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彼得·潘(阅读指导版)/经典童书权威译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彼得·潘》是巴里影响最大的代表作。它原为一部童话剧,1904年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很大轰动。一百年以来,《彼得·潘》不仅被改为童话故事,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彼得·潘》,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彼得·潘”——这个拒绝长大的男孩,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无人不知的人物,他的快乐,勇敢影响着一代代孩子成长。彼得·潘为每日庸庸碌碌生活的人们带来了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内容推荐

彼得·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住在梦幻岛,那里还住着仙子、美人鱼、红皮肤的印第安人和一群凶恶的海盗。一天,彼得闯入了温蒂的家,把温蒂和她的两个弟弟约翰和迈克带到了梦幻岛。于是他们经历了一般孩子无法细的奇遇;住在大树底下的家里;和美人鱼玩游戏;和印第安人结盟:和海盗们大战一场,最后消灭了海盗头目胡克。尽管梦幻岛上有数不尽的乐事,温蒂他们还是回家了。当彼得多年后再来到温蒂家时,温蒂已经长大了,她再也不能和彼得一起飞往梦幻岛了。

目录

彼得·潘冲了进来

影子

走吧,走吧

飞翔

来到了真正的岛上

小房子

地下之家

美人鱼的礁湖

永无鸟

快乐家庭

温迪的故事

孩子们被抓走了

你相信小精灵吗

海盗船

和胡克拼命

回家

温迪长大以后

阅读指导

关于亲子共读的十条建议

试读章节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孩子例外。他们都知道他们会长大的,就像温迪知道的那样。在她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在花园里玩,她摘了一朵花,拿在手里,朝她妈妈跑去。她那时看上去一定是快乐极了,所以,达林夫人把手放在胸口,大声说:“哦,要是你永远都这么大该多好!”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从那以后,温迪就知道了,她是一定要长大的。人们通常是在两岁以后知道这一点的。两岁是长大的开始。

当然,他们住在14号,在温迪出生前,她妈妈一直是家中的主要人物。她是位可爱的女士,脑子里充满了浪漫的想法,有一张甜甜的、爱嘲弄人的嘴。她那些浪漫的想法,就像从令人费解的东方来的那种小盒子,一个套着一个,不管你打开多少个,总还有一个藏在里面。她那张甜甜的、爱嘲弄人的嘴,老是挂着温迪永远也无法得到的一个吻,可那吻就在那儿,明显地挂在右嘴角上。

达林先生是这样赢得他太太的:当她还是个女孩的时候,一些小伙子变成先生以后,发现同时爱上了她,他们都朝她家里跑去,向她求婚,达林先生却和他们不一样,他雇了一辆马车,抢先来到她家,所以他得到了她。他得到了她的一切,除了最里层的盒子和那个吻。他从来就不知道那种盒子,最终也放弃了去得到那个吻的努力。温迪想,也许拿破仑能得到那个吻,不过我能想象,拿破仑试图想得到那个吻,过后怒气冲冲地摔门出去的样子。

达林先生曾向温迪夸口说,她妈妈不仅爱他,而且尊重他。他是那种学问很深的人,懂得股票和股息之类的事情。当然,这些事谁也搞不清,但达林先生像是挺知道的,他常把股票涨了、股息跌了这类话挂在嘴边,看他谈论股票的样子,任何女人都得佩服他。

达林太太结婚时,穿着白色的衣服,起初她把家用账记得非常仔细,可以说是很开心,就像在玩游戏似的,连一个甘蓝菜的芽都不会漏记;但渐渐的,整个大菜花都漏掉了,账本上出现了一些没有脸的宝宝的图像。她肯定是在记账的时候,把这些宝宝画上去的。他们是达林太太对未来宝宝的猜测。

温迪第一个出世,接着是约翰,然后是迈克尔。

温迪出生后的一两个星期,她的父母怀疑是否能养活她,因为她又是一张吃饭的嘴。达林先生为有温迪而感到骄傲,但他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他坐在达林夫人的床边,握着她的手,计算着一笔笔的开销,达林夫人用恳求的目光望着他。不管怎样,她都想冒险试一下,但这不是达林先生的做法。他的做法是用一支笔和一张纸细算,要是她的建议扰乱了他,他就只好再从头算起。

