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看看我们的地球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简介 《看看我们的地球》是从李四光先生大量的著作中精选出来的作品集。其中,《地球的年龄》《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地球的年龄进行了探讨;《看看我们的地球》《从地球看宇宙》对地球和宇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地壳》《地热》《地震与震波》《浅说地震》对地球内部的构造进行了探讨……本书可以让我们掌握大量的地质知识,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好书。 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他率学生在河北、山西实习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1929年被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选为国外会员,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应邀赴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学。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李四光在古生物?科分类方面有重大贡献,在冰川学方面找到了中国数次冰川时期的活动证据,奠定了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基础。在地质学理论上,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学科,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出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两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晚年他在地震地质和开发利用地下热能等新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目录 地球年龄“官司”/001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003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005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008 据地球的热历史求它的年龄(节选)/010 读书与读自然书/013 中国地势浅说/015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021 风水之另一解释/024 地球之形状/034 人类起源于中亚么?/036 地壳的观念/040 如何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042 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044 看看我们的地球/046 从地球看宇宙/050 地?壳/052 地?热/054 地震与震波/057 浅说地震/059 燃料的问题/061 现代繁华与炭/067 地史的纪元/081 中国北部之?科(即纺锤虫)/086 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的任务/092 启蒙时代的地质论战/109 地质时代/115 古生物及古人类/122 均衡代偿现象/140 冰川的起源/143 沧桑变化的解释/148 我的读后感/152 小考真题回放/154 阅读自我测试/156 参考答案/158 我的阅读记录卡/15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看看我们的地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四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4242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8 |
CIP核字 | 2020066436 |
中图分类号 | P-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