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电影伦理学·2019 |
内容 | 作者简介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戏剧影视文学博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届国家督学。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特聘研究员、国家电影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院长助理,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曾出版学术专著《电影语言学导论》(1996)、《中国武侠电影史》(2005)、《什么是好电影:从语言形式到文化价值的多元阐释》(2009)、《电影学的方法与范式》(2015)、《文化产业与文化软实力》(2015)等。 目录 1电影伦理学的理论构建:上编 3国家的创痛记忆与电影的伦理叙述 11电影伦理学的命名、对象、边界与谱系 20中国电影伦理学三题议 29中国影视文化伦理的价值预设与建构经验 36中国电影与现代婚恋伦理变迁述论(1913~1966) 47伦理学视域下的电影之罪 61伦理学视域下的电影救赎 71中西比较视域下的电影伦理溯源——兼谈对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启示 88当我们讨论伦理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当代电影中的伦理概念 97《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与新时期以来电影史学的发展 106概念、主体、维度:中国电影对国家伦理的建构与传播 111历史文化与人性本真的抵牾及救赎——伦理反思话语在电影《芳华》与《归来》中作者表达的比较 …… 313后记 316附录 内容推荐 该书稿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和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袁智忠教授主编,是一部电影伦理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集。文集围绕中国电影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内涵阐释和批评话语展开,共三编四十篇。所辑录论文作者均为高校从事电影伦理学研究的一线学者,对电影伦理学有较深入的认识,贾磊磊和袁智忠两位主编更是电影伦理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文集三编分别为:上编“电影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中编“电影伦理学的多重指涉”;下编“伦理学视野的电影批评”。上编收录《电影伦理学的名称、对象、边界与谱系》《电影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品格》《中国影视文化伦理的价值预设与建构经验》《伦理学视域下的电影救赎》等重要文章,中编收录《伦理视域下的印度青春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的伦理镜像》《后人类视野中的正义——猩球系列电影中类智人的伦理考察》《转型期中国第六代导演的跨媒介电影叙事伦理分析》等文,上编和中编从伦理学、电影学、传播学、媒介伦理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下编则在伦理学的批评框架下对《相亲相爱》《冈仁波齐》《嘉年华》《疯狂的外星人》《江湖儿女》《我不是药神》《四个春天》等影片进行了精彩解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电影伦理学·2019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磊磊,袁智忠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1988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9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05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