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路遥与延安大学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与路遥有过接触、交往的延安大学老师、校友们的回忆,再现了路遥在大学读书期间所展现的青春风采与奋斗精神,同时也通过亲历者的介绍展示了延安大学对于路遥的接纳、扶持以及在路遥身后以长期的连续的系列活动对于路遥的深切怀念和对于路遥精神的总结、发掘与传承。许多资料系第一次披露,对于喜爱路遥作品的读者以及文学研究者将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作用。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感情深挚、资料翔实、记叙比较生动而论述比较透彻的、熔故事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人物传记类图书。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再现或论述路遥,每一篇都是研究路遥的重要资料。

精彩书摘

路遥与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申沛昌

在路遥逝世26周年之际,追忆路遥当年,思念路遥当年,一种感伤与怀念之情,难以言表。路遥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不安现状、积极向上、顽强拼搏、永不言输,“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至今历历在目,铭刻在心。

说到路遥与延安大学,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何西来,在为《路遥纪念集》写的序言中说:“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也是以他们培养的这颗文学巨星而倍感光荣。”又说,如果延大不让路遥走进高等学府,接受科班的文学教育,“那么路遥的人生就会是别样的”。二是1988年,延大50周年校庆前夕,我在延安宾馆遇到路遥,请他为延大校庆题词,并为中文系师生作一场文学创作方面的报告,他都欣然应允,立即落实。其中为延大校庆题词是“延大啊,这个温暖的摇篮……”我以为这是路遥自己认可,延安大学就是他成长成功的“温暖的摇篮”。这也是名人免费为延大所做的文化、教育广告,非商业广告也。建议延大的同志们,把路遥这个题词,做成庄重、醒目的广告牌,堂而皇之地摆放在校园内引人注目之处。宣传路遥,就是宣传延大。

实事求是地说,路遥在上延安大学之前,是一位初中学历,具有文学天赋、文学才华的文学爱好者,还不是公认的诗人,更不是作家。

所以,公正地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在这个温暖的摇篮里,接受了三年科班的高等文学教育,这是路遥人生中,在走向文学巅峰的征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关键期和里程碑!

1. 延大给路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当时那种社会复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已经有北京和西安的两所高校不予录取,延大如果也如法炮制,将路遥拒之校门之外,也不会有什么非议。但“路遥的人生就会是别样的”。

2. 在延大中文系,他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的古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还有外国文学史及经典作品,还有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写作、逻辑学等科班的专业的高等文学教育方面的课程,为他日后创作,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基础。

3. 路遥做事都有明确目标。在我看来,他上大学读中文系,就是为了读名著,学创作。所以他敢于在班级讨论会上,力排众议,提出“不要把书本当敌人”。他自己正好利用这一机会,见缝插针,博览群书。正如他的同学陈泽顺所说,“他在欧洲文学史、俄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指导下,系统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甚至在阅览室,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文学杂志,从创刊号到终刊号,全部翻阅了一遍。路遥以他特有的方式,拼命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储备。”特别是从那些中外文学大师那里学习借鉴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技巧,为我所用,受益匪浅。所以他后来能够得心应手,轻车熟路,写出精品名著,绝非偶然。

4. 路遥上学时延大中文系的老师们,大都是从西大、陕师大、复旦大学等高校选调而来,名门出身,各有专长,非等闲之辈。他们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待人接物处世之道,也能做到通情达理,游刃有余。

路遥上学期间,有偏科问题。他重点关注的是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名著,与此距离较远的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他就不那么热心,时有请假缺课现象。任课教师有些意见也是正常的。后经坦诚沟通,说明情况,用“因材施教”的理由加以解释,老师们都表示理解,采取了宽容开明的态度,并没有为难路遥,准其顺利毕业,并到当时的《陕西文艺》编辑部当编辑,从此成为专业作家。

这里我要多说几句,我作为现在延大最早的学生,后来又成为干部,正好赶上了路遥上延大这一个时期。真实地、公正地宣传路遥成长的经历和成功的原因,是我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否则,我作为这段经历的当事者和见证人,就会感到内心不安,就会愧对当年在延安大学处于最困难的办学时期,那些可爱可敬的老师,他们安贫乐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传道授业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终身难忘!

5. 筹措经费,顺利出版《路遥文集》。

1992年8月间,路遥抱病来延安,但不是求医治病,而是筹钱出书。当时我正好出访日本,回国后他已转院西京医院。他给我留下一封信,内容是说由陈泽顺选编的五卷本《路遥文集》已由某出版社排出清样,但因五万元出版费无法解决,不能出书。后来我们想办法从学校图书购置费中拿出五万元寄给出版社,用以购买《路遥文集》,使路遥生前就知道他的文集出版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6. 筹建路遥纪念馆,隆重安葬路遥。

路遥去世后,1994年春天,路遥生前好友曹谷溪、榆林市政协主席赵兴国、延安市政协主席冯文德、铜川市政协主席张史杰、省政法委原书记霍世仁等倡议成立路遥纪念馆筹委会,并公推我为筹委会主任。筹委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勘察了馆址,研究了设计方案,并筹措资金20多万,为后来正式成立的路遥文学馆,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1995年,路遥逝世三周年,骨灰还留在西安三兆公墓。为了让路遥遗体早日入土为安,在亲友们的倡议支持下,延大在后山上修建了路遥墓,请王巨才题名,由谷溪给墓地的无名山正式命名为“文汇山”。从此,每年都有不少从全国各地来的文学爱好者到此凭吊路遥。

7. 成立路遥研究会,办刊出书,开展纪念活动。

2002年11月,成立了路遥研究会,编印《路遥研究》会刊8期;同延大文学研究所共同策划,并由马泽、厚夫、宋学成主编出版了《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再解读》三本书;同时举办了路遥逝世10周年、15周年、20周年纪念活动。

8. 同清涧县商定,由延大文学院、路遥研究会、清涧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面向全国的“路遥文学讲习所”,通过参观、旅游、讲习三结合方式,请北京、西安、延安的知名作家、评论家授课,培养青年文学爱好者,传承路遥的事业和路遥的精神!

总而言之,延安大学为路遥的成功成名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和奉献,而路遥也为延安大学树立了一面旗帜,争得了巨大的荣耀,证明了延安的窑洞里不但能出马列主义者,也能出文豪!山沟里可以飞出金凤凰,小学校也可以出大名人!路遥就是典范。

俗话讲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依赖诸多因素,但归根结底,起核心作用的还是自己的勤奋加天赋,路遥也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延安大学的莘莘学子,正是中流击水、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我对他们的未来寄予厚望,充满期待。希望他们以路遥为榜样,勤奋学习,敢于担当,为延大、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已年过八十,算是耄耋老人,好在尚未老年痴呆,愿给青年朋友们充当啦啦队,为大家鼓劲加油,祝大家成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路遥与延安大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申沛昌
译者
编者 申沛昌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49503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534
CIP核字 2019243385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