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凡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青年作家萧迹继《团委书记》、《网上杀手》、《宣传处长》后出版的又一力作,再推新作《平凡人生》。

《平凡人生》讲述的是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感人故事,用普通人的经历,再现了爱的神圣与高尚,阐述了“爱是我们的一生,我们用一生去爱”的人生真谛。主人公安景林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用爱心培育了三代子孙。小说把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故事跌宕起伏,情节一波三折,蕴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平凡人生》的文风敏感而生动、自然而时尚,字里行间飘逸着哲理和浪漫,也是一部颂扬和谐社会的代表作。

内容推荐

当宋晓凤得知,自己一直与之相依为命的外公外婆竟不是亲的时,她已经成人了。尽管她明白“血浓于水”的道理,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她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但是,时间与现实,使得她同自己的亲生父母之间产生了一道永远难于愈合的鸿沟。

当年,弃她母亲而去的亲外公外婆从美国归来,曾因为他们的关系,使这个饱尝数次政治风潮蹂躏的家庭接纳了他们。而他们却又将这个才团圆不久的家庭重新分开。宋晓凤的母亲跟随着他们毅然绝然地离开了养育她们成人的外公外婆,去了美国,并永远地留在了那里。而当外公外婆最需要他们回报的时候,续弦的父亲却拒绝了这份责任。就在宋晓凤准备用全身心地爱报答外公外婆时,她的移民签证却下来了,在人生的机遇与个人责任的面前,宋晓凤最终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目录

上部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中部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下部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试读章节

宋晓凤无意间发现了安景林深藏了许久的秘密,她愕然了……马照勤临死前把“妹妹”托付给了安景林,安景林不知道自己的承诺意味着什么。

(一)

窗外,凛冽的寒风肆虐地扑打着街两旁早已光秃了的树干,使得那仅有的几棵树上艰难悬挂了一秋的几枚枯了的黄叶,在风声中无奈地飘去。

而在这钢筋混凝土筑起的高楼大厦之间,风则被撕裂成一块一块的薄帛,发出糁人的喧嚣声,垂死挣扎般地奔向每一扇亮着灯的窗户,这使得坐在窗前的宋晓凤感到了一阵阵地寒冷,连着打了几个冷战。尽管,这间屋子的暖气烧得很好,温度很高。

今夜,宋晓风一夜无眠。

原因是傍晚时分,吃过晚饭后,她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反正,当她百般聊赖间打开电脑,鬼使神差地查看外公的文件夹时,她看到了外公两年前写的那首诗:

念玲玲

孤雁高飞去西天

遥闻西天是乐川

天堂嗜尽人间苦

落叶归根回故土

儿行千里母担忧

忧来忧去无尽头

一缕青烟飘然去

心底尝尽苦忧愁

难回首来疼心头

数十载情一旦丢

白发送去黑发女

人间茫茫何处留

2000年2月16日惊闻仲华病逝,书于灯下。

玲玲是宋晓凤母亲安仲华的小名,读着外公写得这首感伤的诗句,突然间,宋晓凤想起今天是母亲的忌日。一种无法形容的伤痛之情顿时浸染了她的整个身心。但对于她来说,并不是太多的追忆与痛楚,而是吃惊于外公静穆平和的表面下,竟对母亲有着如此彻骨的怀念,这让她对母亲有了一种更深的不满。尽管她知道此时自己有这种心情是不对的,毕竟母亲生育了她,毕竟母亲已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夜不能入睡的宋晓凤,心中有两个不能解开的谜团,一是她不能理解母亲怎么能在她才出生刚刚满月时,就忍心抛下了她;二是养育了她和母亲的外公竞不是自己的亲外公,而且在母亲没有尽几天孝心的情况下就跑到美国居住十年,外公不但没有对母亲的绝情产生丝毫的微辞,而是在母亲安眠于美国已两年后的今天,依旧情深如初,这一切怎么能让宋晓凤安静下来。

