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如来藏经述义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寺院中给居士讲解《如来藏经》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阐述。如来藏经全称《大方广如来藏经》,释迦牟尼佛获得正觉十年后,于灵鹫山,应金刚慧菩萨而说。经中宣讲了一切众生恒常具足如来藏,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教义。如来藏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常有,已超越了常与无常的分别。经中代表语句:“我以佛眼而观见,一切有情住佛位,是故我常说妙法,令得三身具佛智。”该经属于佛陀三转法轮的了义经典。在本书中,作者结合生活实际,全面讲述了如来藏经的含义。全书共分5讲。 作者简介 古柏,法名妙华,笔名古柏。1960年出生于陕西华县;1986年,毕业于山东淄博教育学院;1987年,随明哲老和尚在青岛湛山寺出家;1988年,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随本焕老和尚受具足戒;1989年10月至200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任职;2004年起,以著书、弘法为务;现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洗心禅寺首座。 著有佛学专著《妙华文集》(24册,700万字),禅歌七十余首,禅画集《天心高鉴》。 目录 如来藏思想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源泉(代序) 妙华 第一讲 如来藏的含义与各种思想的关系 一、大方等即体相用 二、信仰如来藏 三、学习如来藏 四、修证如来藏 五、如来藏与阿赖耶识 六、如来藏与十二因缘 七、如来藏与涅柴、中观 八、如来藏与七大自性 第二讲 法会缘由以喻开显 一、佛陀跋陀罗译师简介 二、序分 三、引出正文,十种比喻 第三讲 十种比喻,各有深意 一、花开花落,法本寂然 二、善于取蜜,必获大利 三、善于精研,必得真谛 四、善于抉择,必知真佛 第四讲 圣贤之法,以喻明了 一、佛性不自言,全凭开知见 二、仁心是如来藏的中国表达 三、比金子还珍贵的如来藏 四、没有智慧,才是真穷 五、如来藏果是可以修证的 笫五讲 回归生命的真实 一、恒沙功德,还归如来藏海 二、如来藏海没有时空 三、胜妙功德,不可思议 四、如来藏思想的若干证明 五、道良法师对如来藏思想的体会和总结 附求一 不遇明师总是闲\悟炬 附录二 明悟佛法不二,生起正知见\悟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如来藏经述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柏//悟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113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3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2021-08-01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8 |
CIP核字 | 2021097792 |
中图分类号 | B94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