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小学和中学(季羡林自选集图文版)(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及巴利文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一。

童年和少年时光永远是令人难忘的,《我的小学和中学》为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晚年对自己小学与中学时光的回忆,充满童趣和人生智慧。

内容推荐

《我的小学和中学》,是作者季羡林对自己小学和中学生活的回忆,2002年在《文史哲》杂志发表时,被分为两篇,分别冠名为《我的小学和中学》与《我的高中》,现合为一篇,恢复原貌。另加《故乡行》一文,是作者2001年回故乡临清所作。

目录

我的小学和中学

 小引

 回忆一师附小

 回忆新育小学

 回忆正谊中学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回忆济南高中

 结语

我的中学时代

 一 初中时期

 二 高中时代

故乡行

 楔子

 在车厢中

 盛大的欢迎

 官庄扫墓

 临清的宴会

 祝寿大会

 祝寿晚会

 环游临清市

 发思古之幽情

试读章节

我的性格

我一生自认为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一个上不得台盘的人。每次参加大会,在大庭广众中,浑身觉得不自在,总想找一个旮旯儿藏在那里,少与人打交道。“今天天气,哈,哈,哈”一类的话,我不愿意说;说出来也不地道。每每看到一些男女交际花,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如鱼得水,左边点头,右边哈腰,脸上作微笑状,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得意洋洋,顾盼自雄,我真是羡慕得要死,可我做不到。我现在之所以被人看作社会活动家,甚至国际活动家,完全是环境造成的。是时势造“英雄”,我是一只被赶上了架的鸭子。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新育小学时期,性格好像不是这个样子,一点也不内向,外向得很。我喜欢打架,欺负人,也被人欺负。有一个男孩子,比我大几岁,个子比我高半头,总好欺负我。最初我有点怕他,他比我劲大。时间久了,我忍无可忍,同他干了一架。他个子高,打我的上身。我个子矮,打他的下身。后来搂抱住滚在双杠下面的沙土堆里,有时候他在上面,有时候我在上面,没有决出胜负。上课铃响了,各回自己的教室。从此他再也不敢欺负我,天下太平了。

我却反过头来又欺负别的孩子。被我欺负最厉害的是一个名叫刘志学的小学生,岁数可能比我小,个头差不多,但是懦弱无能,一眼被我看中,就欺负起他来。根据我的体会,小学生欺负人并没有任何原因,也没有什么仇恨。只是个人有劲使不出,无处发泄,便寻求发泄的对象了。刘志学就是我寻求的对象,于是便开始欺负他,命令他跪在地下,不听就拳打脚踢。如果他鼓起勇气,抵抗一次,我也许就会停止,至少会收敛一些。然而他是个窝囊废,一丝抵抗的意思都没有。这当然更增加了我的气焰,欺负的次数和力度都增加了。刘志学家同婶母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他向家里告状,他父母便来我家告状。结果是我挨了婶母一阵数落,这一幕悲喜剧才告终。

从这一件小事来看,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怎么会一下子转成内向了呢?这问题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现在忽然想起来了,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母亲,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我能躺在一个非母亲的人的怀抱中打滚撒娇吗?这是不能够想象的。我不能说,叔婶虐待我,那样说是谎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却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不给我做。在平常琐末的小事中,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敏感。但是,积之既久,在自己潜意识中难免留下些印记,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行动。我清晰地记得,向婶母张口要早点钱,在我竟成了难题。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都在院子里铺上席,躺在上面纳凉。我想到要早点钱,但不敢张口,几次欲言又止,最后时间已接近深夜,才鼓起了最大的勇气,说要几个小制钱。钱拿到手,心中狂喜,立即躺下,进入梦乡,睡了一整夜。对一件事来说,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不大的,但是时间一长,性格就会受到影响。我觉得,这个解释是合情合理的。

