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部红色经典:救亡者
内容
编辑推荐

《救亡者》一书既吸收了巴蜀传统文化营养,又将现实主义文学直面现实的勇气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内容方面呈现出鲜明的讽刺意识,他以独特的革命生涯为素材揭露、讽刺、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收录其中的《雪地》受鲁迅和茅盾推荐至海外。

文章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语言风格。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川康人文,给文坛留下了闪亮的一笔。本书□大程度上保留了作者独特的文风,为读者营造原汁原味的方言氛围和韵味。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内容简介

《救亡者》主要讲述李侃然等知识分子为中华的救亡图存成立抗敌救亡会,进行一系列的抗敌宣传活动,号召民众积极参与到抗日救国的队伍中来,积极投身到为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去。在筹备救亡会的过程中,虽然大家在思想上、见解上各有不同,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抗日救国的宗旨和初心却一致。终,救亡会顺利召开。

《雪地》讲述西康雪山里奉命调回关内换防的军队在寒风暴雪、忍饥受冻的环境下艰难行军的故事。行军过程中士兵们遭遇了被营长鞭打、克扣军饷等非人待遇。文章揭露、讽刺、鞭挞了西康地区军阀吏治官官相护、贪污腐败的丑恶嘴脸。

本文除了收录周文的经典代表作《救亡者》《雪地》之外,还收录了其他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山坡上》《在白森镇》。

精彩书摘

王志刚跑了过来,看见已来了几十个人,组成三个圈子,在那儿的斜阳光里分组地谈论着。有一圈差不多尽是三四十岁的人,有的穿西装有的穿长袍,大都是在学校方面或其他方面有地位的人们;另一圈则是杂的,有长胡子的,有短胡的,也有没有胡子的;第三圈则尽是青年,以穿学生装的占大多数,李侃然也在这一个圈子中。显然,这许多人也都已知道今天有人不来参加的消息了,都在把它当作问题的中心谈论着。他就挤在李侃然旁边,李侃然看他一眼道:“今天的人大概不会来得再多了!等一候儿就可以开会了!”

其时,额头上有一块疤痕的青年,手指上捻动着一株草,说:“唉,这么扯垮了是不好的!”

“是哈!救国的事,闹什么意见?真是将才曾老先生说得好,闹意见的都不是中华的好儿女!”站在王志刚旁边的一位尖下巴的苍白脸愤激地说。

“哦!原来曾老先生也来了!”王志刚想,抬起眼来,看见那边的一圈里,就站着那灰白头发,嘴边吊着一部三寸胡须的老头子。但一听见对面的孙诚抢着说起来了就赶快把眼光收回。

“是的,我们总得想办法哈!”孙诚一手扶扶眼镜,眼光坚定地望了众人一圈,说,“不能够这么喊一声垮就垮了吧!那还谈什么救国?

曾老先生那样大的年纪的人都来了,我们这些青年还要闹意见,那是可羞的!抗战这么紧张,前线的将士跟民众牺牲了不知多少!我们大家还有什么不可以坦白商量的?难道要给日本帝国主义各个击破才好吗?”他举起一只手掌,慎重地在空中一劈,补足他的话道:“日本特务机关长松史孝良的文件里,不明明就是希望那样地灭亡我们吗?”

人们把曾老先生簇拥在前面,进了会场,各自坐定了座位之后,人丛中发出一声提议:“推曾老先生做主席!”

曾老先生站起来,用手摸着胡须,慢吞吞地说道:“我,不能!我的精神,不济。还是前回的,那位,主席,好了。”

但全场七嘴八舌地喊起来了:“就是老先生好了!”

“就老先生主席,郑重些!”

“我们要老前辈来给我们做主席!”

“请老先生就位呵!”

