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四大名著导读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领域的集中表现。《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英雄史诗,纵横捭阖,高潮迭起;《水浒传》标志着一种英雄风尚,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侠义文化的代表;《西游记》则是神魔小说的扛鼎之作,亦是一部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红楼梦》对于爱情与命运的深入思考、细腻描绘,可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翘楚。四部小说内涵复杂而丰厚,其所展现的人生哲思和审美意蕴给一代又一代读者带来精神滋养。这本导读旨在指示门径、普及学术、推广阅读,从版本考证、文本分析、思想认识等角度深入解析,对小说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一一予以梳理,以培养阅读兴趣、更新观念、启发思考。 作者简介 陈洪,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教授、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兼任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复旦大学古代文学思想史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委员;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文学学会会长等。另任《文学遗产》编委、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编委、《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编委、《天津社会科学》编委。 著有《中国小说理论史》、《结缘:文学与宗教》、《金圣叹传》、《六大名著导读》、《浅俗下的厚重》《中国小说通史》(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主编)等。 目录 绪言 第一讲 《三国演义》: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第一节 史官文化传统与《三国演义》的成书 第二节 智谋:《三国演义》的独特魅力所在 第三节 风云遇合英雄谱 第四节 民众的道义期待 第五节 历史演义的艺术典范 第二讲 《水浒传》:正义与野蛮的交响乐 第一节 《水浒传》的多重解读 第二节 通俗中的厚重:“好汉”的文化内蕴 第三节 扣人心弦的叙事 第四节 从书场到金圣叹 第三讲 《西游记》: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 第一节 《西游记》的作者与版本 第二节 《西游记》中的佛与道 第三节 体现时代脉搏又超越时代的孙悟空及猪八戒 第四讲 《红楼棼》:味在酸咸之外的精神盛宴 第一节 两座“红楼”两样“梦” 第二节 总纲和宿命 第三节 深情的留恋无奈的挽歌 第四节 无美不归少女 第五节 两峰对峙双水分流 第六节 “玉”“石”哲思 第七节 “红学”纷扰,出路何在 附录 名著的“教父”:《史记》别裁 《儒林外史》:读书人命运的悲歌 拓展阅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大名著导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037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8 |
CIP核字 | 2021188542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