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风起平江
内容
内容推荐
《大风起平江》讲述了革命老区湖南省平江县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摆脱贫困的感人故事。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为背景,生动刻画了主动退出领导岗位建设家乡的老红军干部喻杰、兴学重教的曾泰悟、创办“大爱平江”慈善协会的陈松柏等一批平江人,展现了他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进行长期艰辛奋斗的动人事迹,创造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脱贫新路,呈现出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作者简介
彭东明,湖南平江人,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历任中共平江县委副书记,岳阳日报总编辑,岳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开始在《萌芽》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短篇小说、散文100余篇,中篇小说38部,长篇小说4部,长篇报告文学6部。其中,中篇小说《故乡》在《小说选刊》1987年12期转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第一部小说集《大日子 小日子》1992年入选作家出版社“文学新星丛书”:中篇小说“秋天》改编成的花鼓戏《秋天的花鼓》,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天边的火烧云》1999年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在台湾获得最受读者欢迎奖:2000年小说《茶妹》获冰心文学奖;2010年长篇报告文学《孝行天下》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喻杰回乡
名门之后
大城故事 颐华城的前世今生
永远的战士
走出岑川第一人
岑川的一匹黑马
天岳幕阜
从小生意到大老板
扶贫救困二十年
从打工妹到亿万富姐
小石子的微光
自在平江
谷雨烟茶
白云生处说茶香
序言
平江,位于湘鄂赣三省
交界处。境内沟壑纵横,群
山环绕,全境4125平方公
里,汨罗江自东向西流入洞
庭湖。平江幕阜山,主峰海
拔1596米,为湘鄂赣三省
边界最高峰。
20世纪初,中国革命选
择了这片边远而又辽阔的群
山,1927年9月9日,毛泽
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这里打
响第一枪;1928年7月22日
,彭德怀在这里率部起义…
…从此,这片边远的群山失
去了宁静,从1927年到
1945年,汨罗江不是流着
殷红的血水便是流着发臭的
尸水,18年间,有25万优
秀的平江儿女献出了自己宝
贵的生命。1947年,平江
只有38万人,1949年也才
52万人。
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52
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
和100多位省部级干部。
后来,这片土地便长久
地安静了。
1986年,平江被列第一
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历经33年与贫困的抗争,
2019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
府正式批复同意平江脱贫摘
帽。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脱
贫攻坚战。
导语
14个平江脱贫故事,展现时代大主题。
再现了平江这片红色热土上激情燃烧的脱贫画面,内容充满正能量和感染力,文字有温度,思想有深度,内容有广度,既有意思也有意义,弘扬了主旋律。
与梦想和时代同行,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湖南平江是脱贫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是革命老区摆脱贫困的鲜活样本。通过鲜活事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讲述在消灭贫困这一人类伟大壮举中的平江故事。
精彩页
喻杰回乡

喻杰是在1970年1月20日回到故乡的。
他是加义镇丽江村人,1902年出生,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参加平江农工游击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粮食部常务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中央监委驻财政部监察组组长。“文革”期间,他被红卫兵从中央监委驻财政部监察组组长的领导岗位上揪下来批斗,批斗了三年之后,他被晾在一边,长久地无人问津。闲不住的喻杰,便向周恩来总理恳求,他想回乡务农。周总理在他的报告上做了批示,同意他回乡。
