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思伽,本名尚晓岚,笔名所思、远道、思伽等,1972年11月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北京青年报社,先后担任、副刊部、《青阅读》专刊编辑记者,曾多次获得报纸副刊版面年赛奖及北京好新闻奖,并在《读书》《书城》《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文艺评论、文化研究、小说,著有小说集《太平鬼记》(2012)、文艺评论集《散场了》(2014)、话剧《中书令司马迁》(2018)。2019年3月病逝于北京。
图书 | 荒原狼的嚎叫 |
内容 | 作者介绍 尚思伽,本名尚晓岚,笔名所思、远道、思伽等,1972年11月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北京青年报社,先后担任、副刊部、《青阅读》专刊编辑记者,曾多次获得报纸副刊版面年赛奖及北京好新闻奖,并在《读书》《书城》《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文艺评论、文化研究、小说,著有小说集《太平鬼记》(2012)、文艺评论集《散场了》(2014)、话剧《中书令司马迁》(2018)。2019年3月病逝于北京。 内容介绍 《荒原狼的嚎叫》,与尚思伽在《读书》的代表作同名。她为《读书》写作,仅仅出于对思想、对文艺的本能热爱。在这一过程中,她始终保持求知和思考的乐趣,保持与社会伴行的紧张感受,才华横溢又直面难题。她在《荒原狼的嚎叫》一文中呼唤“新型文艺”的产生,引人深思;其实,她自己写的这些文章,也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想文化评论”,一种八九十年代文章风貌的新探索。这本书大的价值,就在于这一新意与锐度。另外收录她作为记者的专访特稿,这批采访的特点都是借某一人物,或某一部书,访问、探讨比较大的思想文化问题,和之前的文章,共同呈现尚思伽可贵的问题意识。 商品介绍 目录 ●序:折芳馨兮遗所思 内容推荐 本书与尚思伽在《读书》的代表作同名。她为《读书》写作, 仅仅出于对思想、对文艺的本能热爱。在这一过程中, 她始终保持求知和思考的乐趣, 保持与社会伴行的紧张感受, 才华横溢又直面难题。她在《荒原狼的嚎叫》一文中呼唤“新型文艺”的产生, 引人深思; 其实, 她自己写的这些文章, 也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想文化评论”, 一种超越八九十年代文章风貌的新探索。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就在于这一新意与锐度。另外收录她作为记者的专访特稿, 这批采访的特点都是借某一人物, 或某一部书, 访问、探讨比较大的思想文化问题, 和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荒原狼的嚎叫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大陆]尚思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7043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4页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7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文学爱好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67 |
CIP核字 | 2021005716 |
中图分类号 | I50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19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