我在这里必须补充几句。我为什么能够从乡下到济南来呢?原因极为简单。我的上一辈大排行兄弟十一位,行一的大大爷和行二的二大爷是亲兄弟,是举人的儿子。我父亲行七,叔父行九,还有一个十一叔,是一母一父所生。最后一个因为穷,而且父母双亡,送给了别人,改姓刁。其余的行三四五六八十的都因穷下了关东,以后失去了联系,不知下落。留下的五个兄弟,大大爷有一个儿子,早早死去。我生下来时,全族男孩就我一个,成了稀有金属,传宗接代的大任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在我生前很多年,父亲和九叔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失怙失恃,无衣无食,兄弟俩被迫到济南去闯荡,经过了千辛万苦,九叔立定了脚跟。我生下来六岁时,把我接到济南。如果当时他有一个男孩的话,我是到不了济南的。如果我到不了济南,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我大概会终生成为一个介乎贫雇农之间的文盲,也许早已不在人世,墓木久拱了。所以我毕生感谢九叔。上面说到的那一些家庭待遇,并没有逾越人情的常轨,我并不怀恨在心。不过,既然说到我的小学和我的性格,不得不说说而已。

P13-16

序言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众多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一。

2007年,我社取得了出版《季羡林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的授权。在季老的亲自指导下,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2009年7月11日,就在《全集》前六卷即将付梓之时,我社惊闻季老仙逝的消息。就在两个月前,我社于春迟社长还前往北京301医院拜访季老,专门汇报《全集》的出版进展。为告慰季老的在天之灵,我社在2009年年底前推出了《全集》前十二卷。我们将遵循季老生前的谆谆教诲,兢兢业业,继续做好中外文化学术的交流与传播工作,努力做好《全集》余下的编辑出版任务。

同季老的学术成就相比,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很容易被忽略。其实,季老的文学创作一直伴随着他的学问,是他学问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季老的文章,尤其是散文,文笔清新、平实又饱含深情。所以《全集》在分类时,把散文排在前面。《全集》出版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希望出版社把季老的散文(包括回忆录和部分序跋等)编辑成普通读者方便阅读的单行本。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并征得季老的儿子季承的同意,我们把季老所有的散文类作品单行本汇集成册,编选了这套“季羡林作品珍藏本”,每册命名大多取自原单行本,以保持季老作品的原貌。

本套丛书共分九册一

《我的小学和中学》,是作者对自己小学和中学生活的回忆,2002年在《文史哲》杂志发表时,被分为两篇,分别冠名为《我的小学和中学》与《我的高中》,现合为一篇,恢复原貌。另加《故乡行》一文,是作者2001年回故乡临清所作。

《清华园日记》,是作者于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所写的日记,时间跨度为1932年8月22日至1934年8月11日。曾分别出版过影印本与排印本(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本册以排印本为底本,注释为作者的学生高鸿所加。

《留德十年》,记述了作者1935年至1945年赴德求学的经过,原有若干种不同版本的单行本行世,这次则依据东方出版社1992年初版排定。另加《二战心影》一文,亦为作者对留德岁月的回忆。

《因梦集》,包括《因梦集》和《小山集》两个集子。20世纪30年代,作者曾应约准备编一本散文集,命题《因梦集》,因故未果。后来作者特意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纂为一集,仍以“因梦”冠名。《小山集》收录作者从1991年至1994年所写的散文。

《天竺心影》,包括《天竺心影》和《万泉集》两个集子。《天竺心影》是作者正式印行的第一部散文集,198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作者1978年第三次访问印度后所写的见闻。《万泉集》最早编于1987年12月,收作者1986年、1987年所写散文,因故未能出版,作者后又增补了若干新写散文,于199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

《牛棚杂忆》,是作者亲历“文化大革命”的纪实文章,本次所收以排印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为底本,核以手稿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朗润集》,包括《朗润集》和《燕南集》两个集子。《朗润集》1981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收新中国成立后所写的部分散文。《燕南集》收《朗润集》出版后至1985年写的散文。有几篇是《朗润集》出版前写的,因为没有入过集,也补收在《燕南集》中。

《新生集》,曾以《病榻杂记》为书名出版,收录作者自2001年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后撰写的多篇文章。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的回忆录,也有一些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

《集外集》,包括《千禧文存》和《新纪元文存》两个集子。原均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在2000年和2001年所写的除了《龟兹焉耆佛教史》以外的散文、杂文和序跋。

在丛书编选过程中,得到了各单行本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12月1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小学和中学(季羡林自选集图文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565974
开本 32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5213194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