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对于绝大多数平民来说,家庭和家族几乎是他们长期生活的唯一场域,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人们发生互动、冲突乃至犯罪行为的主要场域之一。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得司法格外关注家族内部的犯罪行为,并借助刑罚规范等级秩序,贯彻儒家伦理。
本书以五服制度为视角,从卷帙浩繁的各种刑案汇编中摘择关于家族内部犯罪的数十个案例,在此基础上,着意总结在涉及此类犯罪时,清代各级法司的裁判标准与推理逻辑,以此说明宗法等级秩序对法律的影响与支配,彰显中国古代法律伦理化的特征。
图书 | 清代家族内的罪与刑(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清代,对于绝大多数平民来说,家庭和家族几乎是他们长期生活的唯一场域,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人们发生互动、冲突乃至犯罪行为的主要场域之一。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得司法格外关注家族内部的犯罪行为,并借助刑罚规范等级秩序,贯彻儒家伦理。 作者简介 魏道明,1963年生人,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专长为中国古代法制史、隋唐史。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青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特邀编审。学术专长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个人独著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青海省科学成果一等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代表作有《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中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质疑》《汉代“殊死”考》《论唐代的虚估与实估》等。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亲属范围与五服制度 一 亲属范围 二 五服制度 三 亲属相犯视野下的亲属范围 第二章 杀伤 一 尊长杀伤卑幼 二 丈夫杀伤妻妾 三 卑幼杀伤尊长 四 妻妾杀伤夫君 第三章 奸盗 一 奸非 二 盗窃 下篇 第四章 “亲亲”与“尊尊” 一 儒家亲属伦理的出发点 二 从“亲亲”到“尊尊” 三 法律对于“尊尊”秩序的强化 四 亲属间秩序为上的理由 第五章 容隐 一 何为容隐 二 清代对容隐行为的司法处置 三 容隐的正当性问题 第六章 缘坐与独坐 一 缘坐(族刑) 二 独坐(罪止坐尊长) 参考文献 《大清律例》所见亲属相犯罪名的归类及特点分析 序言 五服制度与古代法律之 导语 一部视角独特的刑罚的历史,从五服制度的视角解读清代司法的裁判标准与推理逻辑。 精彩页 第一章 亲属范围与五服制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代家族内的罪与刑(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魏道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799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21-02-01 |
首版时间 | 2021-02-01 |
印刷时间 | 202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8 |
CIP核字 | 2021032172 |
中图分类号 | D92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59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