虽然,宋晓凤知道外公安景林不是自己的亲外公时,亦是老早以前的事了,只是那时的她并没有理解亲与不亲有什么区别,总之自己每一天就生活在外公的身边。外公外婆除了负责她一天的吃、住、睡、行外,还指导着她的学习,每次家长会都是外公参加。至于父母以及自己的亲外公,她反而觉得那是一种很疏远的亲戚关系了。

在她的记忆中,父母的概念是模糊而遥远的,从宋晓凤懂事那天起,身边照看她,关心她冷暖饥饱的就是外公和外婆。尽管,那时的她也曾经羡慕过别的孩子在父母跟前撒娇时的情景,但她也从未有失去什么的感受,时间一长,她倒很习以为常了。P3-5

序言

2001年兰州交通大学铁道运输专业本科班开学之际,我和萧迹成为同学,由于志向情趣相投,很快,我们就成为了挚友。

2002年3月,萧迹言谈流露出拟从事长篇小说创作。当时,还以为他只是随口戏言,不曾想,八月,便有《网上杀手》长篇小说问世。其后,又有《团委书记》、《宣传处长》长篇小说先后出版。更令人们惊叹的是,这几本书都分别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第一本书《网上杀手》(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被《金陵晚报》等多家报刊连载;第二本书《团委书记》(中国社会出版社)不但获得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而且,铁道部团委、银川团市委等单位在召开团的工作会议时,都把这本书作为重点图书向参会人员进行了发放推荐,同时,被国家定为进人社区的好图书;第三本书《宣传处长》(光明日报出版社)则在北京、济南、无锡等省市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2005年8月,萧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无性婚姻》已交付国家级出版社待付梓, 《平凡人生》初稿也已完成。萧迹创作长篇小说并成书之快,在当今青年作家群体中可谓少见,令同行为之震惊,更让我们这些身边人难以置信。

萧迹的小说创作大部分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除正常上班外,还在读第二学历,时常还要参加一些文化应酬活动。在此种条件下,萧迹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完全是挤出来的。萧迹书出的太快了,身边的朋友也常常担心是否赶了数量之后,而忽视了质量。萧迹本人也曾思考过此类问题,于是将《平凡人生》初稿送交身边的朋友征询意见,我便是其中一位。看了后深感萧迹的创作工作是在不断自身加压的情况下,丰富视野,开拓思路,力图在创作中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

萧迹的前几部长篇小说我都曾拜读过。这次将《平凡人生》初稿反复阅读后,并与前几部书作了比较,觉得除了继续把握时代主旋律外,还有其新的特色。

首先是创作背景不同。《团委书记》《宣传处长》和《网上杀手》之所以获得创作成功,得益于萧迹本人对现实生活的品味和感知,他时常以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生活、了解世界,在对生活中得来的素材经过卸细地“咀嚼”后,最终用激情写成,致使他的作品充满着青春的张扬和热情,这一切都是作者的情感表露。而《平凡人生》写的是一对老人自己没有亲生儿女,却用爱心传递情感达半个多世纪的“爱”的古老话题。可以说安景林近一个世纪的生活经历对萧迹来言是陌生的,因此书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均来自于萧迹的深入采访、查阅资料及对那个岁月的理性认识,但这并没有影响作品的时代感、真实性和感染力。

其次是创作立意不同。前几部作品是反应了某一行业的生活,其问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区域性和特定性。而《平凡人生》则以家庭情感生活为主线,并将创作视点关注于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从小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亲生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尽管,血缘依旧,但是,他们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间却已有了一种无法说清的隔阂,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一些意识上的碰撞, 《平凡人生》则以一种近乎白描的笔法再现了他们的这种生活,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再是追求效果不同。当今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纯文学的东西已经很少,而且其市场前景不很乐观,以追求发行量,追求经济效益,追求读者口味的“流星式”新书越来越多,使文化领域这个高雅的殿堂也被铜锈感染。萧迹在与我们谈论时曾说:“文学创作只是我众多业余爱好中的一部分,我爱所以我写,写我思,写我爱,写我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萧迹写的自然、洒脱、轻松,他所追求的效果理所当然地定位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上。

