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内容
亮点展示

微信图片_20210524104458.jpg

编辑推荐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奠基人乐黛云先生的首部自传和心灵独白。她以坦诚之心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她的爱情,她与时代的沉浮,她跟命运的较量,她对学问的追求,她对一颗颗自由灵魂的怀念,都在书中娓娓道来,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五十岁的她毅然决然选择重启人生,一生历经沧桑,一路乘风破浪。乐黛云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与生俱来,“运”则充满偶然,“知”意味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则意味着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与选择。命运本来很可能安排她去担任北京市领导人彭真的秘书,但她更喜欢学术;机缘也曾经使她可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她选择了留在学校。人生的关键是选择,读这本书,可以看到乐先生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勇气。她坚信: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向一颗颗自由的灵魂致敬。乐黛云与国学大家汤一介是一对神仙眷侣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曾是北大的一道风景。在书中,乐黛云回忆了她70多年在北大的亲身经历,她笔下的胡适、蔡元培、马寅初、陈寅恪、吴宓、沈从文、季羡林、王瑶等北大校长、老师们,都有独特的风采和人格魅力。

★在比较文学和跨文化领域披荆斩棘,拓荒前行,取得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鲶鱼”……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先生的回忆散文集,是她的人生自传和心灵独白。

全书共分九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 ― 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重新开始。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

九十年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乐黛云先生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真切体察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不禁令人掩卷深思。

作者简介

乐黛云:苗族,1931 年 1 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 — 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涅槃与再生 — 在多元重构中复兴》等。

精彩书评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我努力做着,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乐黛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乐黛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208703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78
CIP核字 202024596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3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