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诗人的思想文化阐释
内容
内容推荐
郭沫若的《卷耳集》为何曾引起激烈论争?
徐志摩诗歌深情款款的背后是否有更复杂的意蕴?
废名的文学观与他的佛学兴趣有什么关系?
沈从文怎样以“卑微”的“出身”自如地游走于20 世纪 20 年代至40年代诗坛?
本书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发掘四位诗人及其作品、人生履历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分析中国现代诗人与社会、历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期重新激发新诗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创新动力。
作者简介
张桃洲,1971年生于湖北天门,2000年12月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等论著。
目录
探寻新诗研究的新径(代序) / 1
张桃洲
郭沫若《卷耳集》及其论争研究
林 东
引言 / 6
一、《卷耳集》时期郭沫若的思想、文学观念 / 14
二、《卷耳集》与早期的《诗经》今译 / 31
三、20 世纪20 年代初历史语境中的《卷耳集》论争 / 52
四、《卷耳集》与郭沫若的“胡适情结” / 67
结语 / 86
徐志摩诗歌的宗教文化内蕴
余婷婷
引言 / 94
一、浪漫气质下的宗教文化接受 / 104
二、杂与浮——跳动的思想轨迹 / 118
三、热烈与空寂——趋于两极的诗歌美学 / 140
四、从题材到形式——诗歌实践中的宗教印痕 / 154
结语 / 172
20 世纪40 年代废名文学观的佛学维度
郭建超
引言 / 176
一、《阿赖耶识论》:20 世纪40 年代废名的思想内核 / 186
二、从文人之“心”到士人心态:废名的思想转换及文学呈现 / 200
三、《欢喜的话》:新中国语境下废名的思想与文学 / 222
结语 / 230
沈从文与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诗坛
彭慧芝
引言 / 234
一、初入诗坛的卑微者:在北京(1923—1928) / 248
二、“京海”之间的诗坛:去上海(1928—1933) / 261
三、“京派”诗人的流变:回北平(1933—1937) / 276
四、残缺的生命诗章:南渡昆明(1938—1949) / 289
结语 / 30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诗人的思想文化阐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桃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9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0-09-29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