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梳理了国内著名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不同理解,以为海内外学者画一幅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种差异化理解相互关系的学术地图。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理解模式为根据,邀请全国老一辈及知名中青年学者30余名,各提供2—3篇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能够代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和形态理解的论文,汇集成书,共分成8种理解模式。

内容推荐

在迈入21世纪新形势的当下,全面总结、系统回顾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知识路向,无疑有助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第一部汇集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老中青三代、不同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的高水平论文集,共收录了我国近50位著名、知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家撰写的80篇文章。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为主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范式、哲学史论研究范式、文本学—文献学研究范式、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中国化研究范式、对话研究范式,出场学研究范式、哲学研究方向的创新八大方面,系统地反映我国新时期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风问题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论问题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

 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的最终标准

 人的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

 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一种实践哲学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世界观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重大议题

 问题与思考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

 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孙正聿教授商榷

 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一个主要依据——重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论述

 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从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角度看

 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

 问题与思考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本学一文献学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

——读马克思关于马·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

 辩证法的实践范式与当代的和谐走向

 “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

 从他性镜像阅读到自主性理论空间的转换——列宁“伯尔尼笔记”研究

 “伦敦笔记”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潜在发展空间

 从解释学视角看马克思文本研究——兼评“重读马克思”的两种学术取向

 理解马克思与文本类型置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学方法之一

 物质生产的人本价值维度

 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

 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研究谈起

 问题与思考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方式

 与寻求途径

 哲学问题的实质与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链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前提、问题域及其研究思路

 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

 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关于三种路径的探讨

 权力话语与文化自觉——关于文化与权力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历史

 对全球化的一种主体性思考

 论不确定性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探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关于“新中国哲学五十年”的一点思考

 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

 建国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三大问题

 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做什么”与“哲学怎么做”的思考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

 视野·论域·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

 三个方法论问题

 关于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反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的前瞻性反思与建设性批判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问题与思考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对话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

 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

 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马克思哲学的

 解释路向——重读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当今人类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

 启蒙、理性与历史——《启蒙的概念》中的历史观念

 马克思思想中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评维尔默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问题与思考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范式

 本章导语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两个循环

 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与远离——“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考察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多维视野

 研究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基础与原则

 实践关联关系的“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广松涉的“历史唯物主义”之理解

 别一种真理观:对客观性的颠覆——20世纪背景下的俄罗斯宗教哲学中真理的本质

 问题与思考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的创新

 本章导语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一般研究方法

 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

 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

 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两个不同维度

 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

 当代视野中的实践观

 问题与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平//陈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82158
开本 16开
页数 1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3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6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0
丛书名
印张 7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5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