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卢梭的面具 《论剧院》与启蒙戏剧 |
内容 | 作者简介 作者:贺方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古典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古典学研究》(辑刊)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史诗研究、古典政治哲学研究、法国近代戏剧理论。曾先后在《世界哲学》《国外文学》《学术月刊》《哲学与文化月刊》(台北)等重要核**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专著:《荷马之志——政治思想史视野中的奥德修斯问题》、译著《榜样人生:卢梭〈忏悔录〉的政治哲学》。 目录 引言 卢梭是谁或如何读卢梭 1 加尔文与罗伯斯庇尔之间 2 阅读卢梭面临的困难 3 卢梭到中国之后 4 关于文献的说明 导论 《论剧院》与“谜团”往事 1 《日内瓦辞条》的来历 2 《论剧院》写作动机发微 3 《论剧院》的公开信外观 4 《论剧院》的标题 5 《论剧院》的谋篇 一 卢梭面相:公民抑或哲人? 1 “我”的姿态 2 卢梭与启蒙教父伏尔泰 3 哲人在洞穴中的双重姿态 4 “下降”后的心绪 二 日内瓦共和国的宗教问题 1 启蒙哲人与索齐尼教徒 2 卢梭对宗教的态度 3 戏剧与公民教育 三 现代戏剧的政治品质 1 “我们的准则”是什么? 2 戏剧与启蒙教化 3 现代悲剧如何败坏人民的品德 4 卢梭为何批判莫里哀 5 舞台上的爱情为何是“危险的激情” 四 剧院与启蒙戏剧 1 剧院与两种生活方式 2 隐匿的决斗 3 启蒙哲学家如何成为时代的“演员” 五 公民社会的道德难题 1 商业社会与城邦卫士的“蜕变” 2 财富不平等与道德秩序的倾覆 3 共和时代与未来的年轻人 余论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中的立法者 1 哲人与民主政制即临的时代 2 何谓“人民主权” 3 主权者权威的来源 4 “公意”的悖论 5 立法权与立法者 6 谁是民主政制的立法者 跋 附录一 “启蒙戏剧”年表 附录二 《论剧院》研究文献编年 内容推荐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宛若一出历史剧,伏尔泰、狄德罗、达朗贝尔和卢梭等人是这出戏剧中的主要角色。卢梭既参与搞启蒙又激烈抨击启蒙,从而与伏尔泰、以及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发生了具有思想史意义的戏剧性冲突。 卢梭在1758年发表的《致达朗贝尔先生论剧院的信》(简称《论剧院》)是这场戏剧性冲突的精彩体现,它既呈现了卢梭与其启蒙友人之间的思想冲突,又是对这场冲突的自省式剖析。《论剧院》历来以文艺学名篇而为人所知,但它更应该是政治哲学名篇,其独特的文本形式与结构无不蕴含深意。 卢梭在《论剧院》中以多幅修辞面具现身,忽而是“公民卢梭”,忽而是“哲人卢梭”“立法者卢梭”,实在令人困惑。而且,卢梭几删其稿,《论剧院》的修订次数甚至超过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我们有理由推测,卢梭的修辞背后隐匿着重大的政治哲学论题。 本书从卢梭《论剧院》这封致启蒙友人的公开信入手,通过考察卢梭与其启蒙友人之间的分歧回到卢梭生活的时代,进而呈现18世纪中叶在法国上演的这出“启蒙戏剧”的内在冲突,厘清启蒙知识人之间复杂的思想纠葛,在历史的政治语境中理解《论剧院》中的卢梭的写作意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卢梭的面具 《论剧院》与启蒙戏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贺方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1856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70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4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