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本书主要介绍本年度民俗学界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科领域的关注方向,学术界的重大事件,以及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介绍在民俗文化抢救保护方面,本年度所作的努力,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后非遗”时代抢救保护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寻求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推介学界在民俗学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研究方法探索、保护发展实践性学理性研究等方面具有前瞻性的很好学术成果,反思研究历程,讨论学术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图书 | 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 |
内容 | 内容推荐 \t本书主要介绍本年度民俗学界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科领域的关注方向,学术界的重大事件,以及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介绍在民俗文化抢救保护方面,本年度所作的努力,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后非遗”时代抢救保护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寻求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推介学界在民俗学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研究方法探索、保护发展实践性学理性研究等方面具有前瞻性的很好学术成果,反思研究历程,讨论学术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目录 导语整体文化观引领下的中国民俗学安德明 理论与方法 民俗关系:定义民俗与民俗学的新路径王霄冰 中国民俗学转型发展与表演理论的对话关系毛晓帅 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民俗学的知识谱系与概念间逻辑吕微 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实践民俗学的愿景户晓辉 记录民俗学: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林继富 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万建中 社会的民俗、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社会组织民俗研究课题与方法浅议彭伟文 学术史 孙末楠的Folkways与燕京大学民俗学研究岳永逸 还俗于民:本杰明·博特金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程浩芯 个案研究 地方节日与区域社会——以山东曹县花供会为例刁统菊 “信仰惯习”:一个分析海外华人民间信仰的视角——基于新加坡中元祭鬼习俗的田野研究李向振 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郁喆隽 作为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祇园祭——日本京都祇园祭考察札记叶涛 节气与节日的文化结构陶思炎 新民俗的产生与认同性消费的构建——以阿里巴巴“双十一”为例吴玉萍 日常生活实践的“战术”——以某地“残街”的“占道经营”现象为个案王杰文 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毛巧晖 作为对象与方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张举文 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安德明 从三个故事看文化遗产保护与“民心相通”朝戈金 “丝绸之路”作为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话之路”系列项目的萌蘖与分孳巴莫曲布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彭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施爱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鲁生,邱运华总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安德明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646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9000 |
出版时间 | 2020-1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0 |
CIP核字 | 2020051679 |
中图分类号 | I207.7-53,K8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12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