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提出了三个关键主题:首先,“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概念被证明是建立在国家和其对手相互竞争的交流策略上的;其次,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集团的外部敌人,巩固了西方的民族认同:最后,集体认同所涉及的国家与民族因素,包括那些超越了民族国家范畴的复杂问题。
通过对一系列特定案例的分析研究,施莱辛格揭示了政治话语在传播学领域的复杂作用。如果你对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或文化研究领域感兴趣,抑或已经意识到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本书将非常值得一读。
图书 | 媒体国家与民族/人文与社会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提出了三个关键主题:首先,“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概念被证明是建立在国家和其对手相互竞争的交流策略上的;其次,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集团的外部敌人,巩固了西方的民族认同:最后,集体认同所涉及的国家与民族因素,包括那些超越了民族国家范畴的复杂问题。 通过对一系列特定案例的分析研究,施莱辛格揭示了政治话语在传播学领域的复杂作用。如果你对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或文化研究领域感兴趣,抑或已经意识到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本书将非常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菲利普·施莱辛格(1948一 ),格拉斯哥大学文化政策系教授,并于2007年成为该校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曾在斯特林大学、格林尼治大学、欧洲大学学院、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并作为访问学者游学于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如挪威奥斯陆大学、瑞士提契诺大学、法国图卢兹政治学院、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等。著有《将“现实”联系在一起》(。1987)、《媒体、国家与民族》(1991)等,并且是《电视里的“恐怖主义”》(1983)、《犯罪报道》(1994)、《媒体访问》(2003)等书的合著者。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政治暴力和新闻媒体 第一部分导读 第一章 对暴力的理解 第二章 “恐怖主义”、媒体、自由民主国家:对正统的批判 第三章 处理人质事件时的媒体政治:以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为例 第二部分 与旧意识形态敌人的斗争 第二部分导读 第四章 论反暴乱思想的形式和范围 第五章 从文化角度看共产主义 第六章 政治口号的出现与消亡:以“欧洲共产主义”为例 第三部分 集体认同问题 第三部分导读 第七章 论民族认同(一):文化政治和媒介学家 第八章 论民族认同(二):社会学理论中的集体认同 第九章 无解的困局:欧洲变局中的集体认同 索引 导语 近年来,我们的政治生活发生了不少标志性的重大事件,而本书的写作即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自由民主国家出现了政治暴力;冷战及其对人们思想造成的重大影响;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近来重新成为讨论的焦点。 本书从多方面对民族国家、政治暴力、政治合法性、敌友印象的构筑,以及涉及媒体的当代社会斗争方式与集体身份认同问题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媒体国家与民族/人文与社会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国)菲利普·施莱辛格 |
译者 | 译者:林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873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2021-08-01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0 |
CIP核字 | 2021096766 |
中图分类号 | D0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