“别打断我,”他恳求她说,“我这里有一镑十七先令,办公室还有两先令六便士。我可以取消办公室的咖啡,这就省下了十先令,加起来就有两镑九先令六便士,再加上你的十八先令三便士,就有三镑九先令七便士了,我存折上还有整整五镑,这样就有八镑九先令七便士——谁在那儿动?——八镑九先令七便士,小数点进位七——别说话,宝贝儿——还有一镑你借给了找上门来的那个男人——安静点,孩子——小数点进位,孩子——瞧,到底还是给你们搅乱了——我刚才是说九镑九先令七便士吗?对,我是说九镑九先令七便士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靠着这九镑九先令七便士过上一年?”

“我们当然能,乔治。”达林太太大声说。当然她是偏袒温迪的,可达林先生才是他们两人中的主角。

“别忘了腮腺炎,”他几乎是用威胁的口气警告他太太,接着他继续算下去,“腮腺炎花掉一镑,我就这么记上,不过我敢说,还要多花三十先令——别说话——麻疹花掉一镑五先令,德国麻疹花掉半个几尼,加起来是两镑十五先令六便士——别摇手指——百日咳,算十五先令。”——他就这样一直算下去,每次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不过,最后温迪总算可以通过了,腮腺炎的费用减少到十二先令六便士,两种麻疹当做一种治疗。

约翰出生后,也同样兴奋了一阵,迈克尔更是勉强得以通过。不过,他们两个都被养活下来,不久,你就会看到,他们姐弟三个排成一行,由保姆陪伴着,去福尔萨姆小姐的幼儿园上学去了。

达林太太喜欢样样事情过得去就行,达林先生却样样事情都要和左邻右舍攀比。所以,他们当然也要有个保姆。因为他们很穷,连孩子们喝的牛奶都不够,所以,他们家的保姆是一条庄重整洁的纽芬兰大狗,这条叫娜娜的狗在达林夫妇雇佣前,没有固定的主人。不过,娜娜总是把孩子看得很重,达林夫妇是在肯辛顿公园和娜娜相识的,娜娜的闲余时间大多在那儿度过,偷偷地把头伸进摇篮里张望,那些粗心大意的保姆很讨厌娜娜,因为娜娜会跟着她们回家,向她们的主人告状。娜娜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保姆。她洗澡洗得非常彻底。夜里的任何动静,哪怕是她照看的孩子中有一个发出最轻微的哭声,她也会一跃而起。当然,狗屋设在儿童室里。娜娜有种天赋,知道什么时候的咳嗽要紧,什么时候的咳嗽要用袜子围在脖子上。她一直相信过去的老式疗法,比如大黄叶,一说到细菌之类的新名词,她总是嗤之以鼻。看到她护送孩子们去上学的情景,真像是堂礼仪课。孩子们规规矩矩的时候,她就镇定地走在他们身边;要是他们乱跑乱动,她就会把他们推回到队列里去。在约翰踢足球的日子里,她从不忘记带上他的运动衣,她的嘴里常常衔着一把伞,以防备下雨。福尔萨姆小姐学校的地下室里有个房间,保姆们就等候在那里。她们坐在长板凳上,而娜娜则卧在地上,不过,这是唯一的不同之处。她们装出一副不把她放在眼里的样子,因为她们觉得她的社会阅历比她们低,其实娜娜才看不起她们那无聊的闲谈。她讨厌达林太太的朋友到儿童室来参观,但如果他们真的来了,她就先扯下迈克尔的围嘴,给他换上带蓝色饰边的那件,把温迪的衣服抚平,草草地梳理一下约翰的头发。

