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王鲁彦的作品集,选取了作者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创作发表的经典作品,主要为短篇小说,如《炮火下的孩子》《黄金》《安舍》《病》《河边》《银变》等。作者以朴实冷隽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初浙东农村的社会生活画卷:有军阀混战带给社会的阴郁氛围,有小生意人在外来工业文明冲击下走向破产的满面悲哀,有乡民面对天灾的无可奈何与荒谬举措,有农村青年的正直善良、多才多艺,有底层社会愤懑的爆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从整体结构到细节描写,都饱含着作者对社会矛盾的焦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图书 | 炮火下的孩子-百年百部红旗谱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王鲁彦的作品集,选取了作者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创作发表的经典作品,主要为短篇小说,如《炮火下的孩子》《黄金》《安舍》《病》《河边》《银变》等。作者以朴实冷隽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初浙东农村的社会生活画卷:有军阀混战带给社会的阴郁氛围,有小生意人在外来工业文明冲击下走向破产的满面悲哀,有乡民面对天灾的无可奈何与荒谬举措,有农村青年的正直善良、多才多艺,有底层社会愤懑的爆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从整体结构到细节描写,都饱含着作者对社会矛盾的焦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作者简介 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燮臣,又名王衡、鲁彦、返我,浙江镇海人。少年时期曾受过高小教育。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是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 导语 在王鲁彦的创作中,浙东乡土占有重要位置。当他流徙异乡时,故乡的雨,故乡的天,故乡的山河与田野,故乡的钓鱼方式与情趣,故乡那蔚蓝中衬着整齐的金黄菜花的春天,藤黄的稻穗带着可爱的气息的夏天,蟋蟀和纺织娘在濡湿的草中唱着诗的秋天,小船吱吱地触着沉默的薄冰的冬天,还有那故乡的杨梅———奇异的形状、可爱的颜色、甜美的滋味,无一不令人相思的杨梅……那让他魂牵梦萦、游子思归的故乡,不时溢于笔端,呈现出一幅幅明艳的浙东乡土景象。 作家那孤独寂寞的游子之心得以慰藉,也让无数读者泛起清冽而甜蜜的乡愁。他以朴实而冷隽的笔触描绘出那个时代浙东农村的社会生活画卷。这里看得见军阀混战带给社会的阴郁氛围,看得见小生意人在外来工业文明冲击下走向破产的满面悲哀,看得见包含着亲情和愚昧的古老的冥婚民俗,看得见乡民面对天灾的无可奈何与荒谬举措,也看得见农村青年的正直善良、多才多艺,看得见底层社会愤懑的爆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炮火下的孩子-百年百部红旗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鲁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1379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6 |
CIP核字 | 2021027731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7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