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 回应"新清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近年美国学界流行“新清史”之说,认为清朝是中亚帝国而非中华帝国,且以谴责所谓大中国沙文主义为借口来否定汉化,以混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来论证清朝并不认同中国,其言外之意质疑中国领土主张的历史正当性,呼之欲出。显而易见,所谓“新清史学派”无疑在大做翻案文章,以“新见”引世人注目,但无论在理据上与事据上都难以自圆其说。本书聚焦于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诸如文化、学理、族群、汉化、认同、教育、制度,以及中国观等,回应了“新清史”的论述,肯定了清朝是中华帝国的延伸,中国从秦至清原是多民族帝国,不仅汉化,也有胡化,清朝并不是中国历目前专享非汉族建立的朝代,岂能独外于中国?本书内容丰富,文笔犀利,不仅有高度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可读性,值得推荐给广大的读者。 作者简介 汪荣祖,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旌德。台湾地区大学历史学学士(1961),美国俄勒冈大学历史学硕士(1964),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71)。自1971年起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执教三十一年。 目录 导论 一、以公心评"新清史" 二、"新清史"与南北文化观 三、清朝的战略防卫有异于近代帝国的殖民扩张——兼论英文中国史学界中"欧亚大陆相似论"和"阿尔泰学派" 四、康熙遗诏中所见大清皇帝的中国观 五、从御制诗论乾隆帝的文化认同——兼谈清政权的汉化 六、清朝统治中国成功的代价——以八旗子弟的教育为例 七、晚清时期满族的国家认同 八、论何炳棣撰《清代在中国史上的重要性》 引用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 回应"新清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荣祖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4716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00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49.0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