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和法律实践是现代环境法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本书围绕这一主题从五个专题展开研究,分别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革新、产权视角下生态补偿制度的法治跨越、“山水林田湖”保护与多层级立法建设、“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健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司法制度构建。 作者简介 杜群,女,1968年4月生,浙江永康人,武汉大学国际法学士、环境法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英国女王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资源法经济法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理论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中共湖北省委党内法规顾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顾问。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环境法基地副主任(2006—2017年),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讲师、副教授。长期致力于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和教学,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出版著作《环境法融合论》《生态保护法论》《能源法律政策:国别与制度比较》《中国国家公园立法研究》等。 目录 第一编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革新 壹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主体改革设想——设立自然资源“国资委”的初步思考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确立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主体问题 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实践考察 四设立自然资源“国资委”的初步构想 五后续的讨论 贰 论我国湿地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引 言 一我国湿地产权法律调整现状 二我国湿地产权法律改革的意义 三我国湿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法律问题 四湿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实践和经验 五推进湿地产权制度法律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结语 第二编 产权视角下生态补偿制度的法治跨越 叁 新时代进程中生态补偿权利的生成及其实现——以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限制为分析进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行生态补偿制度发展之困与法治向度 三生态补偿制度法治化的内核:生态补偿权利的生成 四生态补偿权利实现的实证面向 结语 肆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利益补偿的法律调控 一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利益补偿法律调控的重要性和规范依据 二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利益补偿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分析 三长江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法律调控现状及问题 四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利益补偿法律调控的完善 结语 伍 论流域生态补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基于水质目标的法律分析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和实践 二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水质目标控制的法律问题 三流域生态补偿水质目标控制的法律属性和效力定位 结论 第三编 “山水林田湖”保护与多层级立法建设 陆 习近平生态法治观指导下的城市山体保护法律创新——以三亚市山体保护立法为例 一习近平生态法治观及对山体法律保护的指导意义 二城市经济发展对山体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胁迫 三山体保护综合性立法缺失和管制失灵 四山体保护法律制度创新:三亚市地方立法 结语 柒 生态法治建设中地方立法技术创新——以《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为分析 一保护山体是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三亚市山体保护地方立法的拓展 三三亚市山体保护法治的利益平衡策略 四三亚市山体保护行政管理协调体制和公共治理机制的创新 五三亚市山体保护法律责任体系的整合与创新 结语 捌 我国法律中的森林定义——兼论法律保护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迫切性 一引言 二国家法律规范关于森林的定义 三司法和执法案例中关于森林定义的解释 四森林定义的学理讨论 结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法律保护的迫切性 第四编“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健全 玖 水保护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协调——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切入点 一从人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探视我国水保护法律体系现状 二水保护法律体系冲突的主要表现 三水保护法律体系冲突的立法症结 四水保护法律体系冲突的协调 拾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政府责任制的立法理想与现实——对新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的制度解读 引 言 一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政府责任制的提出 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政府责任制的学理分析 三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政府责任制的美国经验启示 四对《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该制度规定的评价 五展望 拾壹 环境保护法按日计罚制度再审视——以地方性法规为视角 一国家环境保护立法中按日计罚制度及实施 二地方环境保护立法中的按日计罚制度及特征 三按日计罚制度关键问题的再讨论 结论 拾贰 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制度的适用与完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案引发的思考 一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制度在祁连山案中的适用 二祁连山案中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适用的主要问题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制度的建议 第五编 生态文明建设中司法制度构建 拾叁 司法在中国环境法治中的作用——基于典型环境污染侵权法院裁判的观察 一环境污染侵权民事归责原则的立法框架 二环境污染侵权中国第一案的审理:绝对严格责任原则的创新性适用 三相对严格责任在司法践行中的困难 四司法在保障公民环境污染民事权益中的局限和批评 拾肆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单一模式及比较视域下的反思 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单一模式的形成 二我国现阶段环境公益诉讼的单一模式及其特征 三我国现阶段环境公益诉讼单一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四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经验 五从美国经验探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未来发展之路 拾伍 海洋资源用益损失和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救济的困境、问题和对策——以渤海溢油污染事故为背景 一渤海溢油污染造成的海洋资源用益损失的赔偿和救济问题 二渤海溢油案所涉海洋生态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杜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821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1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6 |
CIP核字 | 2021064067 |
中图分类号 | D922.68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