李侃然拍起掌来,全体也都拍起来了,如放密集的火炮一般,震动了天花板下的全部空气。坐在曾老先生旁边的一个北方汉子,是一个方脸大耳的人物,他的手老是向曾老先生拍着,□后他站起来伸出两手,好像要去搀扶似的,曾老先生只得走上台去了,站在摆了一瓶花的桌子后面,他那灰白的头发,淡眉,长髯,那红润发亮的脑顶,那灼灼的眼睛,使全场里坐了五六排桌子的众人起了很大的感动,微风从门口到窗洞,飘荡在人们的头上,每个的脸孔都表现得非常肃然。壁上交叉起的□□旗也微微波动着,映在每个人的眼里更是非常地庄严。

站在主席台旁的司仪喊声“全体肃立”,全场稍稍有点杂乱,随即也就静下来。唱歌开始了,起头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形成一片噪音,唱到“以建民国,以进大同”,歌声才渐渐趋于一致。到了司仪喊道“静默!为前线阵亡将士和遇难同胞志哀”的时候,仿佛一瓶墨汁倒进水里,立刻浸润开来,每个面部都染上沉痛而严肃的色彩,都静静地垂下头来。上海,南京,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河北,河南,山西,东四省一个个在敌人铁蹄下蹂躏的地名,在这个或那个的脑子里出现。将士们,在弥天的烟火中,在战壕边,在铁丝网前,英勇地浴血抗战,同胞们,男的,女的,老的,小的,贫的,富的,在敌人破坏的残迹下,断垣焦壁间狂奔,凶恶的敌人把钢刀砍在他们的颈子上,飞机,炸弹,毒瓦斯,轰轰轰!

血!……这血的图画,在李侃然的眼睛里,也在曾老先生,孙诚,王志刚,赵世荣跟一切人,尤其是那位北方人的眼睛里闪烁着。

“是的!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才把我们全体的意志,感情,统一起来了!”李侃然兴奋地想,才觉得自己在这之前,无论对张振华或吴大雄总是那么有点摇摆不定,是可笑的,现在才真正看见了所谓统一战线的光辉,而且具体地把握住了。

我们本质地说起来,在今天,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疯狂地野蛮地□□地进行它的企图灭亡我们这中华的今日,在我们这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作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必然地是知识分子,从历史的经验说来,‘五四’‘五卅’‘九一八’‘一二?九’,种种运动都证明知识分子必然而且应该参加到斗争里来……

“……我,是北方人,我的家乡是已经沦陷在敌人的兽蹄下了!我们辗转地流亡到这后方来!希望在这后方和大家伙一同努力起来工作,唤醒民众,起来打倒敌人!”

“但是,今天这情形,却不能不令人感到失望!原来我们这后方竟是这样的么?大家伙不要以为敌人不会打到后方来,大家伙可以舒舒服服坐在这儿作个人的争执!如果这样下去,我们中国就只有完了!”

“志刚,你忘了今天那送出去的军队么?你忘了那些去送的群众么?你忘了今天我们这会场热烈的情绪么?所争者也不过是少数人。单看一面是危险的,况且我们今天是全天的抗战,全国上下早已经团结起来,虽然有些不好的现象,但那只是巨大潮流中的一些旋涡,我们不必把它想象得太可怕,而且有些现象还只能说是落后……而且国际的形势对于我——你往常不是常常说起英美法苏的帮助,使我们的团结抗战更促进么?”这给他眼前画出来的光辉的一面,王志刚在心里也承认,但嘴上却道:

“我知道!可是我看见的是阴险,鬼鬼祟祟,故意捣乱……”

“可是你这看法是太片面的!”李侃然说,但立刻他很后悔说出这句话了。

“可是你的看法也是太片面的!”王志刚强硬回答。

他这样的回答,好像是必然的一样,李侃然倒也很坦然,但心里总觉得他那种太固执己见的顽强意志,对自己好像是一种重压,于是也就沉默了。就在这时候,忽然发现王志刚的身旁出现了一个蛋圆的油黑脸,眼光灼灼地。一看,正是赵世荣,赵世荣的脸上也现着不高

兴的模样,嘟起嘴。在模糊的暗光中,仿佛一截烧焦的呆木头似的,忽然说话了:

“老王,你的时候,不高兴么?真的的时候,我也是不高兴的!你看嘛,你我的时候,累得一身大汗的时候,风头都给他们出够了。”他把嘴闭紧成一条线,鼻翼翕动着,随即加添道:

“为啥子的时候,我们在选举的时候,我们这一批人里头的时候,不选出一两个人来?”王志刚掉过头去,诧异地看着他,随即冷冷地说道:

“我倒不是你说的那种不高兴!可是你那是啥子意思?”

