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如梅
内容
编辑推荐

许言午的《白如梅》讲述的是一场22岁年轻男子与40岁女性之间的爱恋。

22岁的大学肄业生周荣,开着一家小书店,与女友秦晓欣谈着不咸不淡的恋爱,生活平淡而平静,直到一个雾重潮湿的早晨,他与女友一同跑步时,一个模糊的白色人影一掠而过……这个人正是秦晓欣的母亲——白如梅!于是,一场有违世俗的恋爱在暗地里徐徐展开……

内容推荐

她回报我一个微笑,走进来习惯性地轻跺一下脚,仿佛要抖落鞋上的灰尘,然后一言不发,眼角含笑,继续往楼上走去,像一位温情的女主人。不过在我眼里,此刻的她更像电影或梦境中的人物,一道幻影,一段故事,一个意象,激情洋溢,顾盼生辉,填满了所有的思绪,渗透进我浑身每一处渴望触摸的饥饿角落。

……

长篇言情小说《白如梅》讲述了一个22岁年轻男子与40岁女性之间的爱恋故事。

《白如梅》由许言午编著。

目录

第一章·浓雾

第二章·冰冷的舞步

第三章·小畜生

第四章·仲夏日之梦

第五章·母亲

第六章·手影戏

第七章·1968

第八章·重逢

第九章·春天

后记

试读章节

·1·

今天下午,我接到通知,明天可以走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获得自由了;或者说,新生了。我不知道这两种说法哪种更可靠。一切都静悄悄的,像住旅馆,赶在中午十二点前把账结掉就行了,然后一个人走出大门。很简单。我没想到会这么简单。

我开始收拾东西,虽说没什么可收拾的,但还是想为自己做点事情。牙刷、牙膏、杯子、毛巾,一叠信纸,一支圆珠笔,这些都不要了。两本翻烂的书,以及压在枕头下的几封信,我想带走。其他没什么了。在这里度过了三年零十六天,这些我都不要了。今天不算。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我会带走,和记忆一起,带回家,带人未来,带进坟墓。

已经入秋,室内仍很闷热。将近午夜时,才慢慢变得凉爽起来。透过窗户,能看到夜空中的一轮满月。月色皎洁,倾洒在树叶上。我仰头望着窗外,设想着明天的状况,心情有些复杂。

当你确切知道,很快就要从一口井里爬出去,即便心如止水,对人生悲观失望,仅仅因为能够看上一场电影,逛一次街,买条新款牛仔裤,听一听陌生女孩的笑声,疲惫的身体也会重新激发出想象力,让你充满幻觉,感到高兴。高墙,铁丝网,以及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手工劳动,将生存的渴望磨砺得更为尖锐。但这份渴望我不会带走了。

明天,会有谁站在井口边?

生命并不完整,不过是无数碎片在时间的河流上漂浮。当所有的碎片都沉寂之时,一切便结束了。二十岁时,我不相信这样的说法。现在我相信了。

现在,至少在这个夜晚,我仍然试图去拾捡一些曾经漂浮着的碎片,去回想一些曾经活着的人,一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即便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仍不失为一种解脱,一个安慰,一幕鼓足勇气继续演下去的喜剧。

这个夜晚,我试图回想起的,仍然是那一双手。

这双手骨骼宽大,手指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皮肤呈现出苍白色。当它浸泡在水中时,会变得明亮起来,在晦暗的房间里闪闪发光。这双手轻搭在我肩上,散发出一股草药的气味——根深蒂固的气味,仿佛已深嵌在皮肤里。这双手紧握住我的手,在温热的水中搓洗着,紧张、温柔,像濒死的人在触摸你。这样的触觉我从未体验过。这样的爱情我从未体验过。时至今日,我还能清晰无误地回想起这双手。我已不愿去回想她的脸,她的头发,她走路的样子,她的裙子和衣服,她的嘴唇和眼睛,甚至她的身体。但我还会想起这双手。

 这双手出现在我三年零十六天的每个夜晚,像南方秋季荒野的雨水,冲刷着记忆。我抵御着它。今天不算。今天,这双手是真实的。它从黑暗中伸出来,朝着井底伸去,触摸着它愿意触摸的,却永远触摸不到的一切。

而这双手,从未真正触摸过我。如同我,从未对她说出过我的悔恨与厌倦,我的恐惧,以及幸福。

·2·

她长了一双猫眼。两只眼珠很大,又圆又大,暗黄色的,眼白很少。据说,这样的眼睛能在黑暗中来去自如。

初次见到白如梅,我并没有看到她的眼睛。

1995年冬天的那个早晨,雾很重,空气潮湿,整座城市悄无声息,像沉没在水里。我和秦晓欣去跑步。我们是一对勤奋的恋人,喜欢凑在一起干些吃苦耐劳的事,除了不在一起睡觉。秦晓欣刚满二十岁,就已和我私订终身,打好了百年大计。秦晓欣说,我们会白头偕老,活到一百二十岁。将来我们的孩子一定又黑又壮,精光四射,像古希腊的斯巴达战士,不停地跑呀跑,比肯尼亚人还擅跑。她这么说的时候,我就闷闷不乐地想,裙子都不让我撩,哪来的斯巴达战士?天上掉馅饼啊。

这天早晨雾很重。秦晓欣跑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我喜欢这样的节奏。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在跑了,不停地跑,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年代跑到另一个年代。我跟着父亲跑,我跟着母亲跑,现在我跟着秦晓欣跑。世界是个大操场,跑道有限,腿脚众多,勤快的狗才能捡到肉骨头。

我们跑到湖边。雾更浓了。我和秦晓欣相隔五米,看不到她的背影。我听着她的脚步声,用耳朵保持节奏,这对我来说早已驾轻就熟。她的步子突然慢下来。

“刚看到一个人,挺像我妈的。”她大声说。

“这么巧?”