《平凡人生》一书在创作构思中,由于所涉及时间跨度大,篇幅受限制,加之作者所涉猎的是一个自己较为陌生的领域,故在历史阶段的人物和事件描述上没有完全展开,事件和人物的前后交代显现出当代的思维方式。

当今时代,随着世界空间的变小,距离的缩短,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跳跃性的转变,文学作品所固有的传统模式正在经受着新思维的挑战, 《平凡人生》也不会幸免。但总体来说,仍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精神食粮。

愿《平凡人生》一书的精华流入到千家万户,望《平凡人生》为所有家庭送去欢乐祥和。

后记

《平凡人生》的创作过程对我来说,是颇有戏剧性的。

2002年6月16日我女儿于何彦悦出生,当时,把她迎接到这个世界上的白衣天使就是宋晓凤大夫。

后来,我和宋大夫在闲聊时,她给我讲述了她和她外公的故事,当她讲到:“记得我父亲曾多次告诉我‘血浓于水’这个真理,可是在父母身上我却怎么也感觉不到,也许,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也许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太淡漠,也许是我对我父母的误解太多,我总是觉得在我和我亲生父母的生活中‘失血’太多,而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血源’,大多数时候都是外公外婆的‘代血浆’在维持我们的生命。”时,我突然意识到宋大夫的故事有着很广泛的典型意义,因为她代表着一群这样的人,他们从小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尽管,血缘依旧,但是,他们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问却已有了一种无法说清的隔阂。

同时,我也非常想认识一下安景林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后来,经不住我的多次请求,宋晓凤大夫终于答应了我。

在2002年10月的一天,在宋大夫的安排下,我见到了她外公安景林,等我静静地听完了他简述的一生后,我被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东西深深地打动了。那天,我也见到了马淑娴老人,老人除了耳朵有些聋外,跟任何一个慈祥的老人没有区别。当时,宋大夫还带了一些礼物,但是那些礼物是宋大夫带给别人的。宋大夫一进门就告诉老人,东西不是给她的。而老人就跟没有听清似的,拿过来细细地翻看着。宋大夫急了,走到老人的跟前大声地叫道: “姥姥,这东西不是给你的,是给别人的。”

老人听罢,不屑道:“我早知道了,不是给我的,我就不能看看了。”

在她们这种平常的对话中,我突然感觉到在她们之间,绝不仅仅只是祖孙间的感情,还有着一种更深的感情——母女之情。特别是当我又和宋大夫,还有她的堂哥宋新共聊过几次之后,在我的心中产生了一股强烈的要把安景林和马淑娴两位老人不平凡的人生表现出来的创作欲。

而这时,我已开始了以无性婚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无性婚姻》的创作。我本打算等《无性婚姻》写出初稿后,再静下心来写《平凡人生》。但是,2003年2月,马淑娴老人却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我再坐不住了,我知道我必须马上动笔,只为了心中对这二位老人的敬重。

在我的恳请下,宋晓凤大夫答应了我以她们家史为背景素材,书写这个故事的愿望。由于《平凡人生》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基本忠实于原型的。初稿完成时,马淑娴老人已经辞世,这对我来说是一大遗憾,令人欣慰的是安景林老人安泰无恙,我祈盼他还有和他一样,在平凡的世界中用爱心谱写一生的老人们都能长命百岁。基于对宋晓凤家人意愿的尊重,以及这原本就是一部小说的缘由,文中没有全部使用真名实姓。

我将此书献给所有富有爱心的人们,让爱这一永恒的主题,永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去爱一生,用一生去爱,永永远远!

《平凡人生》的创作过程中,也不例外地受到了我的亲人、朋友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宋晓凤大夫、杜少春先生、何海泉先生,还有我二舅孙光超,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的见解和不同的看法,并帮助我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在出版发行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版社的姜婷婷老师,我姐姐于静都对这本书付出了极大的心力,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凡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3688
开本 32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