没有一间儿童室会像娜娜那样管理得井然有序,这一点达林先生是知道的,不过他有时还是心神不安,疑惑邻居会背后议论他。

他不得不考虑他在城里的位置。

娜娜在另一方面也让他心烦。他有时觉得娜娜并不佩服他。“我知道,她非常佩服你,乔治。”达林太太向他保证说,然后她示意孩子们,要特别敬重他们的父亲。随后,大家就高兴地跳起舞来,有时候,他们家唯一的女仆丽萨也被允许和他们一起跳舞。她穿着长长的裙子,戴着仆人的帽子,看上去十分矮小。她被雇佣的时候,发誓她已经超过十岁了。他们跳得多快活啊!最快活的是达林太太,她踮着脚尖,疯狂地旋转着,你只能看到她的那个吻,如果这时你朝她扑过去,你肯定能得到那个吻。没有比他们更单纯、更快乐的家庭了,直到彼得·潘的到来。

达林太太第一次听说彼得·潘,是在她整理孩子们头脑中想法的时候。每一个好妈妈,晚上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孩子们入睡以后,仔细地检查他们的想法,把白天弄乱的各种事情重新归位,为第二天早晨把一切事情料理好。如果你能醒着(不过,当然你做不到),你就会看到你妈妈在做这件事,你会发现,观看她是非常有趣的。这和整理抽屉差不多。我想,你会看见她跪在那儿,饶有兴趣地察看你的东西,奇怪你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捡来的这件东西,想看看这件东西可爱还是不那么可爱,她把它贴在脸上,就像它是个可爱的小猫咪,然后又赶紧把它藏起来,不让人看见。当你早晨醒来的时候,你上床时各种淘气的念头和不好的情绪,都被叠得小小的,压在你心思的最底层。而在最上面的,是被清新空气晾过的、平平整整摆着的你的美好念头,等着你去穿戴。

P1-6

序言

做一个改动

我要来做一个很重要的改动。

它很重要。

这就是我们以后再提起“文学名著”“文学经典”,一定要把儿童文学的名著和经典放入!要不然会显得无知和滑稽。我们对孩子们说,要阅读文学名著和经典,那是应当包括安徒生,也应当包括《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它们都要被写在孩子们阅读的大书单上。我们也可以列一份文学名著的书单,再列一份儿童文学名著的书单,但那就等于是告诉孩子们,儿童文学名著不是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悲惨世界》,不是《爱丽丝漫游奇境》。如果一份文学名著的书单是给成年人的,那么没有安徒生和爱丽丝,没有《柳林风声》,而且也没有《小王子》,我们不会非要挑剔,我们会说:“理解。”可是一份给孩子们的文学名著的书单上,没有它们,我们难道也会说“理解”吗?那么不等于就是说,我们理解无知,理解滑稽,原谅无知的滑稽吗?

我们不可以理解!

因为我们继续理解,那么意味着孩子们可能继续缺少最适合他们的文学阅读。

至少是在雨果的《悲惨世界》前后,孩子们已经有了安徒生,有了他们自己的文学和童话,他们的阅读不太悲惨了。安徒生们的到来,是儿童阅读生活里的一个大浪漫景象!儿童文学的渐次到来,渐次成熟,是人类文学中的一个最彻底的浪漫主义运动。比雨果们浪漫得多了多了,多了多了!

现在可以继续讨论,如果是一份开给成年人阅读的书单上,没有安徒生,没有《小王子》之类,是不是特别情有可原呢?那就要看你是什么标准,你的阅读口味里有多少诗意和浪漫,你的生命心态里还有没有天真和稚气。

我们一直都听说,安徒生活着的时候,他的国家的国王喜欢他的童话;他小时候崇拜、长大后继续崇拜的海涅们喜欢他的童话;还有当时的作曲家,当时的普通劳动者和住着城堡的王公们喜欢他的童话;我们还听说当时的女王喜欢《爱丽丝漫游奇境》,当时的美国总统喜欢《柳林风声》……这都是著名的童话阅读的故事、文学的故事,我们都是从传记的书中读到的,我们宁可都很相信,所以我们也就要说,如果把这些书,这些童话也放进成年人阅读的书单,那么难道是羞辱了他们的水准吗?还是增添了他们的水准和趣味?

这些童话童书中的文学名著、文学经典,是值得放进成年人的阅读书单的。现代和后现代,已经不是继续地只让童年阅读成年,也是成年热情洋溢地阅读着童年了。多少成年的人在图画书的阅读中,盛开天真心情!

