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话短说中国史(春秋霸业)
内容
编辑推荐

《长话短说中国史(春秋霸业)》由孟岩岭所著,春秋,一个神奇瑰丽、宏阔大气的时代,洋溢着我们这个民族少年时期特有的率真、野性、进取和高贵的精神。阅读春秋,让我们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

内容推荐

《长话短说中国史(春秋霸业)》由孟岩岭所著,《长话短说中国史(春秋霸业)》是“长话短说中国史”系列的第一部,从传说中的黄帝讲到春秋末期,历时两干多年。不过,商朝中期以前,传说多,信史少,我尽可能略讲;商朝中期以后,特别是春秋历史,是我重点讲述的部分。

春秋时期,周天子威严扫地,成了摆设,从郑庄公开始,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景公、晋悼公、楚共王、齐景公、吴王阖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想当霸主或是当上了霸主的诸侯代不乏人,诸侯争霸成为春秋历史的主线。其中,又以晋楚的争霸最为激烈,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一北一南,互不服气,缠斗了一百多年。到春秋末期,北方的齐国再次崛起,南方的吴越两国更是进行了残酷的争斗,上演了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大戏。争霸过程中,各国或拼实力,或斗计谋,或决战疆场,或运筹帷幄,演绎了一个个传奇而精彩的故事。

春秋还是个权臣辈出的时代,就像诸侯架空周王一样,实力强大的卿大夫也将诸侯国君玩弄于股掌之上。鲁国有三桓,晋国有六卿,赵盾、栾书、崔杼、庆封,这些名噪一时的人物,或强横,或阴险,或残暴,或狡诈,导演了一出出弑君灭族的血色戏剧。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与贵族礼仪的崩塌相伴,是其最后一次华丽凄美的演出。尽管杀伐不断,诡计迭出,但关乎正义、尊严、名誉、气节的故事,仍一幕幕上演。春秋阴霾灰暗的天空,终不能完全掩盖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总之,这是一个神奇瑰丽、宏阔大气的时代,洋溢着我们这个民族少年时期特有的率真、野性、进取和高贵的精神。阅读春秋,走进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你的心情一定无法平静。

目录

春秋前传:上古传说与三代传奇

 第一章 谁是我们的祖先

 第二章 尧舜禹的幸福生活

 第三章 第一王朝:传说还是历史

 第四章 商朝历史很靠谱

 第五章 商朝的密码: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六章 圣人大本营

 第七章 圣人之后的凡人们

春秋:最后一个贵族时代

 第八章 小国家,大英雄

 第九章 齐国,是我的

 第十章 春秋首霸

 第十一章 宋襄公:愚蠢还是高贵

 第十二章 一路逃亡

 第十三章 大器晚成

 第十四章 遥望东方

 第十五章 找霸主复仇

 第十六章 冉冉升起的政治强人

 第十七章 当个权臣不容易

 第十八章 楚庄王的励志人生

 第十九章 谁说南国无霸主

 第二十章 重振雄风

 第二十一章 晋国特产:窝里斗

 第二十二章 斗争中谋发展

 第二十三章 晋悼公:谜一样的传奇国君

 第二十四章 齐国,做不完的大国梦

 第二十五章 齐国特产:也是窝里斗

 第二十六章 谁是新霸主

 第二十七章 我的仇人我的国

 第二十八章 报仇,灭掉楚国

 第二十九章 吴越恩仇

 第三十章 越国的复仇:有我没你

 第三十一章 圣人其实很孤独3

后记

试读章节

先说黄帝。他是我们这个民族公认的祖先,或者说是当时众多具有祖先意义的人物中的杰出代表。一切先祖的神圣和高尚品质,都被毫无保留地寄托、附会在他的身上。

据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活在姬水一带。姬水在哪?有不同的说法,但大体上可以确定在今天陕西省的渭河流域,姬水也就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因为生长于姬水,所以黄帝又以姬为姓。

那为什么又叫做黄帝?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说法,他以土德王,土归到黄色,所以称为黄帝。自然,这一定是后代人的说法,附会到他身上去的。

后来的人们相信,黄帝是个圣人,一生下来就不同凡响。他很小就会说话,从小到大,知书达理,聪明异常。总之,不是一般人,生下来就是做圣人和领袖的料儿。

黄帝长什么样?后代有画像,穿着打扮和秦始皇、汉武帝差不多,带着旒冕(帽子前后垂有玉珠),一脸的庄严肃穆,还多少有点儿慈祥。圣人嘛,光严肃还不行,还得看着面善。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装扮基本不靠谱,即使真有黄帝其人,四干多年前的人也不大可能穿成这样满世界跑。但话又说回来,虽然黄帝到底怎么打扮我们无从知道,但后代人这样画,也不能说毫无意义,至少反映了在后世炎黄子孙的眼里,这位人文初祖该长什么样儿,那就是庄严、神圣,充满智慧和慈爱。这是后代中国人理想中的君王形象,黄帝,作为我们的第一始祖,自然要立个标准,后代的国君皇帝们,都要照着这个样子长,即使长不成那样,也要照着黄帝的品格做,也就是要做个圣君。

