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详细记述了中国可燃冰的探寻和首次海域成功试采的全过程,讲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历经20年的坚持不懈、艰苦努力,终于取得骄人成绩的故事,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攻克可燃冰研究领域这一世界重大课题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艰辛探索、不懈努力的高尚情操,重点突出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光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对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定信心。本书紧密结合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开展创作,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可燃冰开发从跟跑到领跑世界20年的艰辛历程的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陈国栋,1958年生,云南昆明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大地文学》主编。出版长篇报告文学《生命在大地上闪光》《大地情·中国梦》《守望大地:国家土地督察十年纪实》等。

目录

推荐序:冰火之梦/李炳银

引子

第一章 神狐奇迹

一 来自中南海的贺电

二 奔赴平台

第二章 能源告急

一 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二 中国严峻的能源形势

三 未来能源之光

第三章 群雄逐鹿

一 何谓可燃冰?

二 平静下的风起云涌

三 世界能源大国的探索之举

第四章 聚沙成塔

一 星星之火

二 国家立项

三 不懈努力,创新克难

第五章 五月圆梦

一 发现“冷泉”

二 奋力追赶

三 冻土冰火

四 深海探测

第六章 一号工程

一 三大决策

二 通力合作

三 锁定目标

第七章 神狐呼唤

一 整装待发

二 集结神狐

三 高瞻远瞩

第八章 领跑世界

一 点火成功

二 抗击台风

三 海上堡垒

四 胜利关井

五 圆满句号

六 环境是个问题吗?

第九章 钢铁团队

一 叶建良:领头羊的魅力

二 忠诚创新合作奉献铸造伟大奇迹

三 指挥部办公室——试采团队中枢

四 工程组——在一波三折的创新中攀登科技高峰

五 地质组——青春筑就成功阶梯

六 综合组——甘为人梯默默耕耘

七 后勤补给——强大的后援保障

第十章 共同目标

一 跑海人

二 离陆地最近的人

三 深海号脉

四 深海利器

五 地质人的眼睛

第十一章 海的儿女

一 游子归来

二 首批“李四光学者”的可燃冰之旅

三 台风中的火焰守护者

四 老骥伏枥,主动请缨

五 从三尺讲台到广袤大海

六 金锤闪耀

七 80后的担当

八 靓丽的三朵浪花

第十二章 中国创新

一 执可燃冰创新之“牛耳”

二 一流设备“中国制造”

三 一流技术创新成果

四 工程管理创新与理论创新上台阶

第十三章 冰火之光

一 强大合力

二 扬帆起航

三 可燃冰定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四 点亮光明的未来

结束语

附录一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发展大事记

附录二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大事记

附录三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大事记

后记

序言

冰火之梦——序《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
燃冰试采成功纪实》
   李炳银
   

伴随着全球机械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虽然科
技手段在不断地进步革新,但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样的能源资源还是在迅速减少。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人们开始努力追寻绿色清洁能源。中国是一个能源需求大国,为了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为
了国家的能源保障和安全,必须在新能源的探寻开发方面有所作为。

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神狐成功开采可燃
冰,并向世界正式宣布消息,曾经引发国人的极大振奋。但是,作为一种新的高效清洁环保能源资源,可燃冰好像和人们的认识还存在距离。人们对这种奇特的资源还缺少必要的接触了解。从这样的角
度上看,陈国栋、王晶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在世界和中国能源供给面临严峻形势的现实背景下,前沿和及时地关注描绘中国在南海探寻和成功开发可
燃冰情形的文学书写,就是非常现实和及时的文学应对,是报告文学深入社会生活科技研发现场,给人们速递来新颖内容和精彩形象、景象,给人有一种解惑和感染的力量。这是现实美妙中国故事的一
个生动场景,是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性格形象的文学描绘。

《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
实》,条理清晰、精简流畅地描述了中国可燃冰的探寻和成功试采,从跟跑到领先世界,经历了20年的曲折、艰难和不断创新超越的复杂过程;也生动描绘了地质科研工作者在其中表现出的使命精神、
智慧劳动、创业热情、坚强意志、奉献品格等等,就像可燃冰从陆地和海洋深处,从黑暗地下一步步走向燃烧光明一样,在人们的眼前闪烁灿烂,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和力量。或许,作品中很多可燃冰从
发现认识,到被开发利用的科学信息内容,存在不少学理和过程因素,与文学的形象艺术表现有所间隔。但是,这些科学内容,这些空前的勘探开发过程,也存在着神奇美妙的表现内容,其本身对于渴
望走近和了解它的人们,同样包含着很大的吸引和诱惑。作为较早接触可燃冰题材对象的报告文学,包含和集纳这些信息内容是很有必要和适当的。正是这些内容,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科学的力
量,追求的漫长和艰难,成功的欣喜和满足等等,也很有力地表现出国家的经济科学实力和人的精神行动能力。

