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技术图像的宇宙/媒介与文明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当代技术图像为切入点,作者发现世界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个是走向由图像接收者和管理员组成的、程序化的极权社会;另一个是走向由图像制作者和图像收集者组成的、对话式的通信社会。基于此,作者对技术图像所构成的世界及其引发的问题展开观察、分析和批评。本书具体分析了技术图像的生产、表意、分布、运作、实质等问题,推断了对话式“通信社会”(Telematic society)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其对人类生活状态与生命意义的影响。 作者简介 威廉·弗卢塞尔(Vilem Flusser,1920一1991),出生于捷克布拉格,巴西籍哲学家、作家,也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媒体理论家之一。弗卢塞尔把哲学精神注人对“摄影”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他认为摄影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最重要的技术,遵循“影像-装置-程序一信息”的概念,对摄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书被西方学界誉为摄影哲学的名著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抽象化 第二章 想象 第三章 具象化 第四章 触摸 第五章 凝想 第六章 表意 第七章 互动 第八章 散播 第九章 指示 第十章 讨论 第十一章 游戏 第十二章 创造 第十三章 准备 第十四章 决断 第十五章 统治 第十六章 收缩 第十七章 受苦 第十八章 庆祝 第十九章 室内乐 第二十章 总结 索引 译后记 导语 就媒介的物质性、存储、编码、视觉理论和信息对话等思想而言,《技术图像的宇宙》对媒体文化领域的学子,以及思考数字装置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普通读者有所裨益。而就其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教育工具而言,弗卢塞尔著作的意义可能超越了这一切:它提供了一个愿景、一种视角和一个警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技术图像的宇宙/媒介与文明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
译者 | 译者:李一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551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4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新闻专业师生,新媒体从业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36 |
CIP核字 | 2021032292 |
中图分类号 | TP391.413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