年近古稀的他,卷着铺盖,坐火车到长沙,然后转乘客车回乡。
客车卷带着尘土,在一道山坡边的土屋前停住,这里便是加义车站。喻杰下了车。然后从车站里搬来一架木梯子,爬上客车顶,将一卷铺盖、一口皮箱、一台缝纫机、一捆衣衫搬了下来。客车将他丢落在这土屋前,又匆忙地卷起漫天尘土走了。
一辆解放牌汽车在公路上呼啸而过,透过烟尘,喻杰望见了四十年前那一个清冷的黎明……队伍就要开拔了,他在半夜里匆匆从连云山溜回家,告别母亲和菊香,还有五岁的儿子砚斌。这一夜,他们通宵未眠,媳妇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滚着,儿子睡在她的身边……他不断地给媳妇擦着眼泪。
他告诉菊香:“你莫哭,你哭得这么伤心,会把孩子闹醒。” 菊香说:“我想要不哭,可就是忍不住。你这一走,何时能回来呀……”她的声晋颤颤悠悠。
“一年半载,顶多三年五载。”
“你何解硬要去?我们一起在家作田种土,把娃养大。”
喻杰不再说什么。
鸡叫三遍后,喻杰要走了。他在熟睡的儿子的脸上亲了一口。娘和菊香将他送到山坳上,她们相拥着抱在一块,哭成了泪人。山坳上的风,吹动着娘那一头白发,吹动着菊香那一头青丝。
在那一个清晨里,他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娘和媳妇那泪眼模糊的视线。他没有想到,三年五载他没能回得来,脚下的路是那么漫长……
队伍浩浩荡荡地从连云山离开之后,他们当天在长寿街开了火,消灭敌人新十师一个团,第二天在虹桥镇与敌人遭遇,歼敌三百余人,缴子弹八担、花机关五挺……三天后,他们攻克了修水县城,继而乘胜追击,拿下了万载县城……就在打下万载的那天,喻杰的堂弟喻新根翻过连云山、黄龙山、水牯岭山……千里追赶而来。
他告诉喻杰:“你们一开拔,挨户团就一把火从枫树坳烧进来了,大火在丽江村燃了七天七夜,他们将大字写在枫树坳的大麻石上,‘茅草要过烧,石头要过刀’,你娘、你媳妇,还有你儿子,都死在了他们的屠刀下。”
喻杰突然感到两眼发黑。
“娘啊——”喻杰仰天一声长呼,朝着连云山的方向扑通跪在了地上。 喻新根说:“哥,你要赶紧将队伍拉回去报仇!”
喻杰说:“我们的队伍要往东走,要上井冈山去,我怎么能拉得回去?”
队伍继续向东开拔,从此生死两茫茫。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长的喻杰,写了一封信到丽江村……
他的母亲、媳妇和儿子并没有像喻新根说的那样,成了挨户团的刀下鬼,当那一把火从枫树坳烧进来时,母亲果断地领着儿媳妇、孙子逃离丽江村,逃到了连云山上那终日云遮雾罩的深山老林里。她们在那荒山野岭里搭起了一个芦苇棚……
喻杰那封信来到丽江村后,喻家一家三口拿着这封信哭成了一团,他们都以为喻杰早就死了,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还活着。
婆媳俩当即决定,让砚斌到西安城里去找他爹。
母亲告诉砚斌:“路在嘴巴上,拿着你爹这封信,你就一定能在西安城里找到你爹。你都25岁了,不要怕。”
砚斌说:“我不怕,我爹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去了,我走到西安城里怕么子。”
于是,砚斌背着一串麻耳子草鞋,一袋糯米粑粑,踏着腊月的霜冻上了路。他风餐露宿,走穿那一串麻耳子草鞋,吃完那一袋糯米粑粑之后,他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走进了西安城。
当砚斌来到喻杰面前,半天后他才羞涩地叫了一声“爸”,20年,他一直没有喊过这个字。
喻杰应着砚斌,一把将他搂进怀里。喻杰终于忍不住热泪滚滚而下,他万万没有想到,娘还在,媳妇还在,他的儿子都已经25岁了。
他让儿子在西安城里玩了一个星期,亲自领着儿子去吃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
吃过羊肉泡馍,他便对儿子说:“你该回去了。”
“爸爸……”
这一声叫唤,像从岁月的深处飘来,喻杰慢慢睁开眼,发现砚斌带了七八条汉子扛着扁担站在他的面前。
“爸爸,我们来晚了。”
“不晚,正好我在这屋檐下打了个盹。”喻杰揉了揉眼睛。
砚斌向喻杰介绍:“爸,这是支书重生。”
“大伯。”重生忙上前拉着喻杰的手。
“重生哪!你都这么大了,你爹牺牲时,你才三个月。”重生是喻杰的侄子。
接着,砚斌向喻杰介绍这一路来接他的劳力。大家一一上前和他握手,并亲切地称呼他达老子。
喻杰在家时叫喻达云。平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风起平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东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31950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7-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21099545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