但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奇迹,都是因人
而开始发生的。所以,人自然是各种奇迹的中心对象,是文学表达时的集中目标。陈国栋、王晶两位作家,对此有着很大的关注和用心。《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直接的目标
是表达人们对于“冰与火”的渴望和勘探开发,但在这一切的过程中,作者却是围绕着人为了使命理想而奉献、拼搏展开的。作品分别个性地描绘了叶建良带领的这支年轻的技术团队,在相关部门领导和
技术专家的指导配合下,
在“忠诚、创新、合作、奉献”的团队精神激励下,在梁金强、谢文卫及“
钢铁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热情奋发努力下,使中国的可燃冰获取领先世界水平,从无到有、从陌生
到熟练,后来走向可燃冰
研究开采的系统、创新的国际高峰的情景。这些肩负着祖国重托期望,对国家民族抱有真诚担当情怀的科学家,放下安逸的生活环境,远离了对亲人的陪伴和照看,来到大海深
处,经历风浪颠簸,经历
孤独与艰难,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奋勇拼搏,智慧创造,最后成就了国家的伟业,也成就了他们高尚的事业和人生。这些可爱的人们,一团团的火样的人生事业表现,照亮了
迷茫的能源前路,也点亮
了人们精神的火炬,是一种建设性的高效能量。

陈国栋多年来聚焦自然资源系统的重大事件人
物,用心投入地采取报告文学这种富有现实力量和独特表现个性的表达,书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令人瞩目。这次,他又与王晶合作这部在题材和内容方面都十分新颖的作品。两位作家为写这部作品,
在资料的准备方面用力甚多,还不顾风浪亲赴南海现场,面对当事者进行仔细深入采访,付出大量劳动,并在结构布局和叙述
技巧上用心谋成:有宏观的全局关照,有个性区别的个体行动表现,事件故
事中观察人物的行踪,在
人物的身上体现事件的情
景和不断推进的内容等。作品显示出丰富厚重内涵和技巧的平衡表现,十分难得。在阅读了这部让我长学识,开眼界、颇受感染的作品之后,我写下以
上认识体会。
   

是为序!
   

2020年1月18日
   (李炳银:中国报告
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
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

导语

《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条理清晰、精简流畅地描述了中国可燃冰的探寻和成功试采,从跟跑到领先世界,经历了20年的曲折、艰难和不断创新超越的复杂过程;也生动描绘了地质科研工作者在其中表现出的使命精神、智慧劳动、创业热情、坚强意志、奉献品格等等,就像可燃冰从陆地和海洋深处,从黑暗地下一步步走向燃烧光明一样,在人们的眼前闪烁灿烂,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和力量。

精彩页

第一章  神狐奇迹
   

位于珠海市南端320公里的中国南海北部神狐,这片神奇海域,因为可燃冰这一清洁环保能源的发现和试开采的成功,让这颗镶嵌在广袤的南海中鲜为人知的璀璨明珠,瞬间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一  来自中南海的贺电
   公元2017年5月18日。
   

这是一个让国人振奋和引以为豪的日子。横空出世,惊天动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圆满成功!
   

冲天而起的火焰,映衬着蔚蓝色的海面,大海扬波,和着人们的掌声、欢呼声,我国清洁环保能源可燃冰勘查、试采迈上新台阶,揭开了人类探索和利用新能源的新纪元,我国无能力开采可燃冰的帽子被科技工作者重重地抛进了海洋。
   

中国人扬眉吐气了!
   

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下,从赋存于203米至277米之间的可燃冰矿藏中开采出天然气。可燃冰经过降压分解后,甲烷气体沿着气液分离管道,从平台燃烧臂内喷涌而出,经试气点火,巨大的火焰在蓝色的大海上犹如一道亮丽的彩虹,架设在海天一色的云霭里,格外耀眼。
   

这是我国首次在海域可燃冰储层中成功开采出天然气,在火焰持续燃烧的第8天,5月18日上午1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在距离珠海320公里的“蓝鲸I号”可燃冰试采钻井平台召开了可燃冰试采现场会,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通过媒体向世界庄严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了资源量全球占比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安全可控开采。
   

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电贺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并参加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
   

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参研参试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希望你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指示精神,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为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17年5月18日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辛探索与默默付出,无数人翘首以盼的火焰终于在这一刻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并通过电视画面展现在国人和世人眼中。
   

此刻,试采平台上参试参研的人们簇拥在一起,欢呼、祝贺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平台上空。
   

媒体也沸腾了!
   

2300多家国内外媒体第一时间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新华社当天12时34分以醒目标题报道了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消息,同时配发评论《中国正“向地球深部进军”》。《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报道《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打开了一个可采千年的宝库》;《中国国土资源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可燃冰试采成功开启世界新能源勘探开发新纪元》。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燃烧的冰(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国栋//王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20544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20177535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 19: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