生物被报道,英国开始有人怀疑列文虎克是在造假数据骗人,也有人开始讥讽他这个小商人怎么可能有这种本事。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当时列文虎克报道的结果无人能够重复,别忘了列文虎克对自己的高质量显微镜玻璃珠镜头的制造技术是严格保密的。而当时英国制造的显微镜在分辨率方面差得多,所以根本看不到列文虎克所说的那些“小动物”。这事要是发生在现代,也会同样招疑。试想如果某人连续三年在《自然》或《科学》这类顶级杂志上发表一连串的前所未闻的研究成果而别人一直无法重复他的实验结果,焉能不遭质疑?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也表明了保持技术领先的威力,能人所不能,不亦乐乎?科研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同样;国家如此,行业如此,个人也如此。

面对强烈的质疑,列文虎克还是不肯抖落出他的秘密,只是坚持要求英国皇家学会派人来荷兰亲自验证他的观察结果。结果英国皇家学会真派了四个人去。这事还惊动了荷兰政府,派出了三位大臣做监督,实则估计是给列文虎克撑腰的。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学术考察团,亲赴代尔夫特来它个眼见为实。考察团到那儿一瞧,可不了得,上百个小显微镜一字排开,样品都留在显微镜上原封未动,请各位随便“考察”。列文虎克的规矩是,样品看完了都不取下来,再做一个新的显微镜。英国人举着小显微镜一瞧,全看见了,比纸上画的还生动,别忘了里面还有活物呐,纸上画的根本就无法传神。那可真是一花一世界,滴水纳乾坤。

这下没什么可说的,事实胜于雄辩,英国人心服口服,立马承认列文虎克的所有报告讲的都是事实,也终于承认自身的知识有限需要更新,列文虎克就此被公认为发现微观世界的第一人。1680年列文虎克更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从这件事上也可见英国人倒是少有门户之见,只要真有本事,就算是个卖东西的外国个体户也能当令人尊重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放到现在可能就显得有点传奇,就好比现在您家楼下那家布店的掌柜的忽然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您早上一看报纸,下巴都得惊掉喽,这不是那谁吗,院士啦,不可能吧?就因为这事确实罕见,胡克曾感叹说:“现在整个显微领域全成他一个人的了。”直到近几年听说还有些英国人在搞揭秘考察,说列文虎克曾于1668年去过英国伦敦,有机会读到胡克的Micrographia一书,才知道了显微镜这东西及其制作技术。那心情,把李清照的词改改正合用:这次第,怎一个“酸”字了得。

其实酸归酸,但揭秘考察的结果可能也不假,毕竟大英帝国的科学家还不至于信口雌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本就是有积累和传承的。胡克在传播显微镜科学技术方面确实功不可没。也许真可以这么说,没有胡克著书也就没有列文虎克的成功。但是后浪推前浪的列文虎克的确技高一筹,于无声处来了个先看先说。列文虎克的成就如此惊人,过去和现代的英国人考察加考古后都没能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列文虎克的简式显微镜在当时确实比胡克的复式显微镜分辨率高,并且认为称列文虎克为“外行”其实是不恰当的。列文虎克微观世界“叩玉扃”的历史地位稳固至今。

没有书香门第的家传渊源,也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更没有什么科研训练的列文虎克这位半路出家的显微学爱好者是凭借的什么创下了青史留名的研究成就呢?其内在因素就是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他在84岁高龄时写的一封信中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的这些已经从事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并非是为了追求我现在所获得的赞誉,而主要是因为我对知识的异乎常人的渴望。因为这种渴望,使我无论何时观察到什么不寻常的东西,都认为有责任把它们记录在纸上,以便让所有有创造才能的人知道。”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显然是杰出科学家们所具备的共同特点之一。

