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美国国家地理.火星:我们在红色星球的未来 |
内容 |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登陆火星? 为什么我们要去火星? 当我们抵达火星时发生了什么?…… 迄今为止,火星是人类探索最为频繁的星球之一。好奇号探测器等航天器已经着陆火星,传回了那里干旱、神秘景观的照片。 那么,在人类抵达火星后,我们将如何适应约为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条件、氧气稀少的大气环境,以及来自太阳的高强辐射,我们就地取材可以建造怎样的住所,我们又将如何应对不能轻易返回地球家园的严酷事实…… 本书所展示的实验计算、结构设计、理论、梦想愿景,以及那些广袤偏远地域的研究员的实地生活,接近人类最终履足火星时所遇见的极端条件,都将给出答案。 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太空记者伦纳德·戴维历时数年共同打造的杰作,不仅包含强大的科学知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信息,还有在地球、太空和火星拍摄的生动照片,以及世界顶级行星科学家的评论等,将带您到数千万公里之遥的火星,甚至几十年的未来,探索我们在太阳系中的下一个家! 作者简介 伦纳德·戴维(Leonard David) 美国屡获殊荣的太空记者,从事太空活动报道已有50余年。曾任美国宇航局和其他政府机构以及美国航空航天业顾问,《飞向群星》杂志(Ad Astra)和《太空世界》杂志(Space World)主编等。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太空学会(National Space Society)太空媒体先锋奖。2003年、2006年两度获得英国皇家航空学会(RAeS)年度最佳太空新闻记者奖X佳太空作品荣誉;2010年获得美国国家太空俱乐部新闻奖,2015年成为美国航天学会(AAS)“航天史卓越成就奖”奥德韦奖的新闻类别获奖者。 目前,伦纳德在Space.com网站撰写专栏《太空内情》,并担任其他多家报纸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并开设了个人网站。 其出版作品有: 2003年出版合著《混沌到宇宙:太空漫游》(Chaos to Cosmos: A Space Odyssey); 2006年出版合著《极限飞行:火箭科学》(Extreme Flight: Rocket Science); 2013年出版与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的合著《火星任务:我的太空探索愿景》(Mission to Mars: My Vis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 2015年出版合著《太空职业》(Space Careers ) 2016年出版《火星:我们在红色星球上的未来》(Mars: Our Future on the Red Planet)。 目录 前言罗恩·霍华德 1 人类的一大步 2 火星上的思维 3 基地 4 生命的迹象 5 全球视野 6 着陆火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国家地理.火星:我们在红色星球的未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 伦纳德·戴维 |
译者 | 译者:尹倩青//徐蒙//李汉成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389654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35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28 |
CIP核字 | 2021067104 |
中图分类号 | P185.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7 |
宽 | 239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