高处经典

我想说另一个认识。

我也觉得很重要。

是不是只要尊重儿童现在的阅读口味和兴趣,就是真的尊重儿童、敬重童年?就是天天在说的“儿童本位”?

小的时候,很多的孩子,甚至都不好好吃饭。他们喜欢吃零食,喜欢雪糕、冰激凌。在正经的一日三餐前懒懒散散、漫不经心。很多的孩子,在玩耍和念书之间,也是更乐于玩耍,而不是更乐于上课、做作业和考试。我们是不是应当很尊重他们这样的本位,就让他们整天地在永无岛上玩耍,永远保持长不大的心智?教育去除?学校关门?

我们不是还是要教育、引导他们好好吃饭,好好念书并且好好考试吗?只不过,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应当合乎他们的理解,合乎他们的年龄、心理,不要把他们教育得厌烦起来,哇啦哇啦哭了。  儿童文学的名著和经典,很可能不是一个孩子立即就爱不释手的书。但它们是属于高的枝头上的。它们甚至是象征中的空中的东西,空中的光芒和闪耀。它们的优美趣味和精神力,完全不是在平俗、滥造的书里可以找到的。把这样的书放在孩子面前,是为阅读的成长、成长的生命竖起一把梯子,修一个往上的坡。而阅读那些平俗和滥造,只是在垃圾桶边跳来跳去的舞蹈。

人往高处去,孩子渴望“长大”,这才是本质上的“儿童本位”。尊重这个本质和本位,是真正的敬重童年、敬重生命。是护卫他们的人格,也是为他们的以后建设尊严。

这样的往上走去,可以是一个孩子的完全独自的阅读,也可以是老师的组织,集体进行。集体进行和讨论,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文学教育的过程。文学是可以教育的。我们也可以说成是教授。文学可以教授,文学的口味可以教授。

儿童的阅读和生命,应当往高处,应当有站立在高处经典里的记忆。追求这高处,我们甚至可以刻意一点。

文学、童话是真的

我再说一个建议。

它可能是新鲜的。

阅读文学、童话,不要说里面的故事是假的。

虚构、想象,不等于假。

我们如果习惯了说,它们是假的,会在逻辑上摇撼了文学、童话、名著、经典的意义。会在逻辑深处语无伦次。

文学、童话,在逻辑上都是写的另一种生活。尤其是文学里的童话,是鼓励着人不要只在真实的生活中来回徘徊,看尽琐碎,那实在是很容易日渐狭小,日渐短浅,日渐猥琐的。

它风趣地进行想象、讲述。它把生命分布给任何的东西,也把语言、语气、丰富的性格都给它们,让它们成为他们。

它们的故事也是常景之外的。狼把戴法兰绒红帽子的小姑娘吃进肚子,可是她并没有死。小姑娘掉进很深很深的洞,也没有骨折,一下子变大,一下子变小,更多的好玩事情还在后面。黄鼠狼们不暗算鸡,暗算起风流、疯狂的癞蛤蟆,可是哪怕只要有三个真正的朋友,一只风流、疯狂的癞蛤蟆也能反败为胜,收回家园还收回智慧和人品。

童话里都是有智慧和人品的。

童话只不过是在以自己的想象力对你说智慧和人品。

文学也是大体这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不要说是假的。

我们不说假的,那意味了我们知道童话的艺术、文学的方式。知道了就是修养。修养的意思里包括我们懂得为自己的说法安排一个适当的概念和词语。有的地方我们应当有草根的朴实,有的地方我们倒是应当华贵些的。

更何况,经典的童话、文学,对于人类的心情、日子,甚至政治和哲学,都有着真正可靠的照耀。

我们应当学会用内行的口气说:“文学、童话是真的。”

所以我们就格外喜爱地把它们当成自己的生活内容。

一个孩子,一个成年人,都经常阅读它们。

书评(媒体评论)

优秀的童话,经典的童书里的不朽的气息是盖得住你全身的毯子,不仅温暖,还能照映。一个人,离美妙的童话有多远,离优雅就有多远;一个国家,与经典童话、童书有多远,离文明就有多远。

——梅子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彼得·潘(阅读指导版)/经典童书权威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詹姆斯·巴里
译者 杨玲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07653
开本 32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88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