P30-32

后记

我和作者的合作始于十年前,他出版了《清晰的纳米世界》。那是一本当时很少见到的一类科普书,是讲显微镜的故事,我是书的责任编辑。现在回想当初那本书的出版过程,很多细节已经回忆不起来了。我只记得那时我正忙于一套科普丛书《院士科普书系》的出版,每天面对的都是科普的内容。虽然那套丛书都是名家大师的作品,但我对章效锋写的显微镜的故事印象更深,这不仅是因为我自己从小就喜欢显微镜却知之甚少,而且还因为作者的文笔非常有特点,平易中透着智慧,叙述中总会有出乎意料的转折,让你对故事有所期待。

十年后,显微领域又有了巨大的进步,更具特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设备让更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从中受益。显微镜的故事一定也有了新的内容。所以,我这几年一直不时地“关心”这位会讲故事的人,期待他能给我们再讲一些显微镜的新故事。

去年初,我终于得到作者的承诺,愿意抽时间修订原书。所谓修订,原本想着就是增增补补,添加若干个故事就交差了。但后来发现我错了,作者做的不是修订,而是重新创作。从他的来信中,我可以猜测出他其实已经为之准备了很长时问,太多的新内容似乎都烂熟于胸,不仅新故事写得如行云流水,即使是那些老故事的再次讲述显然都经过了口头上的比较和拿捏,这才使得他能在短短几个月就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再创作。正因为如此,全书的内容更新鲜、更完整,更有看头。

因为是一本新书,就需要一个新的书名,而且要比较响亮。作者最初的方案是《“镜”然如此》,听着比原来的书名更有味道,还透着成语的精辟和智慧。但恰好那个时候,我们接到通知,出版界开始整顿书名中随意篡改、乱用成语的行为。为了避嫌,我们还是决定换一个书名,并最终选定了“显微传”。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大气的书名,符合新书内容给人的感觉,不同的主线相互交织,各种人物还相互关联,犹如显微科学中的一部宽银幕故事大片,我不由得为这个新书名暗自叫绝。更绝的是,原书名“清晰的纳米世界”可以非常恰当地作为新书名的副书名。一切如此贴合,得来又全不费功夫,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传”这个字对这本书非常贴切,为无声的显微镜立传,为众多的科学家立传,为探索微观世界的每一个传奇立传;无论每一次努力多么微不足道,毫无彰显,但无数个微小的努力可以汇聚成巨大的进步。显微世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拓展,并开启了一道一道的奥秘之门。目前这本书的文字已经增加了近十万字,加上新增的照片和图片,篇幅几乎增加了一倍。细数下来,其中描写的人物竟然超过了三百多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也有几十位。而涉及到的公司、机构、组织和学校也有二百多个。很多细腻的描写,把这些人物、组织和发明发现的历史都串联了起来,通读全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显微领域发明、发现和创新的知识宝库,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书有终,“传”无尾,希望作者能永葆初心,日后再为显微的进步续传,为显微的英雄续传。如果美好能够继续,更希望这本书的故事能被一双慧眼相中,改编并制作出一部真正的科普纪录片,甚至传奇故事片。

宋成斌

2015年秋

目录

1 往事越千年——人类视觉的延伸

2 风景这边独好——突破微米极限的光学显微镜

3 不到长城非好汉——突破纳米极限的电子显微镜

4 今朝更好看——百花齐放的商业电镜时代

5 敢教日月换新天——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6 俏也不争春——扫描电镜小兄弟

7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的发展之路

8 今日长缨在手——屡立奇功的电子显微镜

9 无限风光在险峰——可移动原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结语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译名索引

编后记

序言

距离2005年出版《清晰的纳米世界 —显微镜终极目标的千年追求》一书已经10年了。承蒙读者抬爱,评论还算可以。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将那本书指定为必读参考书,也经常有不认识的读者在各种场合突然趋近打招呼或者索要存书,这才知道那本书挺热门但却早已脱销了。屡次向出版社要求再版无果,以致每逢有人求书,必面现赧颜一个劲儿地道歉。好在责任编辑宋成斌老师一直对该书十分夸赞,近年来不断相邀,力劝将此书内容扩充后重新出版。宋老师的盛情难却,也怕违了读者们的企盼,所以回炉加工,着重增添了一些以前未涉及或未详谈的内容以及近年的新发展,希望能用更丰富的内容以飨读者。