“啥子意思?”赵世荣把一个拳头在空中一挥,愤慨地说,“我们的时候,在这城里头的时候,工作了多久来的!好容易的时候,弄出一个基础来,他们那些从外边一回来的时候,就给他们把风头出去了!”

李侃然打了一个寒噤,一股冰流从脊梁通过了他的全身。他觉得,没有想到,在青年救亡者中竟还有这种思想的人物!然而因此也就觉得王志刚倒是可爱的了。

“是的,在今后的救亡工作中,还有许多困难的!虽然这些只是少数的现象,但还要拿出更大的耐心来做!”他想。

忽然,背后有人喊他了:

“喂,侃然,大家在等着你咧!天快黑了!”

他车转头去,见是站在会场门外阶沿上的孙诚,在暮霭中,那戴着眼镜的尖脸上,仿佛飞舞着密密的黑絮似的夜气。他这才恍然于自己竟耽误了别人的许多时间了,心里感到一点惭愧,就离开王志刚他们转身了。

孙诚扶一扶眼镜笑道:

“他又怎么样啦?那王志刚?”

李侃然用手挥开那成团地围绕在他脸前嗡嗡叫着的蚊阵,踏上阶沿,笑了一笑:

“他么?他是——”他想了想,还是不说出来的好,便随口加添道,“我看他今天恐怕是太累了!”

孙诚笑了,知道他瞒了他。

“唔,我晓得他的,他哪里会知道累!他就是那样罗曼蒂克的!这是他的脾气,过两天又会好的!不过我看你倒也太仔细了!”

“是的,我觉得他是还好。只是那赵世荣我看他——”

“他么?”孙诚又笑了,“我晓得他今天不舒服,因为没有选他!他这人是也很能工作的,可是要洗清他的脑髓还要费点力咧!走吧,里边几个执委都在等着你……”

李侃然望着孙诚那种坦然而朴实的态度,评论人物又是那么精确,

立刻使他记起今天在救亡室所见的他,心里感到很大的愉快,于是热烈地抓着他的肩头道:

“呵,对不住,对不住!好,我们进去开始起来吧!关于如何使统一战线的工作真正开展,那是应该要……呵呵,月亮已经出来了!”

掉头一望,那圆镜一般的白月已在那深蓝色天鹅绒似的高空出现了,把清冷的光辉洒了半个草地,像铺了一张纸,青幽幽的,那怪物似的老树,伸展着它的枝桠跟稀疏的叶子,在草地上组成网状图案的黑影。李侃然同孙诚的脚边也现出两条斜头的黑影,是那么亲密地挤在一起的,他两个一进门,影子也就消失了。但月亮把它的光窥着纸窗,仿佛是在替他们弥补那没有灯光的缺憾……

作者简介

周文,原名何稻玉,笔名何谷天、周文等。四川荥经人。193□年参加革命,后到上海加入“左联”。1933年参加,被选为左联执委、组织部长。1937年9月,任《新民报》副刊编辑。1940年奉命调至延安,从事文艺普及和宣传工作。1941年后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秘书长等职。1941年任晋绥《抗战日报》社社长、晋绥分局秘书长等职。1946年出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副社长。新中国成立后,调任中央马列学院秘书长。著有小说《救亡者》《烟苗季》《雪地》等。

精彩书评

这是一个小说创作历史不长,却以丰厚而特异的生活积累,于三五年间迅速成为艺术高手的作家。——杨义(学者)

周文同志是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埋头实干的作家。——丁玲(作家、社会活动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部红色经典:救亡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51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81000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