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创新、两用性与生物安全——管理新兴生物和化学技术风险 |
内容 | 作者简介 田德桥,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硕士、本科分别就读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方向为生物安全科技发展战略、两用生物技术风险评估。牵头或参与承担了军队与地方多项科研项目;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在靠前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综述近30篇,其中SCI论文3篇;主编专著3部;向国务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提交多项研究报告。 目录 章 介绍 部分 评估和管理两用风险 第2章 两用技术文献综述 第3章 当前的两用性治理措施 第4章 决策框架 第二部分 当代案例研究 A 获取新型生物或分子多样性的技术 第5章 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 第6章 DNA改组和定向进化 B 定向设计技术 第7章 蛋白质工程 第8章 病毒基因组合成 第9章 标准件合成生物学 C 操纵生物系统的技术 0章 精神活性药物的发展 1章 肽生物调节剂的合成 2章 免疫调节 3章 个人基因组学 4章 RNA干扰 5章 经颅磁刺激 D 生产、包装或递送技术 6章 化学微加工设备 7章 基因治疗 8章 气溶胶疫苗 第三部分 历史案例研究 9章 V系列神经毒剂的开发 第20章 美国陆军和中央情报局滥用LSD 第四部分 结果和结论 第21章 新兴两用技术治理 推荐阅读 参与编写人员 缩略词 内容推荐 本书分析了新兴生物和化学技术产生的生物安全风险及治理措施选择,包括四部分内容。部分,“评估和管理两用风险”,总结了关于两用生物和化学技术风险评估与治理措施的学术文献,调研了美国、欧盟、以色列和新加坡现有两用技术治理方法,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框架。该框架侧重于两用技术的两个关键维度——滥用风险和可管控性。第二部分,“当代案例研究”,将决策框架应用于生物和化学领域的14种两用技术。第三部分,“历史案例研究”,探讨了两个过去将民用技术转移到军事应用的案例。第四部分,“结果和结论”,对14个当代案例研究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审查决策框架,并讨论如何在国家和靠前层面实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创新、两用性与生物安全——管理新兴生物和化学技术风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乔纳森·B.塔克 编 田德桥 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9664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8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