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革命》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的代表作之一,是其部著作,也是其影响优选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姊妹篇,《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核心观念——“范式”及科学增长模式——在本书中均有雏形。
本书脱胎于库恩在哈佛大学讲授的科学通识课,它不仅准确地详述了许多天文学概念和技术性细节,还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哥白尼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将科学的内部史和外部史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哥白尼革命多元性的结构和意义。
| 图书 | 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哥白尼革命》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的代表作之一,是其部著作,也是其影响优选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姊妹篇,《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核心观念——“范式”及科学增长模式——在本书中均有雏形。 本书脱胎于库恩在哈佛大学讲授的科学通识课,它不仅准确地详述了许多天文学概念和技术性细节,还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哥白尼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将科学的内部史和外部史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哥白尼革命多元性的结构和意义。 作者简介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 被誉为“二战后拥有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语)。库恩于1949年获物理学博士,后执教于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任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哲学劳伦斯·洛克菲勒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必要的张力》《黑体理论和量子的不连续性》等。 译者简介 吴国盛,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主要学术著作有《什么是科学》(2016)、《希腊空间概念》(2010)、《技术哲学讲演录》(2009)、《时间的观念》(2006)、《追思自然》(1998) 张东林,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广西民族大学。 李立,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现任职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目录 目录 《北京大学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丛书》总序吴国盛/1 前言1 序言柯南特/1 章古代的两球宇宙 第二章行星问题 第三章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两球宇宙 第四章重铸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时代 第五章哥白尼的革新 第六章哥白尼天文学的同化接受 第七章新的宇宙 技术性附录 参考文献 文献注解 索引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16641 |
| 开本 | A5 |
| 页数 | 4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60000 |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N091;P1-0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