黄帝先做个简介,下面说我们的二号祖先炎帝。

炎帝和黄帝关系密切,按照传说,他俩都是有蠕氏的后代,算得上是兄弟(可能的情况是,炎帝和黄帝两个族群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炎帝姓姜,生长在姜水一带。姜水在哪儿?也说不很清楚,大致在今天陕西省宝鸡一带,也在渭河流域。

炎帝为啥叫炎帝?后代人也从五行上找到了说法,说炎帝以火德王,所以称为炎帝,也称为赤帝或烈山氏。也有些书中将炎帝和神农氏当作一个人,这点同样说不太清楚,我们姑且把他俩当成一个人。

炎帝长什么样?传说他牛头人身,也就是身体是人的样子,头是牛头,长有两只大牛角,多少类似于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牛魔王的样子。长相相似,可人却完全不同,牛魔王是妖怪,炎帝是圣人。

接下来说蚩尤,这位更神。

据说,蚩尤是东夷九黎族的领袖。长相有点吓人,综合各种传说,他是人的身体,牛的蹄子,有八条腿,四个眼睛,六只手,头上有角,而且头是铜的,额头是铁的。不仅长得怪,吃的东西也怪,专门吃沙子石头。牙好,胃口就好,蚩尤确实不同凡响。

说到这儿大家发现没有,黄帝、炎帝,别管是长得庄严慈祥,还是牛头人身,但基本都给人一个神圣威严的印象,而蚩尤,凶神恶煞一般,整个儿一妖怪。可以说,炎黄是神圣化,蚩尤是妖魔化。

蚩尤怎么成了个半人半妖的形象?大概在于,炎黄的直接后裔,华夏族乃至后来的汉族,对这位当年和炎黄征战的强悍部族首领是既敬畏,又厌恶,蚩尤越是暴烈,越是像妖怪,那炎黄两位圣人不就显得越是崇高伟大了嘛。

不过,正像我前面说过的,蚩尤部族的血液也早就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当中,他和黄帝、炎帝一样,也是我们值得尊敬的祖先之一,哪怕人长得丑点儿。

P4-6

序言

历史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这是个被不同时代的人问了干百遍、注定有无数个答案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当下,再问一次,仍有必要。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历史的传统,历史的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和政治借鉴功能被拔得很高,放得很大。从孔夫子作《春秋》,历史便不仅仅是个时间意义上的大事记,而是成了寓褒贬、明善恶的东西。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写你好,就流芳百世;写你坏,就遗臭万年,历史的作用,大矣哉!

到了司马迁写《史记》,乃至后来包括《史记》在内的“二十四史”,同样坚持了孔子的春秋笔法,循吏、酷吏、忠臣、佞幸,把人分得清清楚楚,就像京剧的脸谱,一眼就能看出好坏。历史对于现实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也在历代“正史”中被始终强调和不断抬高,成了修史、读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到了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干脆将历史书变成了政治课本,以“资治”为要义,皇皇巨著直接成了帝王施政的政治参考书。

凡此种种,当时看,自有它存在的意义,这算得上是对历史认识上的大传统。

与官方的宏大叙事不同,对历史,贩夫走卒,芸芸众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临江仙(明·杨慎所作)说得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老百姓看历史的态度。读历史,从中学到了人生智慧、处事的道理,固然好,没学到,也无所谓,看小说、听评书、赏戏文,图的其实就是一个乐儿。这,算是民间的小传统。

时至今日,对于历史,这两种传统还都在起作用。从小到大,历史教科书总是告诉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话没错,与我们过去的大传统,一脉相承。但对于个体而言,很多时候不会目的性这样强,也不太可能时时刻刻想这么多。捧起本历史书就先想到如此众多的伟大意义,书得多重,哪里还拿得起来,读得下去。所以,我们还是不妨回归到小传统中去,用平常心、正常心,来看待我们的历史。书读得多了,如果不自觉中生发出了那些积极情感,自然是善莫大焉。没有,也没关系,长了知识,多了见识,甚至是娱乐了一把,也是件好事情。

