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太行纪事
内容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杨献平老师最新散文集子,以太行山固定一处乡野为主要书写对象,用孩童和归乡者的视角轮换观察生养自己的大地村庄,尤其对该地区民俗风情、人群生存状态、现实表现和精神困境进等方面进行了文学性的叙述与呈现,是新乡村叙事的一个重要突破与尝试。南太行,是作者精神意义上的故乡,也是他重要的书写对象。在他的笔下,南太行是他对于生活、童年、世界关系的一切,成为他的哲学。作者身体力行,将地域写作目前作为一种风向,抛去故事本身,地域表达已经目前严肃文学写作的新趋势。

作者简介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和首届林语堂散文奖提名奖等。主要作品有《匈奴秘史》《沙漠之书》《生死故乡》《丝绸路上的月光马蹄》等,另主编有《原生态散文十三家》《笔尖下的西藏》及系列丛书《散文中国》等30多部作品。

目录

作为故乡的南太行

南太行民间秘史

南太行的风花雪夜

南太行乡村笔记

导语

用文字“钩织”出北方乡野的生民形象,为更多的“无声者”在纸上留下细小又隆重的痕迹。这是杨献平数十年来对南太行乡域的观察。既包括了一方地域自然、人文生态,也包括了在一定特定地理环境之间一群人与他们中个体的现实际遇。其中有对生死爱恨等永恒主题的呈现,也有对乡村既往史和现实层面的思考。

精彩页

1. 两起车祸
   从林哥死了!七天前,另一个外乡人也死了,两人在同一个地方!听到这个消息,我脑袋轰隆作响,一股寒意旋即袭身。此前一个月,我还在老家,和从林一起吃饭、喝了几杯酒。不过一个月,他却转身没了。这太令人猝不及防了。放下电话,我心情持续灰暗,似乎被铁屑塞满,眼泪下落,但又不知为何。傍晚,打电话给母亲,她的语调也有些黯淡,说了几句自家的事,母亲正要说这件事,我提前打断说,我知道,我知道,弟弟跟我说了。母亲叹息,从她的声调中,我也觉得了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凉与黯然。
   

真正能够震撼与打倒人的,从来只有自己人和来自身边的某种事情。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早年当过三年兵,复员后娶妻生子,日子再难过,即便孩子大人破衣烂衫,也绝不会出去打工挣钱,以做小买卖,甚至以退伍军人身份到各级政府要抚恤过日子,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他经常去蹭饭,其母过世,新农村建设,他承担了全村的垃圾清理运输。这才不过三四年时间,谁知道,却在初冬的一个早晨,由于三轮车失控,撞在墙壁上,肋骨折断,插入肺中,到医院抢救无果,刚回到村子,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在我们村几百年的历史上,也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堂哥死于车祸。无独有偶的是,七天前,邢台县几个人到我们村买旧石板,下坡路上,车子翻了,其中一人当场丧命。这两人出事的地点,一在我幼年经常出入的村口,一在我们新家前面一道山岭之下。两者时间相隔七天。七天的“七”,在民间传统中,是颇有些意味的,诸如“头七”“七灾”“空七”“冲七”“烧七”“犯七”,等等,其中包含甚至充斥的,尽是死亡和惊悚。
   

弟弟在说这件事的时候,语气略有些平静。我不知道他当时的心态。与我相比,他天天在那座名叫南沟的村庄,与那里的人几乎天天见面,甚至隔河相望。也许在他看来,这些意外都是正常的。这些年,弟弟在外跑车,日复一日,每次电话,我都要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他每次都嗯嗯答应。他也说过,这些年在不同的路上跑,哪一年都会遇到别人的一些车祸,其状惨不忍睹或蹊跷异常。但他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极少去叙述怎么样的一种见闻,哪怕再惊心动魄,他也觉得那些事情是该发生的,或者发生了,再说出来意义不大。这一次,他仍旧保持了自己沉默的本分,对从林哥及那位外地人的车祸,采取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口吻。
   

而我在千里之外。故乡,或者说,故乡的每一个人,其实我都熟悉,每次回去,看到他们逐渐老去,依旧在小小的村庄里爬山上坡,下地过河,不知名的孩子们很多,也纷纷长大,眨眼之间或是出嫁了,或是娶媳妇了。无论他们与我们家关系好坏,我都觉得,他们是长久的,谁也不会乍然而去,尤其是不会发生什么异常惨烈的祸端——死亡之事。从林哥的死,一下子颠覆了我久已形成的思维惯性,即在一个车辆极少、道路弯曲的乡村,可能会有外乡的行车人因为车祸而罹难,本地人则绝对不会。
   

当代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机器和各种智能工具逐渐代替并且垄断了人的本能和技能,机车便是其中最典型的。工具助人,再返回来限制人和削弱人,甚至对人进行某种意义的“反动”与“无形切割”,这是必然的事情,也将是人类面对的又一个强大的课题。
   

整整一天,因为从林哥及那位外乡人在我们村外的死,我心情灰暗,一整天都在被一种黏稠而腐朽的气息所笼罩,几乎喘不过气来。下班,与妻子说起,她也觉得悲伤,说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我很快就把话题引到了别处。因为我知道,很多负面的消息与能量,最好不要带给其他人。这时候,我才想起,前几年,另一个堂哥曾无意中对我说,我们这一脉杨姓人家的族谱,就在从林哥手中。
   

从林哥也姓杨,两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
   

中国的家族,向来是先整体而后逐渐分散开来的。其中除了姓氏,同在一方地域生存繁衍之外,还有一根看不见的血线,将彼此紧紧相连,并且永难更改。尽管,因为战乱、灾祸等原因,有一部分人会远走他乡,有一部分人坚守原地,或者再从外地迁回来。时间在万物之间的作用,显然是巨大且又幽邃无比的,它不断地稀释和收集生死。
   

血缘变淡之后,即便曾经的同胞兄弟姐妹,人和人之间不仅也会陌生、疏远起来,而且会时常因为某些资源和利益,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攻讦、伤害,进而滋生出诸多的怨气和仇恨,以至于你死我活,势不两立者有之,老死不相往来,背后捉弄与作践、戕害的也不在少数。
   

这是人间的奇观之一,也是人性幽暗与人心不定的根本所在。尽管,在我们南太行乡村杨姓聚居的村庄,这类情况也比较常见,但没有特别出格的事情。这其中,固然有行政及法律的作用,还有所谓的古老的“天条”与道德上的某些“律令”的约束。“行政”和“法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遏制人性之恶,而所谓“天意”或者冥冥中的“律令”则显得玄秘而又不确定。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太行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献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74713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8
CIP核字 202016438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