这本书肯定好看,阅读的趣味性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保证其远胜教科书。正因为它并不是教科书,所以只在关键的技术领域简单介绍了基本原理。读者对技术和原理方面感兴趣的话,还请参考相关的正式教科书或者文献资料。这本书也不是关于科研新进展的总结,而只专注于溯本求源,重点是对技术或发明源头以及初始贡献者的考察。写此书的主要目的是串历史,讲故事,说名人,做科普。由远古的光线反射镜,到16世纪的眼镜、17—19世纪的光学显微镜,再到20世纪的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探针显微镜。一镜接一镜,一镜更比一镜妙,更难得的是镜镜出故事,代代有能人。遂发愿著书,畅论古今,美其名曰《显微传》。有诗为赞:

上下千年贯通,纵横南北西东。

谁将秋毫立现,还看显微英雄。

谨以此书献给将我送进电子显微学之门的外公钱临照先生。外公与我闲话科学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一口带有无锡乡音的普通话音犹在耳。更犹记1990年出国前夕,外公送给我一本他珍藏的赫什(Peter Hirsch)等人写的原版《薄晶体电子显微学》,那时候这本黄封面的原版书国内根本无处可买,上面还有外公他老人家的签名,殷殷叮嘱要我一生多读书。此书至今还在手边,此话也从不敢稍忘,所有这些都将是我永远的怀念。也以此书的写作和出版纪念引领我在电子显微领域探索的最敬爱的恩师郭可信先生。还记得 2005年《清晰的纳米世界》出版时,郭先生一如既往地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亲自提笔作序。十年后的今天,本书即将完成,惜已无缘再聆听恩师教诲,惟愿以此书表达对恩师与师恩永远的纪念。

作者 2015年夏

内容推荐

章效锋编著的《显微传:清晰的纳米世界》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人类打开微观世界大门,探索纳米世界,并最终将视野和触角延伸进原子世界的千年历程。故事从人类最先认识光的传播开始,历经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图像放大作用的发现、改善视力的眼镜的问世;光学显微镜的开发与完善、光的波动研究、打破经典显微分辨率极限;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争论、贡献,电子显微术和门派的发展;一直讲到既可观察原子又可移动原子,还能制作原子小人视频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家族的问世。伴随着显微镜发展历史时间线的是各个时代物理大师们的奋斗经历与传奇,体现了人类对不可知的微观乃至原子世界的不懈探索精神。在以显微手段拓展历史为主线的同时,本书兼对物理原理、应用范围及其他相关的主要发明创造也作了简单介绍,力图使读者对显微科学的历史原貌和发展时间脉络了然于胸,并对相关的科学或技术概念有概括的了解,最终目的是向读者展现人类在“眼见为实”的信条下,对显微术终极目标不懈追求的历史足迹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功。

编辑推荐

深入微观世界的艰难旅程,精彩纷呈的科学探索,启迪思维的发明发现。

章效锋编著的《显微传:清晰的纳米世界》给你讲讲人类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的精彩故事。

这是一部记载了关于显微学一系列科学发明、发现的著作,然而透过那些高深莫测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其背后真正讲述的却是活生生的人亲身经历的故事。它讲述了人类从对“千里眼”的梦想开始,如何从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的神奇创造,经过高压、透镜、像差、球差、透射、扫描、原位等一系列的专业术语的魔变,制造出一类神奇的科学仪器的发明进步史。故事里还讲述了使这些神奇成为可能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人们,其中既有创造各种神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桂冠的几位幸运儿,更有众多把毕生献给了追求神奇之梦的科学家,其中有我国电子显微学的鼻祖——钱临照先生,还有我国近代电子显微学的代表人物、我的导师郭可信先生,等等。传奇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生涩的术语、神秘的微观世界……这一切的娓娓道来,便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显微传(清晰的纳米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效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413165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7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图书小类
重量 0.7
CIP核字 2015195614
中图分类号 TH74249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