今天,科技发达,经济发展,对个人来说,安身立命的方式多多,早已不是古时候皓首穷经的时代,没读过“二十四史”,不丢人,很正常。而且,就谋生来说,学历史,远不如学门技术好使。打个比方,工具性、技术性的学科好比面包,生活中离不了,不学它们,难找工作,生存都成问题;而历史乃至一切艺术,不学习,不了解,生活照旧,无关性命。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学科和知识全无意义,就拿历史说,它更像维生素片,不吃照样活,但吃点儿身体好。读点儿历史书,我相信,对你的生活一定有好处。

哕唆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带给大家的这些文字,您最好也能当成维生素片看,它们不是什么必备之物,不看对生活也绝无影响,但要是您拨冗看上几眼,一定会觉得有所收获,有些益处。

说到这儿,该介绍一下书的内容了,您自己判断,它们够得上够不上是维生素。

“长话短说中国史”是个系列,计划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写到清朝结束,算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史。这是个浩大的工程,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如果您愿意等,我就尽可能一直写下去。

写作之前,我给自己定了几条规矩,照着这些规矩写,也就有了这套书的一些特点。

1.简明扼要,长话短说,绝不拖泥带水。当前通俗说史的读物不少,常常是一个朝代六七本,虽说有不少好作品,但也有不少,车轱辘话来回说,主次不分,兑水严重。所以,我这部“长话短说”系列,特别注意了突出重点,避免繁冗,争取让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了解尽可能翔实的历史。也就是说,长话短说,并不是没有历史细节,我尽量做到该细讲的地方细讲,该略述的地方略述,努力达到详略得当、繁简适宜。

2.文字通俗生动,有文学性,但绝不戏说,更不恶搞。书中所讲的历史事件、人物,均于史有据,不虚构,不演义,更不编造杜撰,在细节方面,做了文学化的描写。此外,抛弃了当下一些通俗说史读物为搞笑而搞笑的做法,对历史保持了平和、严谨、尊敬的态度。一味搞笑,甚至不惜为了搞笑随意联系现实、胡乱解读历史,这种方式,我不喜欢,也不做。

3.书中融入了我自己对历史的一些思考,希望大家读后不仅仅得到一些历史知识,还能够对历史有不同以往的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只是“一家之言”,绝不是什么标准答案,看完了,赞同还是反对,都是您自己的事。但我希望,您也能和我一样,读完以后,产生出些想法,生发出些感慨。

再简单概括一下这套书的特色,那就是:

轻松,但绝不戏说;

浅显。但满含思索;

欢快,但也流露悲悯;

有笑,有泪,有历史的豪情与寂寞。

总之,我希望这是一部看上去轻松。但其实有重量的书。

能不能做到,只有看过后您才能做判断。

鉴于这套书的写法和上述特点,我觉得,这是一套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人群阅读的书,中学生能看,大学生也能读,孩子看不觉得深,大人看不觉得浅。当然,还是那句话,这是我的设想,是不是这样,能不能做到,最终还是读者您说了算。

最后我想说,读这套书的过程中,如果您笑了,哭了,感动了,领悟了,其实都和我没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带给您的。

老孟

2012年11月

后记

“长话短说中国史”系列的第一部《春秋霸业》和第二部《战国争雄》,我写了一年多的时间。工作繁忙,家务事也不少,想要写点儿东西,只能孩子睡后再点灯熬油。一年多来,与孤灯为伍,和残夜相伴,可谓备尝辛苦。如今,书稿既成,批检校阅,甚感欣慰。

书稿即将付梓之际,照例要感谢很多人,家人朋友,领导同事,但在这里,我最想感谢的是我所在的单位。这是这里自由融洽、宽松包容的氛围,让我产生了写作该书的想法,也给我创造了写作该书的可能。现在,这本不厚的小书能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单位给予我的这个环境是不可能做到的。

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参阅历史文献与今人的著作多部,择其要者列示如下:《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各篇年代和历史背景》(马庸)、《战国史》(杨宽)、《国史大纲》(钱穆)、《中国通史》(傅乐成)、《中国史纲》(张荫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话说中国·列国争雄》(陈祖怀)、《秦始皇的秘密》(李开元)。

此外,还参考阅读了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不能一一列示,在此一并深表谢忱。

中国历史悠久浩繁,我虽尽其所能,然学识浅陋、天资驽钝,书中的错漏之处一定不少,读者阅读中如有所发现,欢迎给我指出来,以利于我今后学业的长进。读者在阅读中如有所思所想,也欢迎与我交流。任何批评、意见、建议和感想,请发我邮箱tianxiwater@sina.com或QQ:945422367。不胜感谢之至!

老孟

2012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话短说中国史(春秋霸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岩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20481
开本 32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5.0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