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文字史及文字学;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主要内括:结绳;古文;史籀;小篆等。

目录

第一章文字史及文字学/001

第一节结绳/001

第二节古文/001

  一、何谓古文/001

  二、古文之作者/002

第三节史籀/002

  一、籀文即古文/002

  二、史籀非人名/1303

第四节小篆/003

  一、小篆与作者,003

  二、李斯统一文字/004

第五节隶书/004

第六节草书,005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05

第八节金文/006

第九节龟甲文/007

第十节文字表/()08

第二章六书/009

第一节缘起/009

第二节定义,009

第三节体用,010

第一章文字史及文字学/001

第一节结绳/001

第二节古文/001

  一、何谓古文/001

  二、古文之作者/002

第三节史籀/002

  一、籀文即古文/002

  二、史籀非人名/1303

第四节小篆/003

  一、小篆与作者,003

  二、李斯统一文字/004

第五节隶书/004

第六节草书,005

第七节许慎说文解字/()05

第八节金文/006

第九节龟甲文/007

第十节文字表/()08

第二章六书/009

第一节缘起/009

第二节定义,009

第三节体用,010

......

第三节形声分类/172

  一、同音(声与韵皆同为同音)/173

  二、阴声与人声,174

  (一)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人声/174

  (二)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阴声/175

  三、叠韵/175

  (一)声者,175

  (二)声相远者,176

  四、双声/176

  五、对转/177

  (一)阴声与阳声/177

  1声类为阴声孳乳字读阳声/1 77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阴声/178

  (二)人声与阳声/179

  1声类为人声孳乳字读阳声/1 79

  2.声类为阳声孳乳字读人声/180

  六、/180

  七、/181

  八、声韵皆远/181

  九、假声类之同义字为声/181

第四节形声加旁字/182

  一、加形旁/182

  二、加声旁r184

第五节声中有义r184

第六节声类假借r184

第七章转注/186

第一节叠韵/186

第二节双声/188

第三节对转/189

第八章假借/190

  第一节至今承用者r190

  第二节今不承用者,191

  一、后造正字/191

  二、别假他字/192

摘要

第一章文字史及文字学

第一节结绳

《易’系辞》下篇日:“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矢。”按:《易》言上古结绳,不确言其始于何世。许慎《说文解字·序》云:“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以结绳属之神农,未详所本。结绳者,孔疏引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其详今不可得矣。

 第二节古文

 一、何谓古文

《说文解字·序》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按仓颉所造,是为古文。《说文·序》又云:“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又云:“及亡新居摄,时有六书:一日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日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又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按壁中书今已无存,然如殷墟龟甲文刻辞、周代彝器款识、《说文》及《三字石经》所记古文,皆古文之可见于今日者也。

  二、古文之作者

《吕氏春秋·君守篇》云:“苍颉作书。”[注:苍仓同]《淮南子·本经训》云:“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皆以作书之事专属于苍颉。即实言之,作书者不止苍颉一人。《苟子·正论篇》云:“作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则仓颉外尚有沮诵。此皆作书者不止仓颉一人之证也。

   第三节史籀

  一、籀文即古文

《汉书·艺文志》云:《史籀》十五篇。班固自注云:“周宣王大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注:汉光武年号]时亡六篇矣。”又云:“《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者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说文·序》云:“宣王大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按班云《史籀篇》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许君亦云大篆与古文或异,后世遂析大篆与古文为二事,又别称大篆为籀文,俨若籀文为字体之一种者,其实非也。许云大篆与古文或异,或异谓偶有殊异,非尽异也。此犹古文之有奇字,小篆之有重文,乃古文自身之异体,非籀文别为书体也。《说文》载四字籀文作至......

作者简介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省长沙市人。汉语言文字学家。主要从事古汉语语法、训诂学及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文字学研究上思路广阔,多有创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发展祖国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树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99540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