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先霈文集(第4卷)(精)/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王先霈是国内较早研究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古代小说理论、古代文艺心理学理论和古代生态文艺学理论的学人。
本文集收录了王先霈的多篇经典文学理论论著,研究方向包括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国古代艺术心理研究、生态文艺学研究等等。不仅较为全面地介绍西方文学理论,更注重总结中国古代理论资源,其中文学评论文章重点在于对湖北作家的研究,包括评论徐迟、曾卓等老一辈作家的文章,和对方方、池莉、熊召政、邓一光、刘醒龙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卷收录:《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之一,阐述“诗学”“体物与尽己”“神思”“顿悟与渐悟”等古代诗学理论。
《文艺理论学科地图》,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大学学科地图丛书”之一种,节录“开头的话”和“轴心时代的文学理论”及“给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几点建议”。
目录
第一讲 什么是诗学
一诗学在西方的起源和变迁
二中国古代对诗学的理解
三学习诗学和文艺欣赏的关系
第二讲 体物与尽己
一体验论在中国古代诗学中的地位
二体道和体物
三尽己
第三讲 神思
一文学家的思是特殊的思
二神思的基本含义
三神思的几个特点
第四讲 顿悟与渐悟
一悟在诗学中的提出
二悟的达成的两种方式
三顿悟与渐悟的互相依存
第五讲 发愤抒情与悲音为美
一发愤著书说的形成及其根据
二悲音为美
第六讲 虚静与静穆
一创作主体的虚壹而静
二文本的静穆境界
三文艺欣赏给接受者疏秽镇浮
第七讲 物色移情
一情由景生,辞以情发
二比德于物,物移我情
三我情注物,照之则美
第八讲 意境
一象之意和境之味
二情之境和意之象
三创作思维中的意与境
第九讲 辞达与意在言外
一文学家怎样才算做到了辞达
二言意之辩与言外之意
第十讲 兴、观、群、怨
一历来对兴、观、群、怨的不同阐释
二兴、观、群、怨作为诗学概念的内涵
第十一讲 赋、比、兴
一诗歌写作手法的赋与文体的赋
二比的特色及其分类
三兴的产生及其特色
第十二讲 才性与风骨
一才性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二文气说与才性论
三才性与风格类型
四风骨与阳刚之气
五阳刚阴柔与中和之美
第十三讲 本色当行
一以文为诗和以诗为词的是非功过
二对叙事文学风格的认识
三戏剧文学的本色与藻丽之争
四小说和戏剧的结构技巧
第十四讲 写儿女之真情
一对民歌的阐释与儿女真情说
二小说、戏剧创作与儿女真情说
三对淫秽小说的辩护和批判
第十五讲 知言、知人、知音
一同嗜与异趣
二孟子的以意逆志论和知人论世论
三刘勰的知音论和六观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先霈文集(第4卷)(精)/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先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89586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97
CIP核字 2020051758
中图分类号 I206-53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6
177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