“我说也是。我妈从不跑步。刚才那人皮肤可真白,比我妈还白。”

那人就是白如梅。秦晓欣没看错,那人的确是她母亲白如梅。这天早晨雾很重。秦晓欣的母亲白如梅游荡在湖边,像一条鱼。

秦晓欣肤色很黑,黑得像块紫雪糕。她为此耿耿于怀,做梦都想漂白。她抱怨说,她一点都不像她母亲,她像她死去的父亲,她说要不是因为长得黑,就不会这么爱跑步了,简直像个受虐狂。我不明白跑步跟肤色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我时刻不忘向她表白,我就是喜欢她黑,在一个黄皮肤的人口大国里,黑得如此惊心动魄,不同凡响,像是非洲酋长的女儿天天与我厮混,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还给她写颂诗拍马屁,赞美她是女人堆里的马丁·路德·金,是一片红心里的黑心肝,是黑珍珠里的黑珍珠……可惜这些努力效果适得其反,害她始终下不了决心,到底要不要为我撩起裙子。

我们绕内湖一圈后又跑回来。由于雾大,比往常多用了三分钟。我们的计划是跑两圈。这次秦晓欣没有放慢脚步。她干什么都用心,不像我容易跑神。她说她这一点也像她父亲。她说她父亲活着时,为抢修家中那台破收音机,一整天没吃饭,还夸她母亲菜烧得好,像大科学家一样废寝忘食呢。秦晓欣爱说话,说起话来又响又脆。但她很少说起她的母亲白如梅。即使在这个雾蒙蒙的早晨,母女俩擦肩而过,母亲白如梅仍然只是她谈论肤色的对照物,一个随手拈来的比喻词。

我们继续跑。秦晓欣在前,我在后。秦晓欣专心致志,我心猿意马。跑过湖边一棵柳树时,我斜眼看见一个模糊的白色人影,被我们一掠而过。我回头一瞥,发现真有一个女人走在柳树下,步态轻盈,身影虚幻。白茫茫的晨雾里,她看起来的确很白,白得像块冷冰冰的绸布。我心跳了一下。我不知道她就是秦晓欣的母亲白如梅。我真不知道。我既没有见过她死去的父亲,也没有见过她活着的母亲。

这天早晨雾很重,我其实什么也没看清。

后来,我把这一瞥当成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因为对白如梅最早的记忆,从此开始。后来,她对我说,一个人不能老是跑呀跑的,总该停下来看一眼的。那天早晨,在我跑动的一瞥中,她犹如一条飘落悬崖的丝巾,轻飘飘的没有质感,没有生命。我没有注意到,白如梅和她女儿不同。白如梅不仅有着雪白的皮肤,还有一双暗黄色的眼睛。

这双眼睛能够穿透浓雾,看着我。

P3-7

后记

在我看来,一个好人,一生至少要经历一次爱情;一个好的写作者,一生至少要写下一段描述爱情的文字。

2005年的秋天,我自认为已经是个好人,但还不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于是,我决定写一个爱情故事。翌年夏天,我自得其乐地想:现在,我不仅是个好人,还是个好的写作者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心灵自由的人才懂得爱情。而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自由的。

与我的早期小说一样,这仍然是一个讲述逃避的故事,一个在空气稀薄处挣扎,试图尽情呼吸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其实与爱情无关。故事中的人物,还没来得及学会谈情说爱,就已尊严丧尽,未老先衰,一败涂地。

因此,我仍然不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仍然渴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写下一段描述爱情的文字,要写得轻快飞扬,甜言蜜语,花好月圆。

二十年前,我相信文学可以让现实变得不太糟糕。

现在,我相信一个好故事,至少可以让夜晚的梦境变得更有意味。

写作这部小说的过程,是游子返乡,面对故人,艰难但温暖。其寻求出版的过程,则如同在一条平庸喧闹的大街上游荡,虚耗时光,徒增厌倦。

自2006年完稿后,这部书稿便开始了它的长夜行,辗转于多家杂志社、出版社及图书出版公司,期间遭遇了很多戏剧性的事件与变故。有争议,有好评,有批评,有嘲讽,有本书作者因对修改意见难以认同而任性轻狂的主动撤稿,也有出版合同即将落笔签订时出版方的幡然悔悟,还有更多的冷漠与无视,更多的废纸篓与零回复,林林总总,难以尽述。长达四年多的时间,已为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敷演出了另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世情故事。

直到2010年秋,书稿落到京华鸿越的编辑部,这个故事外的故事才得以终篇。为此,要向出版人季晟康先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他的才华、真诚及温和简练的为人处世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没有他的大力相助,这部书稿仍在黑暗中漫游。

此外,也要特别感谢《收获》杂志的青年编辑走走女士。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失密》经她之手发表前,已漂泊了七年之久。这部小说则因种种原因,一波三折,最终未能发表。对于一位至今还未曾见过面的作者的书稿,她却不愿就此放弃,长时间地为它向其他文学期刊及出版机构推荐,屡遭碰壁,其热情、无私和真挚,令我铭感于心。

还有本书的特约编辑郭建霞女士,为此书的顺利出版,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耐心,诚恳,敬业。在此一并致谢!

一本书有自身的命运。

它所能承受的,远比作者更多,更持久。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当年的写作者已渐感疲倦,书中的人物却依然年青、美丽,对爱情满怀热望,永远活在一个如此动人的故事里。

许言午

2011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如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言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520575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